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四一七章 破了反而更值錢(二)

第四四一七章破了反而更值錢(二)

第四四一七章破了反而更值錢(二)

北域神燈:、、、、、、、、、

宋元琪小心翼翼地說:“我出得起的,就是四十五萬美金了。”

宋晶反而勸他:“老人家,這是一方破硯啊!要不是我爺爺的遺物,我白送您都行。”

宋元琪展開一臉皺紋笑了:“有你這樣的孫子,少爺泉下有知,也會欣慰的。”

他從包里摸出兩張支票,放在桌上:“不管怎樣,這支票你收下吧。”

宋晶說什么也不要,他看看墻上的掛鐘:“喲,宋爺爺,對不起了,我還有個會。本來想留您吃頓便飯,這……”

宋元琪趕緊站起來:“你忙你的,我明天再來。”宋晶拿起公文包說道:“呀,不巧。我明天也很忙。這樣吧,您后天來玩,好嗎”

宋元琪回了賓館,老老實實地等到兩天后,才去找宋晶。

他按了半天門鈴,防盜門上的小窗口開了,宋晶沒好氣地遞給他一張紙片:“您這老人家,年紀大把了,居然用計騙我的硯!”

宋元琪一頭霧水:“這,這話從何說起”

宋晶冷冷地說:“我爺爺從來就沒有提起過您。您急著買硯,就讓我懷疑。前天,我拿著它去找專家鑒定了,它的價值遠遠不止四十五萬美元。這是鑒定書的復印件,您好生看看吧。”

宋元琪接過紙條,宋晶就砰地一聲關上了小窗口。

鑒定書的復印件這樣寫著:“這方元明之際的端石抄手硯,塊頭較大,相當于現代規格的11寸以上,且較為完美。

這墨堂中心很深的凹陷,是歷經古人磨墨形成,在欲穿未穿之時,被后人碰穿的。

所以,總體可以理解為:這是一方古人磨穿硯堂的古硯。

這方傷殘古硯,具備了一種罕見的收藏價值。”

看完后,宋元琪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半天沒起來。

這故事或許有點傳奇色彩。

不過這端硯卻是貨真價實的,而那份鑒定書,張天元也曾見過。

只可惜那破了底的傷殘端硯,他卻一直都沒能找到。

直到今天。

在這個不起眼的跳蚤市場上,發現了這有趣的東西。

這可是四十五萬美金都不賣的好玩意兒啊。

張天元曾跟幾個行內的朋友一起討論過,覺得這東西要是真得存世,那么少說也得四百多萬美金,而不是四十五萬美金。

這真得是無巧不成書啊,不知道這硯臺,怎么就到了英國倫敦。

暗暗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張天元看向那攤主道:“老板,你這些硯臺怎么賣?”

他相信對方就算再蠢,也知道這是硯臺。

不然的話不會冒然拿出來賣的。

不過知不知道是端硯,那就兩說了。

反正在他看來,對方估計多半是不知道的。

如果知道,就不可能會隨隨便便把這二十多塊上好的端硯隨意擺放在那里了。

攤主笑了笑道:“呵呵,這位先生果然有眼光,知道這些是硯臺。

許多人路過我的攤位,看了這些東西,竟然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說句實話,我也是上了網查過之后才知道,這是硯臺的,應該是過去中國古代的一種書寫用的工具吧。”

張天元笑了笑,心下已經明了。

這攤主對硯臺的了解,也就止于此了,既然這樣,那這價格,他肯定不會給開得太高的。

能便宜買的時候非要開高價,那是傻子才會干的事情,反正他是不會那么做的。

這生意應該問題不大了,但他并不著急。

他怕自己著急購買會引起對方的注意。

這些商人可都是狡猾得很,就算不懂,但看到你著急的樣子,就會抬價的。

正好,他也很想知道這些硯臺是從哪兒弄來的,說不定他也有機會去多弄一些。

反正現在端硯在國內收藏市場上的地位,可是一點都不比翡翠低的。

說是瘋狂的石頭,那絕對一點不錯。

“能告訴我,這些硯臺你是從什么地方得來的嗎?”

張天元笑著問道:“我也就是好奇,隨便問問,如果不方便說的話就算了。”

“沒什么不方便的。”

攤主直接說道:“這是我那個腳盆父親分給我的遺產。

聽他說,曾經去過中國,那是八十年代的時候,在中國待過一段時間。”

這個時間段,讓張天元聯想到了腳盆人瘋狂購買國內端硯的事情。

看起來,這些端硯應該就是那個時候流落到腳盆去的。

當年中國把端硯作為高級工藝品出口的時候,最主要的出口對象就是腳盆,而腳盆人,尤其是懂得文玩的腳盆人,更是瘋狂的喜歡,追捧這些端硯的。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這端硯就一直是腳盆人最喜歡的文玩之一,那時候東廣出口的端硯,主要輸出地就是腳盆,后來到改開之后,這端硯也是廣交會上重要的出口高級工藝品之一。

而改開之后的年代,腳盆人對端硯的熱情則更是瘋狂,廣交會上端硯的最大消費客戶,就是腳盆人。

據說每年廣交會的時候,腳盆的古董商人都會組團去參展,主要目的就是團購端硯。

當年的端硯價格基本也就是一千出頭,做工品質好一點的也就兩三千塊,而一旦腳盆人出現在端硯的展臺前面,那絕對會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的兇殘,基本都是不問價,直接包圓。

這樣的情況,直到東廣輕工廳的人在了解了這端硯,在國際上的亞洲文化圈子里受歡迎程度之后,把這端硯列為國家級文化遺物開始保護起來之后,才有所緩解,因為從那之后,在廣交會上,你就再也看不到端硯了。

張天元真得一點都不在乎這個攤主說的事兒是不是真的。

雖然真實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腳盆有端硯這個事兒,他其實以前就知道了。

只是你想從腳盆人手里頭把那些古董弄到手,卻絕非容易的事情啊。

畢竟腳盆也是東亞的國家,在歷史上甚至跟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腳盆人很多都是中國專家,那可比西方那些洋專家厲害多了。

他們知道那些古董的珍貴之處。

更明白端硯的寶貴之處,所以他們肯定是不會賣的。

這一次,張天元算是幸運,遇到了一個不懂端硯的敗家子。

也不知道這混血兒的腳盆父親臨死之前為什么沒有告訴這孩子端硯的珍貴之處。

反正自己今天是撞大運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zanghaihua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