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寶生涯

第兩百零二章 哥窯魚耳爐

雖說通身補墨這種作偽手法很高明,但由于墨色是后補的,就算做的再真,和真品也有所差別。`

比方說,如果是宋代的真品,那墨色已不完全是黑色,而是有些微微泛藍,看上去,十分賞心悅目,這一點是很難模仿的。

當然,這樣的鑒定技巧說起來簡單,但如果沒有人告知,一般人也是兩眼一摸黑。

正因為這樣,要想成為經營古玩和收藏古玩的行家,可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這還需要有領路人帶入這一行,如果可能的話,最好還是能夠拜一位優秀的行家為師。

當然,古玩這行魚龍混雜,就像前文說的那樣,許多混的不怎么樣的從業者,搖身一變,也成了所謂的專家、老師。對眾多初學者或者收藏有好者來說,這些人連合格的師傅都算不上,拜他們為師,簡直就是災難。

而好的師傅,先除了具有突出的強項之外,對其他古玩項目也要具備一定鑒賞能力,并能夠為徒弟介紹各項古玩之間的相通性。

同時,師傅具備理論知識之外還需要具備實踐經驗,向徒弟講述自己打眼的經歷,并展示和分析他當初打眼的古玩。

其次,師傅除了要了解古玩行業的特點和性質,還要詳細了解,最近幾十年,古玩行業的展過程,而且最好是經歷過這個展階段人,因為他可以向你詳細解讀,過去不準許經營古玩的時候,他自己是怎樣經營的。

除這些之外,師傅還需要有人脈,了解和熟悉眾多古玩商人。這一點,看起來好像有些功利,其實這也是由古玩這一行的特殊性導致的。簡單來說,在這一行,沒什么人脈的人,很少是能吃的開的。

另外。剛入行的時候,徒弟靠師傅,等徒弟步入了正軌,反過來也是亦然。

正因為這樣。過去師傅挑呀弟很嚴格,比如先要進行面試。面試主要看對方頭腦是否靈活、平時是否規矩、做事是否勤快。面試過關后,家長還要花錢、送禮供孩子在古玩鋪學習三年,但這三年只管吃住,不工資。

三年學徒期間。這人不許摸、碰古玩,只能做一些雜活,惟一學習的機會,就是師傅與顧客、行里人聊天或探討古玩文化知識時,及出門買貨、看貨的過程中,進行偷聽并記在心里。

而這三年,師傅也一直對徒弟進行著觀察,如果現對方品行有問題,或者達不到他的要求,就會把人辭退。等他認為徒弟學的差不多了。才徒弟允許上手古玩,協助做生意。

當然,現在是新世紀了,一般情況下,收徒弟也不像以前那么嚴格,不過,這也導致現在師傅和徒弟之間的關系,比以前要脆薄的多,這也是有利有弊。

正因為好的師傅難找,孟子濤聽說鄭安志看上了自己的時候。才那么激動和興奮。而且,鄭安志越認真,他也越高興,因為這樣的師徒關系。要牢靠的多。

另外,孟子濤對鄭安志的考驗也并不反感,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能學到的東西,遠遠要比自己付出的多,而且有些經驗。并不是異能可以解決的,如果光靠他自己,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得到。

言歸正傳,聽孟子濤這么說,包小山也就不再狡辯了,直截了當地說:“好吧,你想要什么?”

孟子濤笑道:“當然是你家里的藏品了。”

包小山攤了攤手:“我早就跟你說過,我這已經沒有什么藏品了,你就是不相信。`”

“真的沒有了?”孟子濤臉上一寒。

包小山無奈地說:“我知道你是大人物,但你就算把我殺了,我也變不出古董來,當然,你如果想要剛才那樣的東西,我這還有兩件。”

孟子濤盯了包小山一會,說:“你是想讓我空手而回嘍?”

包小山被孟子濤盯的背后都冒出了冷汗,苦笑道:“我真沒有什么東西了,要不我分你一筆錢,要不我把客廳里的這些東西都送給你。”

孟子濤正等著他這句話呢,但如果他主這么答應的話,很可能會引起包小山的懷疑,他冷然一笑:“我就算缺錢,也還沒下作到和你同流合污的地步。另外,你客廳里的這些垃圾,我要它干嘛?”

包小山說道:“你不要錢,我這也沒你要的東西,我除了這些東西,還能有什么東西給你?”

“我還真不信你確實沒有其它藏品了。”孟子濤冷笑道。

“哎!”包小山嘆了口氣,說:“孟少您既然不相信,那就到我房間里看看吧,這總行了吧?”

孟子濤說:“行,你帶路。”

包小山微微一怔,他沒想到孟子濤會這么說,這可讓他有些難辦了。不過他也光棍,片刻后,聳了聳肩膀,就把孟子濤和大軍帶到自己房間。

接著,包小山打開了衣櫥,把衣服撥拉到了兩旁,就露出了一扇門。

見此情形,孟子濤和大軍都有些驚訝,包小山則有些得意地說:“這是我偷偷做出來的,除了你們之外,沒有任何人知道。”

孟子濤訝然道:“門后面是哪?”

