撿寶生涯

第四百四十一章 葛青云的遭遇(下)

去銀行轉了賬,葛青云開車帶著孟子濤和大軍,前往全向寧那邊。

路上,葛青云絮絮叨叨地向孟子濤述說了,他跟全向寧認識和成為朋友的過程。

前文說過,全向寧是羊城古玩界,有名的書畫和古籍鑒定專家。在三前年,葛青云剛剛對書畫和古籍感興趣的時候,就聽說過全向寧,內心之中當然也有認識的想法,畢竟進入古玩這行,如果能有一位專家經常指導,能走很多的彎路。

不過,葛青云沒有這方面的路子,這些年除了認識幾位藏友之外,并沒有認識全向寧的機會。

那么,葛青云到底是怎么認識的全向寧的呢?那就要從葛青云的另一個愛好說起。

葛青云另一個愛好就是跳舞,他跳的舞是國標舞等雙人舞蹈,因為技術不錯,還得過一些業余比賽的獎項。

葛青云經常一個人到一家舞廳去跳舞,因為他早年離婚,家里并沒什么人反對。

去年的一天,葛青云跟往常一樣去舞廳跳舞。進入舞廳,他注意到了坐在舞池旁邊的一位三十七八歲的女士,被她的氣質吸引,就上前去邀請她跳舞。這位女士也欣然答應了。

跳舞期間,兩人聊天聊的比較投機,一支曲子跳完的工夫,居然就聊成了朋友了。

那位女士介紹自己說,她姓戚,是外地人,來羊城做生意的,平常也有跳舞的習慣,只是今天是第一次來這邊跳舞,沒想到就遇到了葛青云這個合拍的舞友。

接下來,兩人又跳了兩曲,期間頗有些相見恨晚的感覺,于是互相留了聯系方式,約好有時間就一起跳舞。不過考慮到男女之間的交往多少要注意一些,兩人還是沒有深聊,跳完舞之后就告辭了。

葛青云說到這里的時候,還自嘲的說,現在看起來,這根本就是對方放長線吊大魚。

接下來半個月,兩人一有時間,就相約跳舞。這個過程中,戚女士還透露自己喜歡古玩書畫的好愛,不過是初學者,連入門都不算。

這讓葛青云很是高興,覺得這好像是上天安排給自己的舞伴,同時,那顆早年因為離婚變得遲暮的心,又開始煥發出了春意。

又過了幾天,戚女士一大早就給葛青云打電話,說是邀其喝早茶。葛青云想都沒有多想,就去了。

葛青云本來是想找一家比較有檔次的店請戚女士喝早茶,不過碰面之后,戚女士卻連連表示沒有必要破費,在路邊找了一家還算可以的小店就進去了。

還別說,店雖小,看著不起眼,但這里的東西卻比較正宗,很合葛青云的口味,再加上有戚女士在場,這頓早茶讓葛青云頗為開心。

倆人正聊得開心,一位三四十歲的男子走進了店里,先是問店家買了些便食,接著,就向葛青云他們打聽古玩市場的地址。

不用說,這個人就是騙子搭檔,引誘葛青云踩地雷人物。

葛青云對這個人也是恨得牙癢癢,因此跟孟子濤著重描述了一下他的樣子,這卻讓孟子濤有些詫異,因為此人的長相,很像是當初騙了昌華榮的那個曹進啊!

“難道是同一個人?”孟子濤如是想道,如果真是同一個人的話,這個曹進的業務范圍還真夠廣的,居然羊城這邊都有他的身影。

還沒等葛青云開口,戚女士就問男子說,去古玩市場干什么?

那男子當時在葛青云眼里,也是一個爽快人,直接就吧啦吧啦地說開了,介紹說他姓梁,在外地做古玩生意,不過他是小打小鬧,而且也沒見過多少市面,就想到來羊城闖闖,沒想到到這邊居然迷路了,他又舍不得打的,所以才來問路。

等男子說完,戚女士把羊城幾個古玩市場的地址說了一下,接著又隨口問他是做什么古玩的。

男子說,他是做古籍生意的。

戚女士聽了連忙問男子,身邊有沒有帶什么好貨,可以拿出來看看。

男子一聽,馬上就拿出了一本宋刻本的《通鑒紀事本末》,說這是他好不容易搞來的,可以看看。

戚女士拿過看了一下,顯得有些詫異,看過之后就讓葛青云鑒定。葛青云仔細觀察,覺得應該是真品,頓時有些興趣,便問了價。

只是,男子給的價格頗高,而且砍不下來,最后兩人只能放棄。

等男子離開后,戚女士說道:“這家伙想錢想瘋了吧,居然開這么高的價,也虧他想的出來的。”

