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零二二章 “官印”

第四零二二章“官印”

第四零二二章“官印”

田老板臉色變得煞白一片,但他到底是個厲害人物,并沒有因此而失去方寸。

倒是那田老爺子已經嚇得渾身發抖,說不出一句話來。

田老爺子原本只是一個農民,因為兒子的升官發財而得到了別人高攀不得的地位。

他那里承受得了這么可怕的事情啊。

這老田家其實是非常迷信風水的,因為他們家之所以能夠興起,正是因為風水的關系。

田老板的老家在東山萊城。

萊城的東北方向三十里處有座大山,叫作夾嶺,夾嶺里有一峪道,在峪道之中有個地方叫大堂口,在清朝以前,沒人知道這大堂口曾經是一處風水寶地。

夾嶺上懸崖峭壁、林木茂密、荊棘叢生,在險峻的大山中有一條峪道,這條峪道被稱為“七上八下”,就是朝著正北方向走到最高處是七里路,然后轉折一直往東北方向到山腳下是八里。

在峪道最高點,也就是“七上八下”的轉彎處東側,有一塊能夠容納幾十人休息的平地,如同細長的蔓莖上結出一個碩大果實般突出在道的旁邊。

在平地正上方有一塊約長五米、寬三米、高一米的巨石兀立著,巨石上方的右側正立著像官府大印的一尊圓柱石,一條溪水將巨石包在中央。

在這“小小平原”的長方形巨石上,那個像官印的圓柱石,整個布局就像縣衙審判案件的大堂一樣。

在前清年間由于天旱及蝗災,安省一帶三年無收,很多百姓都離鄉背井到外地逃荒要飯。

其中,有一對姓田的母子也是一路北上、沿路乞討,終于來到山東地區,由于山東地區也鬧饑荒,母子二人便繼續北上來到了夾嶺,順著崎嶇狹窄的峪道前行。

當走到大堂口時,五十多歲、身患重病的母親竟倒地而亡,年僅十二、三歲的兒子哭罷死去的母親,又含淚用手在大堂口的平地上,一把土一把土地挖掘了一個坑。

一位路過放羊的老者,非常同情這落難的孩子和剛剛過世的母親,便脫下蓑衣裹住遺體,并幫助孩子將老太太草草掩埋。

田家孩子千恩萬謝告別放羊老人,在母親墳前三跪六拜后,哭著離開大堂口,一路乞討回到自己的家鄉。

田家孩子回到家鄉后,便給大戶人家放牛、放羊為生。

在他放牧的路上要經過一家學堂,天生聰慧的田家孩子,會時常在教室外面聽先生講課。

有一次先生讓自己的學生背誦前一天傳授的課文,十幾個學生竟沒一人能背誦,正在此時,田家孩子情不自禁的把課文完整流利地背誦下來。

聽到聲音的老師非常驚訝,看到這個放羊的孩子是如此聰明,在得知孩子的身世后,便把他收留下來。

田家孩子在先生幾年的精心教育下,陸續通過鄉試、殿試,最后被皇帝冊封為當朝的三品大員。

田家孩子做了三品大員后,總會在每年的清明到大堂口給母親上墳祭拜。

幾年后,更加飛黃騰達的田家孩子,決定要把自己的母親遷回安省老家和父親合葬。

這一年的清明,田家孩子帶領遷墳的隊伍浩浩蕩蕩來到母親墳塋前,在三跪六拜、燒紙燎香等隆重齊全的遷墳儀式過后,便輕輕打開母親的墳塋。

正在此時,忽聽轟隆一聲巨響,只見巨石滾動,巨石之上的圓柱石被摔出去幾米開外。

再看那老太太的遺體不僅沒有腐敗,就連裹在其遺體上的蓑衣扣結也是生根發芽了,無數金色和銀色的草根圍著遺體如同蟒袍玉帶般。

這驚人的一幕竟讓三品大員昏倒在地,待蘇醒后才在心腹的提醒下,匆忙將老太太的墳塋恢復原樣,打道回到京城。

回京后,三品大員竟從此被皇帝擱置起來,再也沒有重用。

有人說,這田家是占了大堂口的好風水了。

原來大堂口上有潺潺流水,下有沃土肥地,在名稱上更是成就著田家母子:“堂”是“尚”字身下一掊“土”,尚姓老人葬于此地后代自然會飛黃騰達。

后來大堂口的變故,使得“官印”飛蹦,子孫仕途再也不會繼續;再有,那蓑衣的扣結便是官宦本位,如果風水不破,田家就會出像蓑衣扣結一樣多的高官。

出了這事兒之后,田家后代對于風水都看得非常重。

到了田老板這一輩,終于再度飛黃騰達,也是跟風水有關。

最起碼外人是這么傳的。

故而張天元來這度假村的時候,看到的盡是風水布局。

“張先生,請您務必幫幫我們啊,難道我父親的那個朋友竟然要害他不成?”

田老板見張天元久久不說話,忍不住又道。

“那倒是不至于,恐怕問題在于臨天局和你屋中的擺設出現了一些沖突。”

張天元回答道。

“沖突?什么沖突?”

田老板和田老爺子雖然對風水有那么一點了解,但說到底也只是外行,聽到張天元這話,簡直如墜霧里云里。

然而此時,張天元卻突然閉口不談了,只是笑瞇瞇地看著田老板。

田老板是聰明人,急忙說道:”張先生放心,事成之后,必有重謝。“

這可是關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兒,豈容他考慮得失。

“田老板誤會了,我并非那種貪得無厭之人,只是我老師給你說的事情,您能幫忙吧?”

張天元淡淡道。

“小事兒。”

田老板愣了一下,旋即點了點頭道。

區區黑木三間,雖然是日資企業的老板,但依然在他這一畝三分地上面,別說美聯日化有很大的問題,就算沒問題,他真想讓人進去調查,那還不是輕而易舉?

“好,既然田老板這么說了,那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張天元朗聲道:“所謂龍龜,其實便是玄武,玄武乃水神,而這度假村號稱小江南,乃是烏城最好的水地,跟田老板一家人的八字都很合。

但問題是,涉及到臨天局,就出問題了。”

“什么問題啊?”

田老板著急地問道。

“臨天局,便是要到天子腳下工作,也就是伴龍之臣,長久居于這樣的風水格局之中,再加上一點運道,想必田老板也是可以做京官的。

然而麻煩就麻煩在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