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四五八章 褪色了

“洛州禹縣鈞臺窯址曾現刻有“一”至“十”數目字的鈞瓷標本,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官鈞窯瓷器以及這件都相同,此類數目是同類制品從大到小的編號。

此件洗屬最大尺寸者,器物完整無損。

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紋為鈞窯器之特征,是為傳世官鈞窯瓷器的代表作品。

洗底“瀛臺靜憩軒用”為清代官款。

鼓釘洗是鈞窯瓷器中常見的造型品種,這種富于裝飾性的器物配以如意頭形足活潑輕巧,匠心獨具。

宋代鈞瓷無論是造型藝術,還是釉色風格;無論是審美追求還是藝術成就都是顯著一種自然天成的‘道家風范’,在看似‘平凡’、‘平談’化積沉。

它不乖巧、不矯飾、不嘩寵,然而,那神奇絕秘的釉色,在色淺時有韻質的變化,在色濃時,有山水風光,四時日月的幻化,淡而不俗,淡而不寡;

它那莊重大方的造型、透射著冷峻和尊嚴、素穆和偉毅,極具典雅之魅力,故一些鈞瓷美學家常定位宋代鈞瓷為‘淡雅’的典范,成為一種時尚,成為一種境界,這也是當時文化氛圍,時代精神的集中表現。

這應該是一件宋代鈞瓷。”

說到這里,楊懷仁臉上露出了喜色,沒想到自己今天居然真得能遇到這樣的好東西。

當他準備將東西放下的一瞬間,突然愣住了,臉色也瞬間變得難看了起來:“不對,這東西不對!”

“怎么會不對啊楊老,您可得看清楚了啊,不然我這損失可就大了。”

戴維本來聽著楊懷仁在那里夸贊他的瓷器,那叫一個得意。

可是忽然間楊懷仁來了這么一個大轉折,驚得他瞬間心跳都加了。

“你等等,我再看看。”

為了確認自己的猜測,楊懷仁吩咐道:“麻煩你們弄一碗水來,記住了,要淡鹽水。”

戴維雖然不明所以,但還是讓馬掌柜去端了一碗淡鹽水。

等那淡鹽水來了之后,楊懷仁便將所謂的宋代鈞瓷筆洗放了進去。

片刻之后,所有人都傻眼了。

那所謂的宋代古鈞瓷筆洗竟然褪色了!

“戴維老板,看起來你這件所謂的宋代古鈞瓷筆洗,根本就是一件高仿。”

楊懷仁看著戴維說道。

“這不可能,楊老,您說話可得憑良心啊,雖然咱們平日里不對付,可您老不會這么坑人吧?”

戴維幾乎都想要動手了。

楊懷仁淡淡道:“這不是我說了算,你見過被放進淡鹽水的鈞瓷會褪色的嗎?”

說完話,他也不再理會這戴維了,直接坐回了位子上道:“我的鑒定結果已經出來了,你如果不信的話,就讓別人幫你再鑒定一下吧。”

其實打眼上當這種事兒,在瓷器行里太常見了。

楊懷仁還在中國那會兒,就親眼見過潘家園里的亂象。

藝術品收藏投資故事看潘家園上演的瘋狂賭徒游戲。

來潘家園“淘寶”的,不只是衣食無憂的小資產者,在筆者身邊搞藝術品投資的朋友中,不乏一些中小型私營或國營企業的老總。

這部分中產階級的特點是:即便在潘家園的地攤上“淘”了東西也不張揚,說成是在香港或國外買的,保全面子。

楊懷仁曾到過這部分朋友的家,看過他們的收藏品,不管他們怎樣虛構出處,但大部分也都是一些自欺欺人的東西罷了。

北河某地有一位企業家,前些年聽人說香港巨富李嘉誠等人都比賽似地收藏古董,以示企業文化或個人品位,就想學樣兒。

他先是在一些拍賣公司的小型拍賣會上買回一些價格不貴的“古瓷器”擺在辦公室里裝潢門面,后來覺得自己上了路,有點玩上了癮,碰上到北京辦事,少不了去潘家園“撿漏兒”。

趕上后幾年股市慘淡、房地產低迷、文物市場跑火,加上這主兒已癡迷瓷器收藏,便有傾向性地將資金轉戰藝術品市場,大量買進各個朝代的“精品”瓷器。

漸漸地,這些寶貝兒沒地方擱了,這位企業家又斥資千萬,蓋了一幢四層樓、占地一千多平米的房子,專門存放文物。

后來,他聽人說帝都的藏家馬未都開辦了一家私人博物館,便親自進京參觀考察了一番,回到北河后也放出風來要辦一家私人博物館。

有人提醒他:“您那些個寶貝鎖在自個兒家里光是自己看看、朋友們賞賞沒問題,可真要辦博物館了,您最好要找幾個專家給鑒定鑒定,別鬧出笑話來,再說要想通過文物部門批準,也省不下這趟手腳呵!”

于是,那位有錢的主兒親自開車再次來到帝都,找到一位資深文物鑒賞家,請他過府鑒寶。

碰巧那位教授是楊懷仁的朋友,一個電話,聽說有很多寶貝可賞,楊懷仁邀了其他兩位朋友陪教授一起,隨那位企業家去了北河。

要說那主兒的氣魄真大,那地方高墻深院、保安密布、警衛森嚴,打開兩道自動電子防盜門,主人把楊懷仁他們領進院子。

與高墻外的氣氛相比,院子里顯得異常輕松靜逸,這里幾乎每一處細節都顯露出主人不俗的文化品位:小橋流水、九曲回廊、奇石巧布、綠蔭遮蔽。

至于那幢藏寶的樓房,更是匠心獨到,別具一格:上半截飛檐峭壁、雕龍畫鳳,下半截青石堅墻,固若金湯,恐怕用美國佬的飛彈也難以摧毀。

走近看,只見門頭上懸著一塊書法名人書寫的匾額,題有“悅心樓”三個描金大字,兩旁掛著一幅對聯:

左聯:鑒史官哥汝鈞定。

右聯:品茶唐宋元明清。

橫批:大雅大珍

客人未進樓,就會被這外層的強勢文化氛圍所折服。

先說這樓名吧,故宮有樓名曰“養心殿”,此樓道是“悅心樓”,一靜一動,與皇宮好有一比。

再說底下的對聯,那更是將數千年的中國陶瓷盛事,輕輕巧巧地瀟灑于十八個漢字之間。

“鑒史官哥汝鈞定”,不“碰瓷”的人可能看不明白,這官、哥、汝、鈞、定指的是宋代南北方五大名窯。

它們燒出來的瓷器無論從器型還是釉色上都堪稱是絕世佳品,所以深受北、南兩宋統治者的青睞,多被征作貢品。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