包小山呵呵笑道:“隔壁那戶啊,那邊也早就被我買下來了,除了門后面的房間,其它都被我租出去了。”

孟子濤這才明白,剛才他和大軍為什么沒有聽到房間里的動靜,原來,包小山是到隔壁去了。而且包小山這么做,還真應了那句話,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接著,他就有些玩味地問:“那你為什么會把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不怕我傳出去?”

包小山邊開門邊笑道:“先,我自認看人還有點眼力,我覺得你應該不是喜歡告密的那種人。另外,我就要遠走高飛了,你不知道,這種事情藏在心里,得有多難受,所以我要找個人分享一下。”

孟子濤也笑著說道:“既然你跟我分享了這個秘密,那我也無以為報,如果一會你不給一件讓我滿意的物件。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包小山苦笑道:“你看,我把這個秘密都告訴你了,你覺得還會在古玩方面,跟你打馬虎眼嗎?”

孟子濤說:“那可不一定。你說你要遠走高飛,我就不相信,你沒有準備將來的保障。”

包小山說:“兩套房以及剛才賺的錢,你覺得還不夠嗎?”

孟子濤笑瞇瞇地盯著包小山:“你覺得夠嗎?”

包小山微微轉過頭:“你覺得不夠就不夠吧,請……”

說完。

`他率先走了門,大軍和孟子濤緊隨其后。

大家來到另外一個房間,這里比較幽暗,等包小山開了燈,孟子濤的眼睛才算適應。

房間看起來比較雜亂,被堆滿了東西,雖然如此,但房間里的一張木制桌子幾張木制椅子以及一只大木箱,還是比較顯眼的。

孟子濤打量了一下桌椅,現不過是用比較普通的軟木制作的。至于箱子則是用樟木制成,通體無紋,也基本不值幾個錢。

“房間里已經被我做了隔音處理,咱們盡管說法,不會被外面的人現的。”

說到這,包小山打開木箱,接著說:“東西都在這里面了,你要的話,就看看吧。”

孟子濤點了點頭,就朝木箱里看了過去。現里面除了一個書盒,以及一件青花瓷瓶之外,還有兩件女人用的梳裝工具。

這兩件東西都是玉器,一件是玉梳。由和闐白玉中的籽料雕刻而成,通體白潤細潔,了無瑕疵。造型以鳳凰為題,琢鳳精致而華美,以梳齒為翎羽,舒展而開。井然有序。梳背幾條陰刻細線工整美觀,充滿古典、樸茂的氣韻。

這把玉梳雖然只是近代的作品,但就以工藝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的,在市場上,價值三四十萬左右。

另外一件是面玉鏡,玉質和玉梳相仿,玉鏡呈圓形,圓鈕,圓鈕座,鈕座外環采用浮雕技法飾瑞獸紋。瑞獸前肢伸展,鬃毛飛舞,似在舞蹈嬉戲,氣勢威猛。

通體來看,此面玉鏡大氣,規整,雕工精湛,符合清宮造辦處的風格,應該為皇家御用之物。具體制作年代,應該在清中晚期。

看過這兩件東西后,孟子濤又把書盒和青花瓷瓶看了一遍,瓷瓶粗看也沒什么問題,但細看就破綻不少了。

另外書盒里的東西,也正如孟子濤猜測的那樣,就是《戲魚堂帖》剩余的五冊。

“你還真打算奇貨可居啊?”孟子濤笑著問道。

包小山搖了曳:“主要是這幾本破綻比較大,拿出去反而容易看出來。”

孟子濤呵呵一笑,指著兩件玉器,說道:“行了,我也不管你那么多,這兩件東西你要多少?”

包小山連忙說道:“一件,你最多只能拿一件。”

“哦,到這個時候,你還想跟我討價還價?”孟子濤收起了笑容。

“實話跟你說,這兩件東西都是我老婆離婚時候留給我的,我原本就沒有賣掉的想法。”

說到這,包小山向孟子濤作揖道:“孟少,看您也并像缺錢的樣子,就麻煩給我留一件吧。”

孟子濤呵呵笑道:“這么做,我有什么好處呢?”

包小山說:“就當交個朋友吧!”

孟子濤突然就哈哈大笑起來:“你覺得你有資格和我交朋友嗎?”

包小山說:“您覺得我有資格就有資格,沒有就沒有。”

孟子濤看了包小山一會,笑道:“有意思!等你到了新住處,給我打個電話,有問題嗎?”

包小山沉默了一會,這才說道:“行,到時我一定聯系您。”

孟子濤淡淡地說道:“希望你不要騙我,不然就算挖地三尺,我也會把你找出來!”

“一定,一定!”包小山連忙說道:“不知道您要哪一件?”

“就這把玉梳吧。”孟子濤從箱子里拿起了那把玉梳。

“算您個吉利點的數字,二十八萬,您看怎么樣?”包小山說道。

“為什么不是十八萬?”孟子濤看著手里的玉梳,漫不經心地說。

包小山笑道:“您是專家,想必這把玉梳的價值您應該看得出來吧?另外,如果您要十八萬,我也會同意,不過到時您還會相信我嗎?”

