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四六二章 關門打虎,小心被吃(二)

您可以按"CRTLD"將"傲宇閣"加入收藏夾!方便下次閱讀。

正文第四四六二章關門打虎小心被吃(二)

“我怎么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張天元反問道。

“你知道這個寶座價值多少嗎?”

“多少?”

“十億歐元!十億歐元啊!你這個土鱉知道十億歐元意味著什么嗎?”

克里斯大聲道:“還有,這上面每一塊寶石雕琢以及鑲嵌,那都是由當今世上最出色的珠寶大師進行的。

你竟然敢褻瀆他們的藝術?”

“那倒不是,不過說到底,也就是一個比較大的珠寶嘛。”

張天元心想,自己的老婆柳夢尋或許會喜歡這東西,要不要帶回去放到家里讓老婆當成工作椅呢?

奢侈是奢侈了一點,不過他現在倒也有資格奢侈。

“夠了,對于你這個瘋子,我已經沒什么話可說了,來人啊,把他雙腿鋸了。”

克里斯真得是惱羞成怒了。

他本來帶張天元來這里,就是想要讓張天元臨死前更痛苦呢。

只是沒想到這個家伙竟然一點痛苦的樣子都沒有。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這樣了,直接弄死,倒也干凈一些。

“等一下啊,我說克里斯先生,你干嘛那么心急啊,我這剛看了七彩王座,還沒看巨龍之巢呢,你既然要讓我看,就看完嘛。”

張天元又一次喊道。

“你還想看巨龍之巢?想都別想了,動手!”

這一次克里斯絕對不會給張天元機會了。

又或者說,根本沒辦法給張天元機會,因為這里根本就沒有巨龍之巢,只有幾件被因凡蒂諾放在這里的古董而已。

因凡蒂諾這個老狐貍,比克里斯謹慎太多了。

他總害怕事情會出什么紕漏,所以只留下了七彩王座,但是卻將自己最喜歡的巨龍之巢提前轉移了。

或許現在那巨龍之巢,正在某處的公路上移動呢。

張天元剛剛用鑒字訣的透視和查微能力仔細查看了一番,確認這里確實沒有巨龍之巢,只有一些零散的古董。

所以他已經不準備繼續玩下去了。

“既然沒有巨龍之巢,那就該結束了。”

那幾個準備押著張天元離開的壯漢突然間感覺到腦袋一陣暈眩,然后就直挺挺地躺倒在了地上。

克里斯距離比較遠,暈過去的時候也比較晚。

直到這一刻他才明白。

真正被算計的可不是張天元,而是他。

“完蛋了!”

這是他昏過去之前最后的想法。

張天元可不會管他怎么想,在克里斯的身上踹了幾腳,解了解氣,然后就把這房間里所有的珠寶全部裝進了影子屋之中。

這些東西自然是要運回國去的,那七彩王座可以送給自己的老婆當生日禮物。

其它的,可以重新拆解了,讓自家的珠寶公司重新制作嘛。

至于該有的酬勞,張天元自然還是能得到的。

他一向把公司和自己的私人小金庫分得非常清楚。

做完這一切,張天元將房間的門關上,然后去了另外一個地方。

這里應該是因凡蒂諾招待客人的茶室。

他所說的遺留的古董,就是這茶室里面的貯茶器。

明清飲茶習俗與前朝不同,飲茶之法一改唐宋流行的烹、點茶的飲法,為煎、泡芽茶的新飲法,制茶、品飲、茶具都變化一新。

此時以散茶為主,散茶喜溫燥而忌冷濕,如貯存不當,炒制好的茶葉保存不當,就會破壞茶湯的效果,茶葉貯存用具就顯得重要。

明清用來保藏散茶的器具一般為砂瓶或瓷瓶。

《茶經》中曾說茶瓶“以杭州或宜興所出”為佳,“寬大而厚實者,貯芽茶,乃久久如新,而不減香氣。”

出土和傳世的紫砂和瓷質的盛放茶葉的瓶、罐、缽等形制各異,大小不一。

張天元以前也見過一些,不過卻沒有因凡蒂諾收藏的這些精致。

這其中一件應該是清代宜興窯紫砂帶蓋缽,通高12.2厘米,口徑14厘米;

通體呈扁圓球形,有蓋,子口,圓唇,鼓腹,圜底;

蓋內有一菊花形戳記,內有“荊溪”二字,還有一方形圖章戳記“邵文茂制”。

邵文茂,清順治宜興紫砂藝人,具體生卒年無考,善制各種器物。

此器當為貯藏茶葉的器具。

明清時期以散茶為主,如貯存不當,茶葉就會變質,茶葉貯存用具就顯得重要,紫砂器用于貯存茶葉,具有茶色不損的特點。

還有一件是清乾隆款斗彩團花紋蓋罐,高12厘米,口徑5.6厘米,底徑6.3厘米;蓋面平坦,正中間繪團花,內為菊花紋,蓋邊繪纏枝菊花紋;

罐口沿內斂,圓鼓腹,下腹內收,淺圈足;

罐肩部與近底部繪小花朵紋,腹部繪團花,內為菊花紋,間以纏枝花卉;

圈足內有“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官窯款。

斗彩技法萌發于明宣德年間,成熟于成化年間。

清代斗彩有仿成化斗彩,也有時代特征的創新品種。

乾隆斗彩器型多,裝飾華麗,色彩絢麗繽紛。

在制作、繪畫工藝方面與雍正朝相似,但也有自身的特色,紋飾往往對稱或開光裝飾,多見團菊花紋。

團花紋成熟于隋代,隋唐陶瓷器上常見,多以模印手法制作,明清兩代團花紋再度盛行,表現手法為彩繪,乾隆時期的團花紋紋樣新穎,別具一格。

最后一件是清乾隆款白地青花綠龍紋蓋罐,高21厘米,口徑6.5厘米,底徑8厘米;蓋面平坦;罐直口,短頸,溜肩,圈足;

全器以白釉為地,青花勾邊填以綠彩,肩部繪八寶紋,腹部繪龍紋,近底部繪蓮瓣紋;

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書官窯款。

此器用于貯存茶葉。

此器綠釉近似明代成化、弘治時綠彩器的色調。

其紋飾先以青花繪出,再填以綠彩,色澤明艷,清新悅目。

此種裝飾的蓋罐,康熙時已有,但器型較小,乾隆時制較多,并延續至道光時期。

民國時后仿的綠彩龍紋罐,器型笨拙,胎體厚重。

明清時期以散茶為主,散茶喜溫燥而忌冷濕,炒制好的茶葉需要貯存,貯存器具一般為瓷質和紫砂器。

而這三件東西,雖然算不上稀世珍品,但也是很稀罕的瓷器了。

三件算下來好歹也值個幾百萬人民幣。

他既然來一趟,自然不能空手而歸。

更何況貯茶器這東西可是不好找的,尤其是品相如此好的,更加難找。

能在這里發現,實屬運氣啊。

20122015傲宇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