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五一八章 與古人一起品香

»網游小說»»第四卷第四五一八章與古人一起品香第四卷第四五一八章與古人一起品香文/北域神燈本章字數:2524:

張天元繼續道:“無獨有偶,北宋蘇東坡在《沉香山子賦》中所謂‘既金堅而玉潤,亦鶴骨而龍筋,惟膏液之內足,故把握而兼斤,無一往之發烈,有無窮之氤氳’的描述,也是對沉香品質作出評價,并提出‘獨沉水為近正’的觀點。

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香》一文中,則進一步對沉香中的海南沉香,進行如下描述:‘大抵海南香,氣皆清淑,如蓮花、梅英、鵝梨、蜜脾之類。焚一銖許,氛翳彌室,翻之,四面悉香。至煤燼氣不焦,此海南香之辨也。’

范成大對沉香特點的詳細描述,則旁證其已經在南宋時期作為單品香的地位。

延至明末,文震亨在《長物志》中記載:‘角香,俗名牙香,以面有黑爛色黃紋直透者,為黃熟。純白不烘焙者,為生香。此皆常用之物,當覓佳者,但既不用隔火亦須輕置壚中,庶香氣微出不作煙火氣。’

由此可知,香之佳者即使不用隔片焚之,也有‘氣微出不作煙火氣’的品質,成為沉香單品的佐證。

明末清初,名士冒襄在紀念董小宛的《影梅庵憶語》一書中記載:‘細撥活灰一寸,灰上隔砂,選香蒸之,歷半夜,一香凝然,不焦不竭,郁勃氤氳,純是糖結。熱香間有梅英半舒,荷鵝梨蜜脾之氣,靜參鼻觀。’

不但描述了沉香單品的美妙和變化,同時還提出此香為糖結,奇楠也。

此外可得知,文中還明確記載了沉香焚香的方式‘每慢火隔砂,使不見煙’。

可見,由宋代發展而來的品香風雅生活方式,到了明末這個階段,對沉香作為單品香的鑒賞水平非常成熟。

清代屈大均《東廣新語》煎香一段中,也對作為單品香的沉香提出見解,即‘香之美者,宜煎不宜爇,爇者有煙而無氣,煎則反是’。

這不僅是更為成熟地對品香方式的認識,也更為詳細地記錄了品香的方法。

‘以生結之囫圇者,浣以新茗,芟其松浮,磨其棱角,而置香面于下,底于上,微沾少水,使香質滋潤,火既活而灰復干,乃以玉碟或砂片隔之,使之不易就燥。香質不焦,膠液不流,則香氣生空,若無若有。香一片足以氤氳彌日,是名煎香。’

在這里,屈大均對香的品質也以五行之法提出了質的要求:‘蓋五行木主藏魂,金主藏魄,故氣者香之魂也,木也。質者香之魄也,金也。其質貞者其氣清,金之氣多也。其質脆者其氣濁,木之氣多也。故煎香以取金氣,金氣不熱,則香魄長存。然惟生結囫圇者乃多金氣,黃熟則不及。’

可見,到清代時,沉香作為單品香不但品香方式精細化,而且鑒香方式多樣化、研究方式深入化。沉香之習,已蔚然成風。”

“姐夫,你懂得可真夠多的,難不成一直都在研究沉香?”

柳若寒聽完張天元的話,忍不住問道。

“那倒也不是,只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返回富城,在那里遇到過文人焚香討論文學的事兒,也就是所謂的香席,便也參加了。

從那兒之后,便跟這香結下了不解之緣,特別的感興趣了。”

張天元笑了笑道。

“我聽說沉香分成了很多種啊,有熟結、生結,還有所謂土沉、水沉,這個到底是什么?”

聶震是公子哥,對這種東西,自然也是略有耳聞的,雖然只是蜻蜓點水,懂那么一點點而已,但問出話來,倒還是很有水平的。

張天元笑了笑道:“我手里頭這一塊算是熟結。

沉香樹死了,沉香脫落了或者是被土埋了就是土沉,掉入水中就是水沉,這些都是有可能形成極品沉香的。

至于生結,則是指樹還活著,也有土沉和水沉之分,一般來說,奇楠生結更為珍貴,因為比較稀少。

但熟結的氣味更好,所以我倒是更喜歡熟結。”

“我倒是聽糊涂了。”

聶震撓了撓頭,畢竟他學的東西,只是淺嘗輒止而已,并未真正學得通透,張天元講的這些,倒是難為他了。

“詳細一點說吧,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伏經風吹雨淋后,剩余不朽之材,稱為‘倒架’。

倒后埋于土中,受微生物菌分解腐朽,剩余未腐部份稱之‘土沉’。

倒伏后埋于沼澤,經過生物分解,再于沼澤區撈起者,稱為‘水沉’。

為活體樹經人工砍伐,置地后經白蟻蛀食,剩余之部位稱為‘蟻沉’。

為活樹砍伐所採摘者,稱為‘活沉’。

為樹齡三十年以下者,已稍具香氣,稱為‘白木’。

沉香樹倒架、土沉、白木、水沉、蟻沉、活沉等形成的沉香,香味各有不同,一般之形容為土沉之味厚醇、倒架清醇、水沉則溫醇、蟻沉清揚、活沉較高亢、白木味清香。”

“你這么一說我就明白了,但這些沉香沒有檔次之分嗎?”

聶震好奇地問道。

“原是有的,

第一等為紫丁香(紫奇),產于寮國(老撾)。

其味醇厚,如深居簡出宮廷的公主既高貴又神秘,極為高雅。

宋《南番香錄》中評價其為最上之香,其色深紫,其質厚重。

可惜現在已無大料,能偶見一小塊工藝品已屬難得。

第二等為鶯歌綠(綠奇),產于占城(芽莊)。

味甘涼清甜,聞之使人清朗。

切開奇楠,切面均為鶯歌綠色,綠多黃少,其層次如同黃鶯的羽毛般泛著綠光,觸之微軟。

第三等為金絲結(金絲奇楠),產于高棉(柬埔寨)、越南、西廣高山,香味清雅帶乳香,色帶金黃,拋光后有金絲綢緞般的光澤,十分淳樸而貴氣,是工藝品雕刻和手飾等最上乘的材料。

第四等為白棋(白奇),產于越南。

質軟香味清醇,但出香時間教短。

第五等為鐵結(黑奇),產于東南亞區域。

質硬,香味濃郁但有些單調,無太大變化。

第六等為達拉甘奇楠(打拉根奇楠),產于打拉根島。

色黑吐脂,香帶乳味,初聞清涼,穿透力強。

因日漸稀少,近期被人們視為印尼奇楠。”

“既然明明有等級之分,為什么剛剛姐夫你又說這沒意義呢?”

柳若寒好奇地問道。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