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人生

第一千零一百三十章 江城之行

看到宋駿焦急的模樣,楚琛呵呵一笑,就把裝有天青泥的盒子放到了桌子上。宋駿的連忙急不可耐的把盒子拿到手中,打了開來,臉上頓時就露出了激動萬分的神情。

宋駿欣喜若狂的連連點頭道:“對!就是天青泥!找了這么多年,總算又看到了!”

朱大富聽了這話就好奇的問道:“小宋,你以前看過天青泥?”

宋駿抬起頭來,笑容滿面的說道:“不光是看過,而且我家還存著一些天青泥。”

“嗯?”大家聽了這話,都有些詫異。

朱大富好奇的問道:“既然你家有,那你干嘛還一直尋找天青泥?”

宋駿笑著說道:“想必大家都知道,天青泥的制作難度,我家收藏的那些天青泥,只能制作一把小壺,我就算有把握制作,也不敢試啊。”

說到這,宋駿向楚琛拱了拱手:“楚館長,能不能麻煩您一件事情?”

“請說。”楚琛點了點頭,笑道:“不過您如果讓我出售天青泥,我可舍不得。”

“我確實有這個打算,不過您既然不愿意,那咱們換個辦法。”

宋駿聞言有些失望,接著說道:“是這樣,我估計您這些天青泥可以制作三至四把小壺,能否讓我也制作一把,如果失敗了,我就把我收藏的那些天青泥作為賠償,您看如何?”

這樣的要求,對楚琛來說完全沒有損失,他當然不會不同意,他呵呵一笑道:

“宋師傅,這樣的話,那我不是占了大便宜了?”

宋駿擺了擺手。笑道:“沒那回事,對我來說,這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成功制作出一件真正的天青泥作品。但我一直苦于沒有這樣的機會,您答應的話。可以說幫了我的大忙了。如果您覺得不好意思,成功之后給我意思一下就行了。”

楚琛哈哈一笑道:“那是肯定的。”

說完,楚琛又把另一只盒子拿了出來,放到宋駿面前,說道:“宋師傅,麻煩您看看這些墨綠泥怎么樣?”

宋駿微微一愣,這才想起楚琛還得了一些墨綠泥,連忙仔細看了看。笑道:“不錯,都是上好的墨綠泥,在現在也都是壓箱底的寶貝了。”

朱大富問道:“小宋,那這些墨綠泥能做多少東西?”

宋駿想了想,回道:“那要看您做的有多大,而且泥料的搭配也很有講究,所以我也不好確定,但不管怎么說,如果都做我剛才說的那種小壺,肯定比天青泥要來得多。”

朱大富聞言笑道:“這樣的話。那這次我們可要麻煩你了。”

宋駿笑著擺了擺手:“那沒問題,但如果多的話,時間上肯定是有些影響的。”

趙學義說道:“沒關系。我們不急,您什么時間方便就什么時候做。”

大家也都點頭稱是。

接下來,大家就商量了一下壺的風格問題,這方面因為有現成的壺形可以選擇,大家決定的也都比較快,至于細節方面,那就是宋駿的問題了。

商量好了壺形,楚琛就問道:“宋師傅,不知道您對陶都的大金山熟不熟悉?”

“大金山?”宋駿顯得有些驚訝。問道:“楚館長,您不會是想做建筑材料生意吧?”

楚琛聞言一愣。訝然道:“這話怎么說?”

宋駿回道:“那里都是采石或者建筑材料之類的廠,我記得許多地方都有大金山這個地方。會不會是你搞錯了?”

楚琛聽了這話,不禁有些傻眼,因為想到今天宋駿要過來了,他并沒有去網上查資料,沒想到得到的是這樣的結果。

楚琛連忙問道:“宋師傅,您知道那里的采石場開了多長時間了嗎?”

宋駿不知道楚琛為什么問這些,不過他并沒有多問,如實回答道:“具體有多長時間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我記得應該有不少時間了吧。”

聽了宋駿的答復,楚琛基本可以肯定,那里是那首詩中說的地方的可能性非常小,再說了,就算詩中暗示的地點就是那里,這么多年山石采下來,真有寶也被別人挖走了吧?

