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五三四章 神廟寶藏

提示:擔心找不到本站?在也可以直接

輸入小說名可以少字但不要錯字

第四五三四章神廟寶藏

展飛對于阿三國也有盜墓賊這種事兒,顯得非常驚訝。雜灬志灬蟲

“我以為盜墓賊是咱們國家原創呢。”

展飛驚呼道。

“這有什么好驚訝的,阿三國的古墓同樣很多,有盜墓賊不是很正常嘛。

別看這里是熱帶雨林,可是在古代,偏偏就有很多貴族習慣把自己的墓葬弄到這里。

因為這樣一來,盜墓賊不容易進入。”

張天元說道:“我在書上看到過,這里曾經發現過好些個墓葬。

那大約還是中國八十年代,為了盜墓,很多人死在了這里。

有些亡命徒,為了墓葬里的寶貝什么都不顧了,有時拼上性命走幾百公里的無人路,來到這恐怖的熱帶雨林,看看有沒有運氣。

不過后來因為盜墓猖獗,阿三國政府也做過一些努力,因此最近這樣的人漸漸少了。”

“嘖嘖,如果是這樣,張哥咱們恐怕很難抓到這幫家伙了啊,這里雖然很冷,感覺像是冰川時代一般。

但應該已經在開始消融。

這里面的情況不知道是怎么樣的,地下裂層往往四通八達,他們躲起來可很難找啊。”

展飛嘆了口氣道。

“無所謂,咱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把這個地下溶洞的古代建筑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有用的東西。

展飛你是不知道阿三國的神廟有多少寶物,才會這么沒精打采。

你要是知道了,就絕對不會這樣了。”

張天元笑著說道。

“能有多少?”

展飛隨口問道。

此時他們走在凍土之上,不像冰道那么滑,所以倒是有心情一邊走,一邊說話。

張天元用強光手電筒四下里照著,尋找著自己期待的東西。

所有的巖洞石壁都被厚厚的冰包裹著,手電光一照,冰里面的溶巖顯得光怪陸離,頗似無數頭怪獸,透過冰層也在打量他們,如今頭頂穹壁距地面約有四五米的高度了,還不知道冰層有多厚,他們整個兒如同走在一條冰作的甬道之內。

從進入冰洞,地面就一直傾斜向下,越往深處,越讓人感覺寒冷。

為了緩解一下比較緊張的氣氛,張天元說道:“能有多少?

呵呵。

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一座16世紀修建的寺廟進行資產盤點時,竟在寺廟內一個139年沒打開過的地下密室內發現了一大批已埋藏多年的黃金寶藏——其中包括‘數以噸計’的金幣、黃金、鉆石、珠寶和飾品等,總價值可能超過‘一萬億盧比’!

更讓人咂舌的是,由于盤點工作目前尚未完成,因此未來很可能還將有更多價值連城的黃金寶藏浮出水面!

這一發現轟動了整個印度,也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一萬億盧比?那豈不是將近一千多億人民幣?”

展飛一時間驚呆了。

“對啊,現在你明白我為什么會如此關注這地方了吧,要是讓咱們找到了那樣一座神廟,那可真得就是發財了。

就算是以我現在的身家來說,依然是一筆巨額財富,天文數字啊!”

張天元感慨道。

“那些寶貝都有什么啊?”

展飛流著口水問道,他當然也喜歡寶藏。

年輕人都喜歡寶藏。

或許大部分孩子小時候都有過尋找寶藏的想法。

“截至目前為止,在這兩個分別代號為A、B的密室中發現了金佛像、金皇冠、1200條金鏈子,不計其數的純金器具和金盤,成麻袋的金銀財寶。

其中包括比利時鉆石、總重量達17公斤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時期的金幣、18枚拿破侖時代硬幣、用絲纏繞的寶石、逾1000公斤重的金幣和金飾,還有數千年前長3米多、重2.5公斤的金項鏈等。

由于盤點尚未完成,估計總的寶藏價值將更驚人。

不過其中一名專家表示,目前估計的價值實際上還是不準確、保守的,因為‘沒有考慮到這些寶藏的拍賣價格和收藏價值……只能說,在寺廟中找到的秘密金庫價值連城’。”

張天元回答道。

“這么多寶藏,阿三國古代還是挺有錢的嘛,就是不知道從哪兒來的。”

展飛幻想著那大量的寶藏就擺在他的面前,竟然忍不住笑出聲來。

張天元一邊繼續檢查周圍的情況,一邊用只有兩個人可以聽到的聲音繼續說道:“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的真正起源已無從考證,但有很多相關的傳說,其中一個最為著名:

一位圣人向神祈禱,希望見到佛祖一面。

神于是化身為一個調皮的小男孩,吞下了用于拜祭的圣物。

圣人生氣地追趕男孩,男孩躲到了一棵大樹下。

大樹倒下,并變為一個巨大形態的毗濕奴神。

圣人認出了毗濕奴神,懇求他變小點,到正常人的3倍就行了。

毗濕奴神縮小后,告訴圣人,以后朝拜他必須經過3道門:

第一道門供奉濕婆神,第二道門通往毗濕奴神肚臍上的蓮花,第三道門后面是毗濕奴神的腳,這只腳可以帶領信徒們走向神的救贖。

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正是依照這道神諭建造的。

公元8世紀時,統治喀拉拉地區的是哲羅王朝,當時流傳下來的民歌和史詩都記錄了這座神廟。

神廟的門塔很有特點,它是在1566年建造的,共有7層、30多米高。

到18世紀,喀拉拉地區南部出現了一位驍勇善戰的勇士瓦爾瑪,他率軍擊敗當時該地區的幾個土邦王,建立起了強大的特拉凡科王國。

與其他國王相比,瓦爾瑪深諳統治之道,他運用印度教教義,推廣‘君權神授’理念,于1750年重建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并以該神廟作為王國精神文明的中心,后人將其尊稱為大君瓦爾瑪。

目前的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基本保持了重建后的原貌。

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起初是瓦爾瑪王族的家廟,因此毗鄰瓦爾瑪舊王宮。

神廟門前曾是一條年久失修的狹窄巷子,常常聚集著遠道而來朝圣的窮人。

特拉凡科王國十分富有。

據說,歐洲的烹飪技藝和餐食本來索然無味,直到歐洲人發現了印度香料,他們的食物口味才得以改善。

因此,通往歐洲的香料貿易成為當時印度最賺錢的生意。

在特拉凡科王國的全盛時期,瓦爾瑪強悍的軍隊擊敗了入侵喀拉拉地區的荷蘭艦隊,牢牢控制住了喀拉拉地區與歐洲之間海上貿易的出口港,這奠定了特拉凡科王國財富的雄厚基礎……”

本網站提供的最新小說,電子書資源均系收集于網絡,本網站只提供web頁面服務,并不提供小資源存儲,也不參與上傳等服務。

Copyright20102016雜志蟲聯系我們:888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