葛青云當時多少還是知道《通鑒紀事本末》的價格,說道:“他就只有一本,如果數量多的話,別說他開的價,就算再高也沒問題。”

“啊!不會吧?”戚女士顯得很驚訝。

葛青云見戚女士不信,連忙把宋本《通鑒紀事本末》的價值解釋了一遍。

戚女士馬上驚喜地說:“哎呀,我朋友家里,正好有這套《通鑒紀事本末》啊,一共好幾十本,他因為家里有事,正準備十萬塊錢賣掉呢。”

葛青云同樣也十分驚訝:“真的?那我覺得你應該馬上聯系你的朋友,十萬錢塊實在太值了。”

戚女士聞言,連忙打電話給朋友,結果“不出意料”的還沒有賣掉,戚女士連忙讓她留著,她出錢買。

掛了電話,戚女士就跟葛青云說:“你看要不咱倆一人出一半的錢,合伙把它買下來,你看怎么樣?”

這個時候,葛青云多少還是有些疑惑的,很明顯啊,這可是一個撿大漏的機會,哪有人這么好心,把錢往別人口袋里送的?

這個時候,戚女士當然也早就準備好了說辭,說她因為生意方面的原因,暫時拿不出那么多錢,就算是一半,她還要問朋友借一點才行 葛青云此刻根本沒什么防范心,戚女士這么說,他就選擇了相信,還說錢可以問他借。

戚女士表示不用了,而且合伙買東西借錢也不合適。

就這樣,當天下午,戚女士就帶著葛青云去了她的朋友家。

路上,還跟葛青云說了朋友賣掉古籍的原因,是由于兒子要去國外留學,家里錢不夠。這個理由當然是很合理的。

戚女士和她所謂的朋友早就已經聯系好了,到那之后說了來意,戚女士的朋友就說,她向朋友打聽過,她手里的這套古籍,十萬塊錢太少了,需要加到三十萬。

當然,就算三十萬也是撿漏了,但戚女士肯定拿不出那么多錢來,商量了一下,剩下的錢就由葛青云給了。

到了鑒定的時候,葛青云心里沒底,戚女士是剛入門的當然更加沒辦法了,于是戚女士說,她在羊城還有個做古玩生意的遠房親戚,于是帶著大家去了親戚那里,此人正是全向寧。

發現戚女士的親戚居然是全向寧的時候,葛青云那叫喜出望外,當即就想抓住機會,能夠和全向寧熟悉,甚至成為朋友,而他也確實辦到了,但結果和他想的完全相反。

說到最后,葛青云自嘲道:“現在想來,我就是一個別人賣了我,我還幫別人數錢的癡癡貢啊!”

孟子濤說了幾句安慰話,說道:“葛先生,問個冒昧的問題,不知道那位姓戚的女子后來去了哪里?”

葛青云嗤笑一聲:“她啊,那事之后沒多久,就說生意做不下去了,接著就回了老家,再也沒了音訊。”

可能是對那個戚女士也恨極了,這之后,他又把戚女士和她的朋友的相貌詳細描述了一下。

縱觀葛青云說的故事,孟子濤覺得基本是合乎情理的,關鍵是葛青云描述的那個男騙子的相貌,居然和曹進十分相像,巧合的機率實在很小。

再加上葛青云說的聲情并茂,孟子濤認為葛青云的遭遇是杜撰的可能性非常小。

況且,如果一場偶遇就有陰謀,那孟子濤覺得應該看看,自己是不是擁有惹禍體質了。

但有件事情,孟子濤同樣也有些想不通。

全向寧雖然做古玩生意,但他并沒有店鋪,他因為名氣比較大,只要坐在家里,就有人把東西送到他家里,他又憑借自己的人脈,把東西賣出去。

當然,如果是精品古玩的話,他會自己收藏一段時間,覺得價格合適了再出手。

照全向寧的情況來看,孟子濤實在有些想不明白,全向寧這樣有一定地位的人,會故意欺騙葛青云,和他的名聲和地位相比,實在有些得不償失。

全向寧住的地方,離古玩街不遠,出了小區不要十分鐘的時間,就能走到古玩街。

大家下了車,葛青云帶著孟子濤他們,來到全向寧家。

全向寧是一位將近五十歲的中年人,臉上無時不刻堆著笑容,但孟子濤對他的感覺不好,一雙三角眼,時不時泛出一點精光,讓孟子濤覺得他不懷好意,印象當然也好不了。

全向寧對葛青云等人的到來表現出了相當的熱情,但在孟子濤看來,覺得全向寧演過了,看起來有些假。

相互介紹又寒暄了幾句,全向寧就帶著大家進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