不過,人就是這樣,有時候不親眼看一眼心里會一下放不下,楚琛現在也是這樣的心理,他決定等那些奇字都被解出來之后,看看上面到底寫的是什么意思,如果沒有明確表示的話,他還是要去陶都的大金山看一下,不然不會死心。

“或者是我搞錯了吧。”楚琛打了哈哈就把話題岔了過去。

自從接了朱大富的電話一直到現在,宋駿一直處于連軸轉的狀態,接下來,聊著聊著,他就有些抑制不住困意,到最后都打起了哈欠,這讓他很不好意思。

大家對此都非常理解,勸宋駿回去休息,他也答應了下來,隨后,楚琛就開車把他送回了賓館。

因為事情比較多,第二天,和楚琛簽訂了協議之后,宋駿就帶著泥料回陶都去了,因為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壺的制成時間,他并沒有言及。楚琛猜想,可能那把天青泥壺宋駿需要制作幾年才行。

可能有人覺得不可思議,一把紫砂壺怎么可能要制作幾年的時間?

這就是全手工紫砂壺和瓷器不同的地方,一般來說,“全手工壺”的真正內涵必須是用“傳統全手工成型技法”,即沿用明代傳承下來的木轉盤拍打、鑲接成型技法,制作過程中使用傳統的竹木質、牛角、銅、鐵等工具。

敲打泥片、泥條的搭子最好用黃檀木和棗木質地,木轉盤一般是櫸木和黃檀好。做壺需用“矩車”劃圓形泥片,“象車”劃直泥條,這兩樣工具的形制從明代沿襲至今。

“傳統全手工成型技法”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可以細琢,不必急于一次完成。用來存放泥坯的粗釉套缸是重要工具之一,缸底存水。中間用挖有注水孔的泥層隔斷,泥坯成品和半成品放在泥層上面,再用木蓋封閉。可以隨時通過調整水面高度來控制泥坯濕度,不必擔心走形或損壞。

正因為如此。有的大師一件作品需要精雕細琢幾年才能完成,藝術價值高,價格自然不菲。

但同樣的,時間成本就低不了,所以說,一般市場上店家雖然標榜自己店里出售的是全手工紫砂壺,就憑那些所謂的全手工壺的價格,許多都是要打個問號的。

轉眼間又是半個月過去了。這天一早,楚琛去劉老家拜訪。

聊了一會家長,劉老就說道:“阿琛,那首奇字詩還要過段時間才能準確翻譯過來。”

楚琛擺了擺手:“沒關系,這事我也不急。”

劉老呵呵一笑:“還有件事情要跟你說一下,我翻閱了相關資料,發現原先判斷的大金山,很有可能不對。”

楚琛點頭道:“是的,我也查了一些資料,發現陶都那邊叫金山的地方還有幾個。像什么金山塢啊之類的,或許詩里說的是其中之一吧。”

“這事咱們現在猜也猜不到正確的地方,還是等整首詩翻譯出來了再說。”

劉老擺了擺手。接著說道:“阿琛,現在有件急事,要你跑一趟外省。”

“去哪里?”楚琛問道。

“江城。”

“沒問題,有什么事情您說好了。”

“是這么回事。”劉老把事情解釋了一下。

原來,那天得知了蔡建軒整容之后的相貌后,辦案人員就開始追查,因為已經過了好幾天,再加上蔡建軒比較狡猾,期間差點就斷了線索。但就算如此,現在還只知道蔡建軒應該還沒有出國。具體在哪里只有個大致的范圍。

當然,老話說的好。這個世界最怕的就是“認真”兩字,昨天調查人員終于傳來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說是有人前天的時候從疑似蔡建軒的手下手里買了一件鈞瓷。并根據線索,抓到了那人。

只是,那人并不承認自己的東西是假的,而且怎么都不承認自己認識蔡建軒,一時間打不開他的口。

既然如此,那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鑒定那件瓷器的真偽,但眾多專家包括喬慶泰一起,都不能確定東西的真偽,這才想到了請楚琛去幫忙鑒定真偽。

聽到這里,楚琛就問道:“包漿的特點怎么樣?”

