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三七七章 粉彩鏤空轉心瓶(二)

第四三七七章粉彩鏤空轉心瓶(二)

第四三七七章粉彩鏤空轉心瓶(二)

北域神燈:、、、、、、、、、

沒錯,泥巴用得好,就是財富。

為了國寶的誕生,把自己的老宅子掘個底朝天,王守拙這次確實犧牲很大,這讓唐英對他刮目相看。

兩個月后,瓷器終于出窯。

但在拉出窯的那刻,大伙兒全傻了眼:一件件全都開了裂、變了形!唐英沉著臉,捧起碎瓷細細查看,可以斷定,土質沒問題,出問題的是木材,是燒窯工!

燒瓷,如果燒的時間長,就用紋理緊密、耐火的陰木;如果時間短,就用紋理疏松、不耐火的陽木。

而這批瓷器,當用生長于背陰處的木材。

負責燒窯的是個老窯工,斷然不會犯這種常識性錯誤。

唐英喝道:“速速把老窯工抓來問個明白!”可此令剛下,那個老窯工便已在住處懸梁自盡了。

出師不利,唐英茶飯不思,顯然有人千方百計地暗中阻撓他燒制國寶……可事到如今,沒別的辦法呀,只能從頭再來。

這天,唐英讓工人找那些長在高山上、二十年以上的木材分兩次來重新燒制,一次燒制向陽的木材,一次燒制向陰的木材。

王守拙很奇怪,問:“大人,我們上次已證明要取向陰的木材,您為何還要用向陽的再燒制一次?”

唐英只是點點頭,并未細講。

一轉眼,兩批瓷器出窯,不出所料,向陰的瓷器獲得成功,而向陽的瓷器還都是半成品,不是碎了,就是殘缺。

唐英看了看,下令暫為封存。

王畫師看了直搖頭,不明白唐英多此一舉搞的什么名堂。

瓷器燒制成功,原本以為能松口氣,豈料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當夜,王畫師的住處竟遭了火災,不光工作間被燒得一干二凈,就連制瓷設計圖也不翼而飛。

如果有人按圖索驥,提前將瓷器大白于天下,那唐英的心血就白費了。

一定是有人縱火盜走圖紙,究竟是誰?

唐英滿腹狐疑,但來不及細想,他知道,這次是暗流涌動、險象環生,他要好好想想該如何保護好國寶。

草長鶯飛,時光荏苒。

明日就是進獻成品之時,唐英的國寶瓷器終于加工完成,他累得精疲力竭,恨不得沾床就睡。

他命王守拙把國寶裝箱收好,小心安置。

孰料,半夜,仆人來報,國寶不見了!

唐英氣急,只見王守拙哭喪著臉,癱坐在地上,捶胸頓足道:“大人,是我保管不嚴,釀成大禍,國寶被盜,死罪難逃!小人死不足惜,可連累了大人如何是好啊!”

唐英皺起眉頭,雙眼緊閉,良久,吐出一句:“王畫師,明日請如約與我押運國寶瓷器進京。”

王守拙疑惑道:“大人,還有什么我們能拿去見皇上的?”

唐英緩緩道:“碰碰運氣吧。”

次日,當唐英小心翼翼地將一個精美盒子擺放在乾隆爺面前時,文武百官都伸長了脖子。

這時,福康安卻搶先一步,對皇上說,他也學著制作了一件瓷器,想讓皇上過過目。

說著,他在皇上面前亮出一件精美的粉彩瓷瓶來—這件粉彩瓷瓶除以粉彩繪畫為主,還加繪金彩,與青花、五彩、斗彩并施于一器,結合琺瑯彩,可說是集多種陶瓷工藝于一身,彩瓷雍容華貴,大美卓然。

乾隆爺高興壞了:“未想愛卿也能制出如此精美之物,堪稱國寶啊!”

大臣們看了福康安的瓷器,都嘆為觀止,接著他們一個個眼巴巴地瞧著唐英,國寶被人搶了先,唐英該如何收場呢?

唐英青著臉,一動不動。福康安譏笑道:“大人為何遲遲不開箱?”

唐英“哼”了一聲,示意了下王守拙。

此時的王守拙不知為何,異常緊張,半天才將盒子打開,不過,打開后,他的嘴巴就再也沒閉上!

只見盒子里是一件類似于福康安制作的粉彩瓷,但這件瓷器,不見瓶頸與瓶口,罐不是罐,瓶不是瓶,分明是一件沒有燒制成功的廢品。

乾隆爺見了,瞪圓了眼睛,大聲責問:“這是國寶?”

唐英面不改色地答道:“正是,國寶只能是一件。”

大臣們看著這個殘次的廢瓷瓶,認為唐英的腦子一定是出了毛病,這樣的四不像拿出來當國寶,不是傻子是啥?

福康安趁機火上加油:“這顯然是唐英戲弄皇上,這可是死罪!”

“福康安大人,戲弄皇上的不是我,而是你!”唐英不緊不慢地說道,“皇上,我手里這件瓷器,只是國寶其中的一個部件,國寶是由兩套件組裝完成。”

乾隆爺一聽,眼里冒光。

誰都知道,瓷器因為本身薄脆,歷朝歷代,只能在色彩工藝上下功夫,還從未聽說能瓷套瓷組裝成套,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只見唐英捧起他帶來的那件“殘次品”,緩步走到福康安大人獻的粉彩瓶前,輕輕地一扭,放在了粉彩瓶里,內膽正好在大件的瓷瓶頸處套牢,對接得天衣無縫。

大瓶身有鏤空部分,輕輕觸動外瓶,轉動后清晰見得內膽的彩繪圖案。

“這才是真正的粉彩鏤空轉心瓶。”唐英向大家講解著,“感謝福康安大人親自押送,不過,他拿的是這件瓷器的外件,而我這個,是它的內膽。恐怕福康安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吧!”

乾隆爺完全被粉彩鏤空轉心瓶所吸引,福康安卻氣瘋了,搞什么,那圖紙并沒標明里面有內膽啊!

他氣急敗壞地奔向王守拙,惡狠狠地問:“你給我的圖紙不是說是全部嗎?現在這個兩套件,是怎么回事?”

王守拙早已亂了方寸,粉彩瓶失竊時,他就納悶唐英為何還要進京,原來早有準備。

唐英看著王守拙,眼里冒著火:“果真是你!”

乾隆爺細問個中緣由,唐英這才把泥料遭劫、燒制失敗、圖紙被盜等一系列事件稟告給皇上。

原來,當日福康安在唐英這里碰了壁,便懷恨在心。

他派人盜走泥料,制造麻煩,后又勾結王守拙,暗中盜取唐英的圖紙,想依葫蘆畫瓢,搶先制得國寶,在皇上面前讓唐英難堪。

只是制瓷哪有這般容易?縱使有王守拙暗中相助,福康安也難成精品。

于是他命王守拙暗渡陳倉,將唐英最后制作出的成品偷出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zanghaihua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