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二四三章 目標倫敦

第四二四三章目標倫敦

第四二四三章目標倫敦

扔下烏城的煩心事兒,張天元回到帝都,陪著父母和老婆好好過了一個月。

初春,天氣漸漸暖和了下來,張天元那尋寶的心又開始萌生了。

他不是一個規矩的人,不喜歡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那樣實在太無聊了。

即便有家人在,似乎也鎖不住他那顆想要飛出去很遠的心。

“想出去就去吧,我還不了解你的性格嗎?”

柳夢尋穿著拖鞋,端著一杯濃香的咖啡遞給了張天元道:“咱們結婚也有好幾年了,孩子也漸漸大了,但我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

所以你也沒必要放棄。”

“真得?”

張天元看著柳夢尋,眼睛里放出來的光芒,簡直像是一個小孩子發現了好玩的玩具似得。

“去吧,你的夢想不就是將遺失在國外的那些古董全部弄回國內嗎?

這樣的夢想,怕是有生之年都無法完成,但我還是支持你的努力。

你只需要像這一次這樣,隔一段時間回來陪陪我們,就足夠了。”

柳夢尋喜歡的張天元,就是那個敢打敢拼敢闖的張天元,而不是整天宅在家里做奶爸的張天元。

所以她支持張天元的夢想。

就像是支持自己的夢想一樣。

有了妻子的支持,張天元離開就容易多了,雖然少不了父母親人的嘮叨,還有孩子的哭喊。

但張天元還是毅然獨自一人踏上了前往英國的征程。

前一段時間在美國待得時間長了,混出了一些名氣,是需要降降溫的時候了。

雖然名氣大了,的確可以吸引一些人將古董賣給他,可是這價格卻不會那么低了。

而且他如今在美國已經有了合作伙伴幫他回收那些中國古董。

他只要通過視頻就能大概判斷東西的真假,自己去不去,倒是問題不大。

反而英國,他必須得去一次了。

蘭斯洛特一直負責這里的事務,但是最近卻因為一些事情,導致了蘭斯洛特被英國的警方盯上了。

他不得不暫時偃旗息鼓,去國外旅游。

英國這邊一時間群龍無首,張天元決定親自去看看,如果有可能的話,幫蘭斯洛特培養一個副手。

如此一來,就算蘭斯洛特出點問題,副手也可以立馬上陣,這樣的話,就不容易導致這一次的混亂了。

去英國,第一站自然應該是倫敦。

張天元沒有乘坐自己的專機,也沒有告訴別人,他一個人悄悄出現在了這座城市,就像當初出現在美國洛杉磯一樣。

無人知道他的身份,他就像是一個從天而降的,一個清清白白的人。

雖然所有的事情可能都得從頭開始,但這一次的他,可比以前更加厲害了。

飛機落地之后,張天元便叫了的士,前往了之前就定好的目的地。

這里是倫敦的一個瓷器交易市場。

嗯,確切一點來說,這個市場算是比較雜亂的,什么東西都賣。

跟國內很多專業的古董街完全不同。

市場之中有很多美味的小吃攤位。

說起來,英國的食物雖然真得不怎么樣,除了土豆就是土豆,可張天元從小就愛土豆。

所以一圈轉悠下來,倒也是吃的津津有味。

而且如今國際化越來越明顯,即便是保守的倫敦人,也會吃來自世界各地的美味的。

張天元就親眼見到了這里有賣來自陜州的肉夾饃。

他吃了一下,味道還不錯,雖然跟老家的口味有很大差異,但是并不難吃。

以前就有人說過,張天元這張嘴,只要是能吃的飯菜,估計都會覺得美味。

手里拿著小吃,張天元在街上閑逛著。

他的影子屋里頭放了大量的現金,當然有歐元,也有英鎊。

這些錢當然是為了更容易去購買一些小件的東西。

英國這地方,無現金支付還是比較麻煩的,要用到信用卡。

可他剛來英國,哪里來的信用卡啊。

只能是用現金了。

麻煩歸麻煩,可有影子屋的他,倒是不在意這些,隨著他最近地氣的見長,影子屋的容量也明顯變大了很多。

就算里面裝納大量的東西,也沒關系。

如果單純放錢的話,拿紙幣來說,最起碼也能放得下美國一年的財政收入吧。

只可惜放這么多錢也沒什么利息。

存在銀行里還能賺點。

但那點利息,對張天元而言實在沒什么意思。

他寧愿讓自己方便一些。

這一路走下來,可以看到,有許多中國瓷器的攤位,上面擺放著很多精美的外銷瓷。

中國的制瓷史非常悠久,其中外銷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英文當中,中國是“China”,這個詞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瓷器。

這說明中國的瓷器跟絲綢一樣,在西方都是久負盛名的。

瓷器和再早一點的陶器發展速度比較快,所以中國人很早就使用瓷器了。

西方各國卻不同,他們真正意義上的瓷器都是中國輸出的。

后來外銷瓷數量越來越大,主要跟海上運輸有關。

中國的瓷器通過海運源源不斷地運往世界各地,就形成了“海上絲綢之路”。

“外銷瓷”,西方人認為是他們花錢買來的或通過貿易手段獲得的,所以在西方的教科書或描述中中國瓷都叫“貿易瓷”。

向西方輸出的外銷瓷,很多是通過海運。

船在大海上常常會遇到風浪,搞不好會沉船。

歷史上究竟沉了多少船,今天無從知道,但是保守估計也有幾千艘。

今天能勘察到的是近海的,水深只有30米。

今天能勘察到的最早的是一艘唐代沉船,也就是說至少從唐代起,我們就開始整船整船地向外輸送瓷器了。

外銷瓷畢竟是銷往國外的,往往會投其所好,呈現不一樣的風情。

張天元就在這些攤位上發現了兩件很有代表性的外銷瓷。

第一件是青花開光人物花卉紋盤,是清代康熙年間的。

它的圖案還比較中國化,反映的是中國官員的普通生活,畫著小童在掃地,官員在旁邊站著。

西方人在300多年前很羨慕我們的生活狀態,當時外銷瓷上就有像“西方人的面孔結合中國人的生活”這樣的畫面。

西方人覺得當時中國很多官員的生活像田園一樣,他們非常向往。

這跟我們開放初期很向往西方的生活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當時外銷瓷傳達的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