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三一三章 帝王瓷器

第四三一三章帝王瓷器

熱門推薦:

“是雍正年間的粉彩瓷器嗎?”

透過監控器,張天元仔細觀察著,不過摸不到東西,真讓人有點難受。23更新最快

他想了想,反正也暴露不了身份,干脆就戴上面具走了出去。

“老板,您怎么出來了?”

雖然張天元戴著面具,可是那身打扮對于熟悉他的手下而言,并不是秘密。

“沒事兒,你先回去休息吧。”

張天元擺了擺手,目光卻集中在了箱子里的其中一件瓷器上面。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漢族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造。

距今已有4200年的歷史,唐代以前瓷器一直是實用器的代表,但到了宋代瓷器逐漸成為了達官顯貴,文人墨客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各種精美的瓷器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中,從那時起就流傳了一句話叫做:“家無瓷不貴,室無瓷不雅。”

在清代的時候,出了一個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為康熙第四子,有“四爺”之稱。

這位鐵面無私的帝王,在藝術鑒賞方面頗具文人氣息。

他喜愛文雅素凈的瓷器,追求自然、含蓄之美。

雍正皇帝對瓷器制造直接干預,從宮中造辦處檔案得知,御窯廠生產的瓷器的樣式,都要秉承雍正皇帝旨意,做出各等式樣之后由皇帝選擇。

宋代瓷器以胎質細膩、色彩淡雅、大度秀美而聞名于世,深得雍正喜愛,因此雍正時期御窯廠生產了大量仿宋瓷作品。

粉彩以玻璃粉打底,彩繪圖案具渲染效果,頗似中國水墨畫意境,雍正對此喜愛有加,故雍正年間粉彩盛燒一時。

而張天元現在手捧的這件瓷器,應該就是雍正年間的粉彩瓷。

剛剛只是透過監控器,所以看得不是那么真切,此時近了觀察,才覺這瓷器當真精美絕倫。

瓷器上繪制的,是一幅嬰戲圖,亦稱戲嬰圖。

以兒童游戲為題材,畫面一般簡約明快,清新活潑,人物形態可鞠,表情生動自然,加上嬰戲圖所蘊含的一些美好的寓意,故深受古人喜愛,在中國人物畫中極具特色。

這件雍正粉彩嬰戲侍女圖水盂,侈口、短頸,口沿外撇。

溜肩鼓腹圈足。

肩部一周繪花卉紋飾,紅綠黃相間,鮮艷奪目,清麗粉潤。

腹部為嬰戲侍女圖主題紋飾。

上腹大片留白,使畫面顯得空曠開闊,展示了室外大自然的特定壞境。

只見在一片平地之上,由太湖石營造出來的假山玲瓏剔透,與花草一起成為畫面的裝飾之物。

花紅草綠,坡地邊緣,植被葳蕤處隱見斷裂層面,與上方的留白交融,顯示出作者所選取的場景處于一片山坡平地,給畫面平添出一種平中見險的意境。

一架造型獨特的藍色幾案擺放在平坡之上,幾上書卷擺放齊整,一束花草伸出花瓶口,恣意綻放。

一個頭挽發髻、身穿紅裙的侍女坐于幾案邊上,長裙曳地不見足部,顯得風韻有致。

一個頭扎小辮、嬌憨可愛的男童由遠及近,正一路追逐著一只紅蜻蜓向幾案跑來。

兒童面部豐滿,笑容滿面,目視慌張飛竄的蜻蜓,手舞足蹈,憨態可掬,稚趣橫生,令人見之不禁心生出幾分憐愛。

此時,幾案上的侍女頭部略傾,看著因疲憊和驚嚇而低飛于地面上的蜻蜓,雙手對著正嬉戲追逐蜻蜓兒童輕搖,顯然是要兒童停止追逐,讓蜻蜓得以喘息片時,形象生動,一種女性的慈愛之心溢于畫端。

溜腹下收,繪一圈藍色回紋,格調素潔淡雅,與溜肩處明艷的色彩上下呼應,烘托了主題畫面氣氛。

此器物形制規整大氣,胎釉釉面瑩潤,細膩勻白,畫面融合了中國工筆重彩的構圖與技法,線條工細流暢,色澤柔和淡雅又鮮亮明快。

畫面風格簡潔舒朗而近于寫實,尤其是人物的刻畫生動傳神,侍女的嬌羞愛憐風韻逸致,童子的天真活潑純真自然,服飾、神態各依身份,惟妙惟肖,妙趣橫生。

當他們被刻畫在號稱“文房第五寶”的水盂上時,令人賞心悅目,為書房增添了不少情趣。

“嗯。”

張天元許久才有些戀戀不舍地將東西放下。

然后目光又投向了另外的瓷器。

居然有兩件是永樂年間的瓷器。

明代永樂年間,帝都謹身、華蓋、奉天三大殿被大火燒毀,正統六年三大殿重建工程完成。

太監王振命令景德鎮為大殿燒造青龍白瓷缸,因缸大而且壁厚,屢燒不成,三大殿前的陳設便以銅缸代替。

而幾十口有裂痕的龍缸則被打碎掩埋在御廠西圍墻下,直到1988年被考古工作者發現,青龍白瓷缸才得以重見天日,現陳列在龍珠閣展廳。

永樂年間,當然是白瓷為最,不過青花瓷器倒也不差。

這箱子中的兩件,就是青花瓷器。

其中一件是青花纏枝蓮紋梅瓶。

瓶小口,圓唇,短頸,豐肩,圓腹下收。

通體青花裝飾,肩部飾忍冬紋,腹部繪纏枝蓮紋,脛部為析枝花卉紋。

蓮花在佛教藝術中被奉為“佛門圣花“。

宋周敦頤“愛蓮說“謂:余獨愛蓮之出污尼而不染,稱譽蓮花清高圣潔的品格。

蓮花是我國瓷器上典型的裝飾圖案,自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

明代瓷器上蓮花紋多種多樣,有纏枝,折枝,串枝等形式。

此器造型雋秀,胎體輕薄,胎質潔白細膩,釉面光潤,青花采用“蘇麻離青“料,色調清雅明朗,紋飾描繪盤曲迂回,瀟灑自然,線條舒展柔美,為永樂青花瓷的代表作。

既然是代表作,那自然是價值不菲的。

雖說一提錢,這任何東西似乎都變得俗氣了起來,可是不提錢又不行。

張天元今天做的這筆生意,本身就是以物易物,而以物易物的關鍵就是價格要基本相當才行。

不過估計要達到那個程度,不太現實。

畢竟英王權杖光是上面的寶石就被估價數十億美金呢。

更不要說那權杖本身所代表的意義。

張天元想的是,能夠盡可能多地從英王室手中弄到一些東西。

就算價值實在無法對等,但對他而言,卻依然是巨大的收獲啊。

畢竟英王權杖根本就是白來的,到不會覺得不劃算。

完結推薦:

2011快速穩定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