“哼哼!”

孟子濤嗤笑一聲。說道:“把銀行帳號給我。”

“好的……”

轉了帳,三人又回到了隔壁,這個時候,包小山笑著說道:“孟少。我客廳里的東西,您要不要帶幾件走?”

孟子濤就算再傻,也意識到有些不對了,他轉過頭問道:“為什么?”

包小山也不回答,徑直走到擺放在客廳墻角的一只花瓶前。就從后面拉起一根十分隱蔽的數據線,說:“想必您應該知道到底為什么了吧?”

孟子濤還真沒想居然是這么回事,這讓他很是郁悶。

旁邊的大軍見此,也為自己并沒有現這一點,感到十分羞愧。

孟子濤沉默了片刻,開口問道:“既然如此,你又何必主動提起呢?”

包小山并沒有因此而顯得得意,說:“沒什么,破財消災而已。”

“就只有這么簡單?”孟子濤問。

包小山攤了攤手:“實話跟您說,一開始。我確實想自己留下來的,但這屋子里的東西,我都仔細看過了,而且我缺錢,也曾經想過小說里的情節,看看哪里面是不是藏著什么寶貝。”

“正因為這樣,我知道,那只香爐可不是我能夠搞得定的,與其這樣,還不如用來交好您。不過。您能不能告訴我,那只香爐到底是怎么回事?”

孟子濤心道:“如果不是因為剛才嚇跑了關老大,想必你也不會這么痛快吧。”

想到這,他就從口袋里掏出了一百塊錢。遞給了包小山。

包小山微微一怔,就明白過來,接過了錢。

等包小山接過錢,孟子濤就去把香爐拿了過來,說:“告訴你原因也行,不過。到時你可別后悔!”

包小山擺了擺手:“我既然已經決定了,當然不會后悔。”

孟子濤看著包小山淡然的神色,心道:“一會別吐血就好。”

雖然包小山這么說了,但孟子濤還是有些不放心,說:“咱們還是先小人,后君子吧,簽個協議吧。”

包小山聽孟子濤這么一說,反而有些猶豫起來,但想到木以成舟,他都接了孟子濤的錢了,還有什么可反對的,只能同意了下來。

簽了協議,孟子濤就使用先前鄭安志用過的辦法,準備把藏珍釉給去除。

看到還有這么奇怪的辦法,包小山也不禁嘖嘖稱奇,接著,就全神貫注地看著大軍的操作。

等到差不多了,大軍就把香爐從鍋里撈了出來,并用小刀把藏珍釉從瓷器的表面,取了下來,香爐的本來面目頓時顯現在了大家的面前。

只見此器,通體滿釉,釉呈青灰色,釉質溫潤,釉面布滿開片,就好像冰裂一般,另外圈足色黑如鐵,特征十分明顯。

包小山擦了擦自己的眼睛,呆愣了片刻,張口結舌地說:“這……這是哥窯?!”

孟子濤并不理他,三兩步就走到了大軍面前,拿起香爐,就仔細看了起來。

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一直以來都是眾多藏家爭相收藏的對象,隨然而,由于缺乏同代文獻,且后代文獻常是一鱗半爪,零零碎碎,有的還互相矛盾。因此,哥窯的本來面目還是十分神秘。

當然,孟子濤暫時并沒有追根究底的想法,他只是按照現專家學者總結的經驗,來判斷手中的香爐到底是不是哥窯。

先,哥窯釉屬無光釉,釉面猶如“酥油”般的光澤,色調豐富多彩,有米黃、粉青、奶白諸色。

此香爐就是如此表現,其色澤恬美自然,柔和純凈,釉面與胎體緊密貼合,外觀大器端正,充分顯示古人高設計與燒制精工技巧。

其次,哥窯最顯著的特點,就要數“金絲鐵線”了,這個特點是指哥窯釉面有網狀開片,或重疊猶如冰裂紋,或成細密小開片,以“金絲鐵線”為典型,即較粗琉的黑色裂紋交織著細密的紅、黃色裂紋。

明代《格古要論》中有這樣的描述:“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數九寒冬,冰凍三尺,如果使用工具砸向冰面,有時就會出現許多炸裂開的白色紋路,這種紋路人們稱之為冰裂紋。

此香爐就是這樣,釉面看上去似透明的冰,開片則有如梅花片片,層層疊疊,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這正是冰裂紋的表現,屬于哥窯釉面開片之中的上品。

看到這,孟子濤已經基本確定,這就是真正的哥窯了,而且還是哥窯之中的上品,品相也堪稱完美,堪稱瑰寶。

雖然已經有了準確的判斷,但想到哥窯的種種特點,孟子濤還是拿出放大鏡,觀察“攢珠聚球”這個現象。

哥窯器通常釉層很厚,最厚處甚至與胎的厚度相等,釉內含有氣泡,如珠隱現,猶如“攢珠聚球”般的美韻,這是辨別真假哥窯器的一個傳統的方法。

ps:感謝“萬能貓”“liusq”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