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一七一章 葫蘆瓶和瓷枕

一相比五大官窯的瓷器,龍泉窯更容易鑒定真偽。

這就是龍泉窯的市場行情持續走高的原因,同樣也是五大官窯瓷器只有少數人敢出手的緣故啊。

踏入古玩店內,張天元很快就被引入到了院子里。

院落當中擺放著大量的定窯瓷器,還有不少似乎是剛發掘出來的碎片。

很多人在那里指指點點,但是真正出手的卻不多。

其實定窯的存世量是非常大的,這也導致了制作定窯贗品的人更多一些。

別的官窯瓷器贗品太多,容易讓人懷疑,可定窯贗品如果能做到以假亂真,被懷疑的可能性就比較低了。

這主要還是因為定窯存世量比較大的緣故。

定窯是到現在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最集中的窯場。

它的窯址就在如今北河省曲陽縣澗磁村一帶。

這里有十幾處高大的瓷片窯具爐渣瓷土堆積。

最高達到了15米。

從遺址的層疊壓的關系上來看,這里分為晚唐五代和北宋三個時期。

持續時間如此之長,規如此之大,存世量自然也就大了。

有那么一句話,可能所有人都聽說過,叫物以稀為貴,這就導致了定窯大部分東西其實并不算太值錢。

當然了,如果是精品的話,那自然也是價值連城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前文的那個例子,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院落之中,挖了一個很深的坑,坑底可以看到沾著土銹的瓷器碎片。

張天元覺得有些好笑,這古玩店的人為了確保自己弄來的東西跟古墓無關,所以還特意制造出這種假象,好像東西是從他家后院挖出來似得。

搞得神神秘秘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不過這種事兒在古玩行里還是比較常見的,有不少古董商都喜歡這么干,為的就是讓別人相信自己的東西是剛挖出來的,是真的。

內行人怕是很容易就能看出這是陷阱。

但對于外行人而言,這可就不容易辨認了。

張天元并未戳破主人的這點小伎倆,他蹲在那里,看著泥土里面擺放著的一些瓷器。

并非全都是定窯白瓷,有一些好像還是明清瓷器。

地下同時出土不同朝代的瓷器,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這不是墓葬,很可能是某些人收藏的瓷器,自然是很多朝代的都有了。

其中比較讓張天元在意的,有三件瓷器。

其中一件是一個葫蘆瓶。

在眾多的瓜果中,張天元鐘情于葫蘆,不是因為它味道鮮美,而是因為它造型獨特。

而在古人的眼里,葫蘆同樣是吉祥的象征。

古人認為,葫蘆是陰陽合一的載體,葫蘆寓意夫妻和諧美滿。

現在婚禮上的交杯酒儀節就是古代“合巹”衍生的。

“巹”就是一個葫蘆分成兩個瓢,在婚禮上,新郎、新娘各執一瓢,相互為對方漱口,這種象征“和合”的行為就是“合巹”。

葫蘆因多子,所以又有了子孫滿堂的象征意義。

再有,若是連枝帶蔓的葫蘆圖案,它還象征著家族綿延無窮、萬代興旺,這是因為“蔓”與“萬”同音,“蔓帶”與“萬代”諧音。

這件疑似明代嘉靖青花葫蘆瓶,整體造型優美,高23.6厘米、口徑3.3厘米。

底款:“大明嘉靖年制”。

通體施透明釉,釉面瑩潤,微泛青色。

釉下以青花繪飾,以雙弦線分隔成四個花區,頸飾蕉葉紋,上腹部繪纏枝蓮紋,腰部飾花葉、方勝,腰與下腹承接處飾下垂如意云頭紋,下腹部于“卍”字錦地菱形開光內繪松、竹紋,枝干纏繞形成“福”字及“壽”字圖案。

整體看,紋飾嚴謹工致,青花發色沉郁濃艷。

嘉靖皇帝朱厚熜好黃老之道,因此,器物造型、圖案紋飾均具有濃厚的道教色彩。

此器呈“天圓地方”葫蘆形,“葫蘆”與“福祿”諧音,而松、竹枝干形成“福壽”圖案,表達了祈求“福、祿、壽”的良好祝愿,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葫蘆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內涵,所以葫蘆造型的瓷器早就登上了瓷器王國的舞臺,成了我國古老陶瓷文化百花園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古瓷中的葫蘆器品種也十分豐富,有青花、五彩、五彩描金、仿哥釉、茶葉末以及藍釉、白釉、黃釉等其他單色釉。

紋飾大多帶有道教色彩,也有書寫吉祥文字的。

在造型上亦有富有創意的造型,呈現出不同歷史時代的風格特征。

宋代龍龍泉窯燒制的“大吉瓶”:小口,短頸,瓶體由兩截黏合而成,體似葫蘆,就是典型葫蘆瓶。

元代出現了八方葫蘆瓶,上圓下方葫蘆瓶以及扁腹葫蘆瓶。

明清兩代,器型有了很多變化,有方形、圓形、蘊涵天圓地方之意的上圓下方和多棱形等許多品種。

自雍正以后,開始出現一孔葫蘆瓶,變化多端,其中的器口內斂、臥足、裝飾有對稱如意帶者又演化為“如意尊”。

這東西張天元仔細觀察了一陣,卻不由搖了搖頭,東西是好,但卻不是真品。

雖然做得惟妙惟肖,但這造假的技巧比起張天元以前的老對手瞞天王還是差遠了。

這第二件東西,是一個瓷枕。

瓷枕,顧名思義,指的是古人以瓷制用于睡眠的枕頭。

作為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寢具,它有著一定的發展過程。

它溯源于我國隋唐時期,至宋、元發展到鼎盛,風行全國。

近年來,通過田野考古發掘資料可知,頻頻出土有青瓷枕、白瓷枕、青白釉瓷枕、釉下彩瓷枕、三彩瓷點彩瓷枕。枕的造型也是多種多樣。

有元寶形、腰圓形、云頭形、臥女形、蛟龍形、孩兒形等,千姿百態,浩如繁星。

瓷枕上面的圖案裝飾,更是豐富多彩,異彩紛呈,繪有人物、花鳥、動物、詩文等。

另有刻制枕人的姓氏,如“李家造”、“張家造”、“趙家造”、“陳家造”、“王氏濤明造”等,不勝枚舉。

這些瓷枕的藝術裝飾,或雕、或塑、或繪、或刻,各顯其技,精美絕倫。

不僅成為了人們極佳的日常生活實用器,同時又是很美的觀賞器。

張天元家里以前也用過瓷枕,不過那是他小時候了,如今再也未能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