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四四七章 老芋頭

第三四四七章老芋頭

第三四四七章老芋頭

張天元離開了盧芳齋,去別的地方閑逛。

他這樣做本來只是打算嚇唬嚇唬戴維,可沒曾想剛走了沒幾步,就遇到了一個熟人。

“老芋頭!”

張天元頗有些驚訝。

老芋頭是他老家那邊的一個人,也是玩古董的。

張天元跟他認識的時候,還是個孩子,還沒上大學呢。

是他指點張天元有限的知識,買到第一件同治粉人物彩罐。

從那,張天元對他留意起來,發現他身上也有不少故事。

老人六十幾歲,個頭不高,眼睛挺大,是古玩行少數好人之一。

他熱衷于逛市場,跟上班一樣到點準來報到。

他買貨,也賣貨,一來為了打發退休后清閑的時光,二來能賺點小錢,貼補家用。

既然是工薪階層出身,買東西就比較謹慎,也能算計,所以他不是在市場上花力所能及的價錢,就是騎了自行車,到附近村子里轉上一天,淘點便宜貨。

老頭兒有知識,也挺精明,入行于古玩市場的早期階段,很少買到假貨。

由于常年積累,家里也存了不少東西,據說有黃花梨筆筒,也有一些硯臺和古籍,老伴不喜歡他弄這些瓶啊罐的,總是嘮叨他,一些不上眼的,他就拿出來找人代賣。

后來,張天元開了店,他也把貨物放在張天元店里,又一次張天元的店被盜,他的一件很普通的老窯罐子,居然也被盜賊順走,而那件罐子,擺在地攤上,一天都沒人問價。

真晦氣,讓那不長眼的給弄了去。

老人看張天元損失不小,很大度地說:“算了,我那罐子不讓你賠了!”

老頭很和善,從指點張天元以后,跟張天元也熟絡起來。

又一次在帝都潘家園,張天元和老婆柳夢尋一起逛來逛去,在人堆里發現了他,手里抓著一對銀手鐲,正往外擠。

他一眼看到張天元,慈眉善目的笑了。

互相打了招呼,正要分手的當兒,他又回過頭來。

“銀鐲子?你要嗎?我剛買的!”

張天元接過鐲子仔細瞧,鐲子很不錯,鏨工精細,花飾漂亮,那款式跟普通的銀手鐲完全不同,感覺太好了。

出于對老人的信任,當是張天元壓根就沒用鑒字訣去鑒定,直接就問多少錢。

他要價不高,跟市場價差不多,他是揀了便宜了。

張天元高高興興的買下,回家之后,送給了一個朋友,那朋友收到貨高興的了不得,后來買了張天元店里頭不少銀鐲子,當然都是老貨。

張天元在市場上還是新手的時候,老人已是老油條,很會買東西,也能找機會。

這樣的人買件好東西,撿個漏還是很正常的。

那一天趕早市,老頭遛彎一樣的逛游,忽然發現一位農村婦女正在開箱擺攤,立刻像打籃球那樣占好位置。

那婦女一件件的擺貨,老頭目不轉睛的盯著,等待機會出手。

功夫不負有心人,好機會終于來了,婦女剛從包里取出一只銅佛,老人就注意到了,沒等她放在地上,就接過來。

那件銅佛是好玩意,足有三十多厘米高,開相很漂亮,佛祖慈眉善目,表情雍容,儀態莊嚴,僅底座有小傷。

老頭抓在手里,周圍的人看到了,立刻圍起一堆來。

有個津城老客見東西好,很羨慕,伸手喊叫“我看看,我看看!”

老人怕驚了婦女,瞪起眼怒斥那人:“你看啥!”

老人手抓銅佛,回過頭來,急忙問價。

“多少錢?”

“你還不給俺200塊啊?”

婦女是生面孔,土里土氣,看打扮才干古玩不久,根本不懂眼,也沒學刁。

“給你一百六,行,我就拿著。”

老頭想還價,可是,他身后圍起了一大堆人,不住的往前擠。

古玩市場每次遇到有人撿到寶貝時,都有許多羨慕的人伸長脖子看熱鬧,后面的用力往前擠,有的還不甘寂寞,說些怪話。

有經驗的賣貨人,看到這種情況,立刻警覺起來,要么多要價,要么不賣了。

老人看勢頭不對,婦女又很不情愿,便自找臺階,答應了婦女的要價。

婦女收了錢,老人拿了貨往外擠。

一些外地來淘貨的販子或商人們,就追著老頭不走。

“賣給我!”

“我瞧瞧!”

幾個人都想趁老人不知價值且處在撿漏的興頭上,隨便加點錢把貨搞過來,仍舊是個便宜。

老頭不是吃素的,知道他們的心思,也怕這些人跟尾巴似的跟著,讓婦女察覺賣漏了東西,出岔子,所以很堅決的拒絕了那些人的請求,快步走出市場。

老頭的做法是對的,碰到這樣的事,萬一接著轉賣,賣貨人一定會聽說,甚至會聽到變了形的傳聞,心里不痛快,以后再買他的東西,可就難了。

后來,老人的銅佛賣掉了,具體賣了幾萬塊,誰都說不清了。

老人這種鉆營找機會的本領是長期培養出來的,想在市場上有所收獲,必須學會這一點。

慢慢的,老人的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如以前,淘貨的熱情減了不少。

后來張天元在古城也開了古玩店,他都會到張天元的店里歇腳,講述當兵時遇到大鎏金銅佛的故事。

老人年輕時,在南方當兵,他負責管后勤,有點小權利。

那時候國內封閉,年輕人最喜歡解放軍的綠色的確良軍裝,

總是圍著軍營轉悠,碰到就要退伍的戰士,想辦法跟他換。

老人對這一情況非常清楚,利用此機會,搜集到一些墨盒。

“那時候我不想別的,只想搞點墨盒練毛筆字用。”他說。

因為部隊長期駐扎,跟周圍村子里比較熟。

有一回,村支書告訴老頭(當然那時他是年輕的),他們村子里破四舊時拆了古廟,留下一座半人高的鎏金佛像,放哪里都礙事,沒處銷校,干脆送他得了。

老人先是放低聲音說:“那時候我可不敢要。把人家的銅佛拿走了,讓部隊上知道了,那了得?”

他很惋惜,把這個故事說了好多遍,說那銅佛漂亮,個頭那么高的佛他沒再見過,也不知現在弄哪里去了。

“那件佛放到現在至少值上百萬。”張天元附和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