劉老搖了搖頭:“老喬說包漿不太老舊,但看上去挺自然的,沒有包漿液的痕跡,但他又總覺得有些不對勁的地方,不好判斷,具體的你去看過去就知道了。”

楚琛說道:“行,那我安排一下事情就出發。”

劉老點頭道:“阿琛,回去后幫我向小可說聲抱歉啊!”

楚琛連忙笑著說道:“師傅,您這說的是哪里話,再說了,有媽和小蘭在家,我也幫不上什么忙。”

說起來,喬慶泰一直想請楚琛到他那去做客,不過楚琛卻一直沒時間去江城,這次也正好趁機去一趟。

接下來,楚琛就回到四合院收拾行李,把事情跟的家人說了一遍,大家卻有些擔心,因為他們都想起了先前送禮和跟蹤的事情,害怕蔡建軒狗急跳墻,做出什么瘋狂的舉動。

楚琛連忙安慰大家不用擔心,因為她們的顧慮辦案人員都已經有了對策,可以說,此時的江城已經是天羅地網,只要蔡建軒的人一有什么舉動,要不了多久就能被發現。

要不是這樣的話,劉老也不會放心讓楚琛去江城,畢竟楚琛可是他最為得意的關門弟子,哪有把楚琛往火坑里推的道理。

聽了楚琛的解釋和安慰,大家才稍稍放了些心,但就算這樣,她們還是讓楚琛一定要帶上胡勇和左山,有了他們兩個的保護,這才安心。

下午一點,楚琛三人踏上了江城土地,他們剛走出通道,就看到喬慶泰派來的接機人員,舉著牌子向出口處示意。于是,三人就迎了上去。

雙方做了下介紹,接機人員就帶著三人前往停車場,請他們上了一輛商務車,接著汽車就往喬慶泰的家中駛去。

喬慶泰住的地方是一處湖邊別墅,周圍的山水資源緊密相連,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不得不說這里是一處修養身心的好地方。

楚琛在別墅的門口下了車,就看到喬慶泰親自站在門口迎接他的到來,雙方一番寒暄后,喬慶泰就把楚琛請進了屋里,先讓他們去各自的房間收拾了行李,接著,就請大家來到了客廳。

等傭人阿姨給楚琛上了茶,喬慶泰就笑道:“一直想請你過來,今天總算如愿了。”

楚琛環顧了一下古色古香的客廳,笑著說道:“喬老,您應該早說您住在這樣的好地方啊,不然我早就過來打擾您了。”

“喏,你就使勁埋汰我吧。”喬慶泰笑著點了點楚琛,說道:“你家我又不是沒去過,無論玉華庭那邊還是四合院,哪一處都比我這里要大的多吧?”

楚琛笑著搖了搖頭:“話不能這么說嘛,別的不說,我那哪有您這邊風景這么好的湖啊?”

喬慶泰笑呵呵的說道:“得,你也別恭維我了,等咱們把這次的事情給解決了,我帶你好好欣賞一下江城的美景。”

“行啊!”楚琛一口答應了下來,接著問道:“喬老,東西現在在哪呢?”

喬慶泰回道:“讓秦老頭看呢,一會就會拿過來。”

楚琛又問道“喬老,您說這位是誰啊?”

喬慶泰說道:“他叫秦錦,和你一樣,都是主攻瓷器的,不過這人人品不咋滴,你別理他就行了。”

“哦。”楚琛點了點頭。

說曹操,曹操就到,楚琛的話音剛落,秦錦和兩位瓷器專家,以及三位辦案人員就到了喬慶泰家的門口。

傭人把一行六人接到了客廳,喬慶泰就為雙方做了下介紹,只見秦錦是一位留著半長發,頗有藝術家氣質的老人。

秦錦環顧了一下四周,嘿嘿笑道:“喬老頭,你到是挺會享受的嘛,居然住這么好的地方。”

喬慶泰冷笑了一聲:“說的好像你住的地方比我差一樣。”

“我那是自己賺錢買的,你呢?”秦錦一臉鄙夷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