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零七零章 諸葛又皮癢了

第四零七零章諸葛又皮癢了

第四零七零章諸葛又皮癢了

張天元繼續道:“如果通過視頻仔細觀察,就會察覺有些地方明顯有水土流失的痕跡,暴露出了巖石,雖然并不明顯,但也能說明一些道理。

再聯想到那位風水師的遭遇,我才會推斷這里是殺師地。”

“小張師傅,你說對了。”

這個時候,秦師傅從外面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道:“我剛剛打了電話詢問那邊的人,那里的老人兒還都知道鋪土造林的事兒,原來那里就是光禿禿的石山,石頭棱角分明,正是劍脊龍穴啊。”

聽到這話,諸葛大師和君祖遷都皺了皺眉。

這張天元,眼力居然如此之好,竟然能夠從視頻的細微之處發現端倪,然后推斷此處是殺師地,當真厲害,他們真得是不服氣都不行啊。

“辛苦秦師傅了,那么兩位,還有什么話要說嗎?”

張天元看向了諸葛大師和君祖遷問道。

“沒了,我們也只是本著求實的精神,想要搞清楚而已,畢竟這么多賓客在這里,咱們可不能胡說八道不是?”

諸葛大師這畢竟是老油條,還真得是很會說話,瞬間就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把尷尬給化解掉了。

“諸葛大師這話倒是沒錯,胡亂堪輿風水,那是要出大事兒的。

當然,如果只是糊涂也還罷了,就怕某些人揣著明白裝糊涂,明明懂風水,卻以此來害人,而不是救人。

我以前聽說過一個有關文昌科舉的事兒,其中就有一個用心歹毒的風水行家。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對功名的追求都是執著的,而獲得功名的最重要一個途徑,就是考試。

只是這考試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很多時候不是努力就行的。

絕大多數的人,在這條科舉考試路上注定只是陪襯。

為了提升考試成功的幾率,文昌風水就應運而生了。

大家都知道象陽城吧,是的,就是神雕俠侶里面郭靖、黃蓉所死守的湘北象陽城。

武俠小說是虛構的,象陽城卻是真實存在的。

在古襄城的東南方向不遠,有一座高聳的山峰,本地文人以其為文筆峰。

而且說也奇怪,并且自古以來,襄城里考中科舉的,層出不窮,大家都說象陽城是出科甲的風水寶地。

明朝末年,象陽城有新領導上任,看到象陽本地考中科舉的那些人的飛揚跋扈,就想殺一殺他們的傲氣。

這個領導通曉堪輿,他就在本地的士紳圈子里宣揚:“城東南的文筆峰是好,但還是有點低,要是在文筆峰頂建上一座文昌寶塔,讓文筆更加高聳入云,那象陽城考中科舉的人數肯定會像開掛一樣有很大提升!”

本地的豪紳都信以為然,于是積極地籌資建塔,期待著好運的到來。

結果寶塔建成之后,象陽城的科舉成績就一落千丈,從明末到清朝中葉的一百年間,象陽城幾乎沒有出現考中科舉的。

到了乾隆年間,有個風水師游歷到此,看到文筆峰上的寶塔,直呼可惜,跟本地人說:“好好的文筆峰之氣,壤這個塔給壓制住了”。

大家一想,好像確實是建了塔之后本地科甲考試就不行了,于是一起把寶塔給拆了。

拆塔的時候發現塔里塑著一些科舉的文人形象,都是缺胳膊少腿,無一完善的。

本地人才明白這是被人禍害壓勝了風水。

拆掉塔之后,象陽城的科舉中式者,馬上不絕如縷,象陽城的文名,又開始蒸蒸日上了。

風水上講,無論陰宅、陽宅、城池,東南方向有高聳物,就是文筆峰,主科甲中式者。

但為什么是城里的這個秀才而不是那個秀才中式?

這就取決于誰能夠納到這個吉祥的文昌之氣了。

諸葛大師是個行家,肯定輕易不會犯糊涂,不過這做人呢,還是要坦誠一點的。”

他說了這么一大段,無非就是要用來抨擊諸葛大師。

那個君祖遷他實在想不出來究竟跟他有什么仇怨,不過一個年輕人,可沒有這老狐貍難對付。

所以對這老狐貍,他是最不能放過的,能懟的時候,就要往死里懟!

“華山真人,你就任由這個不懂禮儀的小子繼續待在這里嗎?他若是不走,那我可要走了!”

諸葛大師把自己珍藏的古董送給了張天元,你以為他是誠心誠意的嗎?

那可不是。

他心里頭非常得不舒服呢。

原本以為這樣可以跟張天元把關系緩和一下,然而現在關系不僅無法緩和,反而看起來更加惡劣了。

他暴怒之下,上面的話就脫口而出。

說完后,他頓時感覺有些不妙,有些尷尬,,也有些后悔。

不等他補充,華山真人就笑道:“諸葛大師這兩天似乎狀態不好,要不然的話還是先回去休息一段時間吧,交流會的內容,我會做成視頻發給您的。”

華山真人根本就沒有留他的意思。

很顯然本次的風水交流會,張天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角。

這個年輕人從昨天開始,就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和目光,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只要張天元不走,這交流會就不算失敗。

至于諸葛大師,雖然也有些本事,但太過易怒,顯然已經不適合繼續留下來了。

其實風水師里面倒是有些人想要諸葛大師留下,但這些人都是見風使舵的家伙,聽華山真人都那么說了,他們哪里還能多說些什么。

“就算是我走,也不能讓諸葛大師走嘛。”

張天元忽然站起來說道:“不管如何,我也只是協會的一名新人,而他是老人兒了。”

他當然不希望諸葛大師離開,畢竟他和君祖遷是有賭約的,如果諸葛大師走了,這君祖遷很可能借著這個事兒賴賬。

那可不行。

“你也不能走,咱們之間的賭約還沒清算呢。”

君祖遷也道。

“好了好了,我看諸葛大師也只是一時之氣而已,小家伙說話有些過了,諸葛,你都一大把年紀了,跟小孩子置什么氣啊,趕緊坐下。”

多倫法師出來做了和事佬。

“當然,如果諸葛你覺得身體沒問題,也可以留下來。”

華山真人見張天元表態,也改變了話鋒。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