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三七一章 九龍玉帶(一)

第四三七一章九龍玉帶(一)

第四三七一章九龍玉帶(一)

張天元以前也收藏過一兩件玉帶,但都沒有眼前這個展柜里琳瑯滿目。

單單玉帶這一項,就足足有數十件之多。

玉帶也稱玉銙,是鑲釘有玉飾片的革帶。

其玉飾片有各種形式,有方形、桃形、長方形、一端半圓(腰圓)等形狀,玉帶主要是由銙和鉈尾兩部分組成,鑲在帶身的飾片稱作“帶銙”,鑲在帶末端的圓首矩形玉片稱作“鉈尾”。

唐代玉銙多為方形,也有腰圓形,邊棱微微向內傾,呈面小底大狀,銙面中心上凸,與邊緣同高,除光素者外,大部分為淺雕技樂人、飛天、鳥獸、行龍,其中技樂人多為當時西域地區胡人形象,這反映了當時的中外友好往來。

這些玉帶板背面四角有穿孔,可以綴附在衣帶上,佩帶這種玉衣帶是官場禮服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層統治者系腰所用,并以帶板的質地、紋飾、塊數不同,來表示品級的高低。

唐代有明確的用玉帶制度。

《新唐書·車服志》記述:

其后以紫為三品之服,金玉帶銙十三;

緋為四品之服,金帶銙十一;

淺緋為五品之服金帶銙十;

深綠為六品之服,淺綠為七品之服,皆銀帶銙九;

深青為八品之服,淺青為九品之服,皆瑜石帶銙八;

黃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銅鐵帶銙七。

不過,張天元將目光投向了展柜之中的一件玉帶,卻露出了訝然的表情。

“這個怕不是唐代的玉帶,而是宋代的九龍玉帶!”

他看到這玉帶,心中是極為驚喜的。

關于九龍玉帶的傳說,他聽了不止一次。

小時候爺爺幾乎天天都給他講,簡直不厭其煩。

那個時候也沒什么故事可聽,他就把這九龍玉帶的故事牢牢記在了心里。

話說靖康二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俘獲了宋徽宗和宋欽宗。

隨后金兵繼續南下,一路燒殺搶掠,沿途各州軍民紛紛前往江南逃難。

這年夏天,一支金軍氣勢洶洶撲向明州城,把它圍得鐵桶一般。

明州兵微將寡,知州又貪生怕死,只守了幾天就投降了。

金兵一窩蜂沖進城,開始挨家挨戶仔細搜查,似乎在捉拿一個很重要的人物。

且說明州城東門,住著個靠賣炭為生的林老漢。

這林老漢六十開外,孤身一人,雖然家貧如洗,但為人十分仗義。

金兵搜城時,林老漢正在屋里做飯。

忽然,院門被人敲得咚咚響。

林老漢扒著門縫往外瞧,只見一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慌慌張張地站在門外。

林老漢估計這后生遇到了急事,便“吱呀”一聲開了門。

后生一頭扎進院子,沖林老漢倒頭便拜,氣喘吁吁地說:“我叫趙坤,乃是宗室子弟,如今命懸一線,請老伯救我!”

林老漢嚇了一跳,忙問:“趙官人,你有何急難之事?”

趙坤朝院門外一指,驚恐地說:“金、金兵要抓我!”

此時,外面人喊馬嘶,兵器的撞擊聲、軍士的吆喝聲已由遠而近。

林老漢明白了,金兵滿城搜捕,就是為了捉拿面前的這個趙坤。

想到這兒,他環顧四周,不禁雙眉緊鎖。

趙坤以為林老漢不肯救自己,便“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磕著響頭苦苦哀求。

林老漢忙扶起趙坤,安慰道:“趙官人莫怕,我正在琢磨,把你藏到哪里最妥當。”

聽了這話,趙坤連連稱謝。

這當兒,外面的吆喝聲更近了。

林老漢的額頭頓時冒了汗,情急之中,他指著院子東北角的一口糞缸對趙坤說:“趙官人,你先到那里藏一藏,或許能躲過眼前的災禍!”

聽了這話,趙坤面露難色。

但為了活命,他只得咬咬牙,一頭鉆進了臭烘烘的糞缸。

趙坤剛躲好,一群如狼似虎的金兵便闖了進來。

領頭的軍官告訴林老漢:他們正在捉拿一個重要的逃犯,提供線索者賞銀千兩,隱匿窩藏者就地正法。

林老漢裝聾作啞,說自己啥都沒瞧見。

見問不出眉目,金兵就一齊動手,把林老漢的院子翻了個底朝天,除了那口糞缸,每個角落都搜遍了。

最后,因為沒發現目標,金兵只得悻悻離開。

林老漢這才長吁了一口氣,趕緊掀開糞缸,把奄奄一息的趙坤拽了出來。

趙坤極度恐懼,再加上被糞臭熏了好半天,已經昏迷了。

林老漢剝去他沾滿屎尿的衣褲,提來清水不斷擦洗。

折騰了好一陣,趙坤終于蘇醒了。

聽說金兵已走遠,趙坤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

他取出一條綴滿美玉的腰帶,雙手捧給林老漢,感激涕零地說:“老伯不為重賞所動,冒死救我,這條玉帶就當是在下的謝禮。”

林老漢連連擺手,不肯收。

趙坤卻執意要給,他告訴林老漢:這條玉帶乃是家傳之寶,價值連城,眼下兵荒馬亂,系著它逃難會招來殺身之禍,送給恩人還能略表謝意。

林老漢推辭不掉,只得收下玉帶,但隨即又表示:自己只是替趙坤暫時保管這件珍寶,等戰亂平息后,再物歸原主。

趙坤覺得這樣也好,他賭咒發誓,說到時一定用千兩黃金換回玉帶。

等林老漢藏好玉帶,趙坤又向他哀求道:“現在,城里到處是搜捕我的金兵,一時難以出去,還望老伯發發慈悲,再收留我幾天!”

林老漢點點頭,想了想又提醒道:“目前,金兵到處張貼趙官人的畫像,還重金懸賞捉拿你,你若不改改模樣,只怕兇多吉少。”

趙坤嚇得面如土色,忙詢問該如何改模樣。

林老漢見趙坤眉清目秀,說扮成女子最合適。

一聽這話,趙坤頓時滿臉通紅。

因為在過去,大丈夫剃去須眉扮成女流,那是奇恥大辱。

但眼下危機四伏,又別無他法,趙坤只得點頭同意。

于是,林老漢悄悄買來女人穿戴的衣裙和頭飾,交給趙坤裝扮。

趙坤硬著頭皮喬裝改扮。

還真讓林老漢說對了,經過一番鼓搗,趙坤搖身一變,成了個標致的美女。

這下,林老漢放心了,趙坤也覺得安全了許多。

金兵在明州城折騰了好幾天,一無所獲,最后只得撤走了。

趙坤見危機已除,便向林老漢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