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四三八章 宋代鈞瓷

快捷翻頁→鍵

第三四三八章宋代鈞瓷

第三四三八章宋代鈞瓷

熱門、、、、、、、、、

“嘿嘿,你還真說對了,有個事兒要你幫忙,就看你肯不肯了。”

張天元笑了笑,并未反駁,他這一次去盧芳齋,的確是帶著目的去的。

“什么忙?快點告訴我,我肯定幫你啊。”

溫蒂顯得很是興奮,好像來了什么天降大任似得。

“待會兒我就告訴你細節,你記住了,這是考驗你演技的時候,等到了紐約,可千萬別演砸了啊,不然我的好戲就泡湯了。”

張天元提醒道。

“沒問題,肯定沒問題。”

溫蒂幫張天元,那是心甘情愿的,張天元倒也不客氣。

反正也不是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

張天元將細節告訴給了溫蒂,然后兩個人就在飛機上休息了一會兒。

到了紐約之后,也沒停留,而是直奔盧芳齋而去。

他們這一次來紐約本來就是帶著目標的,又不是來閑逛,自然不可能四處瞎晃悠了。

盧芳齋前,一輛加長的凱迪拉克停了下來。

這輛車里面完全就跟個小型酒吧差不多,玻璃也全部都是防彈的。

車子的主人叫戴維。

這個戴維是一個標準的混血兒,他的身體里面流淌著一部分盧芹齋的血液。

也是盧芳齋現在的老板。

他年紀不大,但是卻看起來精明干練。

“老板,您怎么有空來店里?”

盧芳齋內,掌柜的正在打哈欠,忽然聽到車轱轆和地面摩擦的聲音,便一個激靈跳了起來。

老板的車子聲音他都聽了不知道多少遍了,熟悉得實在是不能再熟悉了。

“馬掌柜,我給錢讓你待在這里可不是打瞌睡的,這段時間生意怎么樣?”

很顯然,戴維不太高興。

換了任何人也不會高興的。

畢竟不管店里頭有沒有生意,掌柜的在那里睡大覺肯定不行,哪怕你是剛剛送走了一波客人,就在那里打個盹,也不行。

對于資本家來說,既然給你開了工資,只要你沒死,就應該在崗位上待著,而不是睡覺。

“老板,我也是實在困得不行了,最近咱們店里頭生意很火,不過很多人來了之后都打聽有沒有鈞瓷,這讓我有點難辦啊。”

馬掌柜的苦笑道:“咱們盧芳齋的鈞瓷大部分都已經賣出去了,剩下一件精品,那是店里頭的鎮店之寶,有人出五千萬美金想要買,我沒敢賣。”

“不賣是對的,精品鈞瓷現在越來越少了,我之前去了一趟中國,本來就是想收幾件鈞瓷的,奈何沒能弄到。”

戴維嘆了口氣。

現在的中國古董市場跟十多年前不太一樣了。

十多年前,中國人還沒認識到古鈞瓷的好,而現在那些人都學精明了啊。

古鈞瓷精品難覓。

鈞瓷在宋代為御用珍品,嚴禁民間使用,原本產量就較少,流傳下來的官窯鈞瓷后又經戰亂流離,存世量更加稀少。

在一級市場中,能見到的古鈞窯瓷器可謂鳳毛麟角,外加古鈞瓷的實用器較多,完整保留下來的就更加地少之又少。

許多古玩城店主都表示,宋代鈞窯的殘器都可以賣到幾萬元人民幣,完整器的價格就不言而喻了。

目前市面上的古鈞瓷類瓷器主要是地位相對較低的清仿鈞窯變釉和爐鈞釉。

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流通量較多、成交價較高的古鈞瓷多為清代雍、乾時期仿鈞瓷。

清代雍、乾時期的仿鈞瓷仿的多是宋代鈞瓷的釉色,器型、工藝等則具雍、乾官窯瓷器的風格。

據統計,近年來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中有6件雍、乾仿鈞瓷成交價超過千萬元;爐鈞釉瓷器高價品數量最多,約40件雍、乾兩朝的爐鈞釉瓷拍賣成交價超百萬元,16件價超300萬元,5件價超千萬元。

一件清雍正爐鈞釉如意耳尊曾先后于1999年與2006年上拍香港蘇富比,又于2011年在中國嘉德秋拍中以1495萬元被買家收入囊中。

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件張宗憲舊藏的清乾隆爐鈞孔雀毛釉如意耳扁瓶就拍出1972萬港幣。

這些還都只是清代的仿鈞瓷,而不是古鈞瓷。

如果是古鈞瓷的話,那只怕價格還會更高。

戴維企圖通過較低的價格將這些東西買到手,人后轉手賣給美國的富豪,賺取大錢。

可無奈的是回去了一趟,卻是無功而返。

“鈞瓷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東西。我買的第一件藏品是一件用鈞瓷殘片鑲成的掛屏。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洛州禹縣鈞窯的窯址被發現,大量外國人都涌去,包括德國人、日本人,都去搶這個殘片。

鈞瓷的殘片可以打磨后,鑲在腰帶上,顯示自身特別有錢。

最近在紐約,居然也開始流行起來了,我就親眼看到有人將鈞瓷碎片打磨之后鑲嵌到了衣服活著帽子上,有的甚至直接佩戴在了胸前,比什么翡翠、紅寶石還要個性惹眼。”

戴維嘆了口氣道:“可惜咱們以前那些鈞瓷賣得有點早了,不然也不會導致現在手里頭缺貨啊。”

“是啊,民鈞瓷器相對陳設器數量較多,價格低一些。

胎粗釉差品較多,精品價格在百萬元以上。

民窯制作工藝自然是比官窯瓷器要差一點,但是在古代鈞窯燒造難度很大,能燒出合格的鈞窯瓷器已經實屬不易了,所以好東西永遠有價格的。

不過官窯精品依然是決定價格的關鍵因素啊,我前些日子倒是收了兩件民窯的鈞瓷,可是貨品不算精致,可即便如此,也有很多老外非常喜歡,都給買走了。”

馬掌柜的點了點頭道。

“唉,宋代鈞窯精品太少了,就算有一般也不會擺到店里的,只要有了好東西,消息就會散出去,行家就會來找你。所以說宋代鈞窯是不愁賣的,只要考慮價錢就可以了。但宋代鈞窯瓷器的存世量實在是太少了,這是很大的一個制約因素。”

戴維嘆了口氣,臉上明顯浮現出對于鈞瓷的那種強烈的渴求。

“可不是嘛。”

馬掌柜的也是深有同感。

他當然知道戴維這一次為什么非要去中國尋找鈞瓷。

那是因為盧芳齋最近接了一單生意,這個生意呢,是華爾街的一位大老板。

戴維欠了這大老板一大筆錢。

那老板說了,只要能弄到一件宋代的鈞瓷,這筆債可以一筆勾銷。

那可是足足上億美金的巨債啊。

推薦本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