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四三一章 小聰明小計較

雞老板時不時的有個驚人之舉,什么銅佛啊,石像啊、人民幣的稀有品、瓷器、黃花梨等等有些檔次的貨,隔一段時間就會買到一件半件,所以財富慢慢的積累起來,還真把搖搖欲墜的老房子翻蓋了,乘機把大兒子嫖過的一個小雞變成了媳婦。

溫蒂說她也買過雞老板的破爛,總體沒得到多少便宜,畢竟溫蒂不是張天元,那撿漏的本事還得好好練練才行的。

張天元跟著溫蒂來到了雞老板的汽車古玩店旁邊。

雞老板顯然沒認出溫蒂。

畢竟時間隔得久了,再加上雞老板歲數大了,這眼睛也不太好,所以只當是兩個陌生人。

張天元也沒跟這人嗦,直接開門見山地就問雞老板最近有沒有弄到什么好貨。

雞老板的兩個兒子在國內鏟地皮,雖然說最近幾年農村人也精明了,很多東西都不會便宜賣給別人。

可是千萬別忘了,在農村,很多人就算手上有寶貝,可他也沒辦法把東西賣出去。

因為他不知道路子。

他必須得通過這些鏟子才能賺錢。

有時候明知道自己賣得便宜了,可還是得賣。

“我上了一個四扇屏,鄭板橋的竹子,很不錯,你要喜歡,可以看看。”

雞老板所謂的四扇屏并不是鄭板橋的畫,可是一提到鄭板橋不覺讓人精神振奮,可惜沒那么牛掰,那是一幅刺繡,很文雅的貨色,他眉飛色舞的向描述,倒是讓張天元產生了幾分興趣。

“拿出來看看吧,如果真是好東西,那我肯定買。”

雖然說張天元對刺繡這些東西不是很明了,但總歸他是有鑒字訣的,實在自己解決不了的東西,干脆老實交給鑒字訣也就是了,真沒什么好丟人的。

雞老板拿出了東西。

張天元那么一瞧,這東西不錯,完全是鄭板橋的竹子風采,有圖有字,文雅娟秀,那細細的批線和精致的繡工,雖然針法比較單一,卻把鄭板橋原作的風貌反映的淋漓盡致。

搞刺繡的朋友知道,越是針法單一的好繡工,年代越早。

針法是在實踐中創造的,越是往后,創出的繡法越五花八門。

很明顯,貨物是清代,那淡淡的黃色絲綢做地,更增添了幾分古色古韻。

東西確實不錯,雖然張天元在刺繡方面不是特長,但畢竟是個古董鑒定方面的大師,不用鑒字訣,都能看出來這東西不俗了。

“多少錢?”

張天元好奇地問道。

雞老板笑了笑,然后還神秘兮兮地四下看了看,這才說道:“我要至少一萬掛零,因為有人給到一萬塊了,我沒有賣。”

“你這東西值一萬美金?”

張天元不信。

“說錯了,是一萬人民幣,我要美金,當然人民幣也行,反正這位老板你是知道的,我沒有美國綠卡,說不定過兩天就要回去了,帶著美金可能反而不方便。”

雞老板說道。

“哎呀,你這倒是給我出難題了,這樣吧,我給你一千美金,東西賣給我怎么樣?”

張天元用鑒字訣鑒定過了,這幅刺繡還真是清代的東西,雖然說不是什么名家的作品,可是這種東西好歹它也算是個古董,如果流落在雞老板這樣的人手里,那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該被弄壞了。

所以啊,他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買下來。

雞老板這家伙明顯是個嗜錢如命的人,而且對于東西還不是很懂,一千美金雖然不夠一萬人民幣,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雞老板稍微猶豫了一下就答應了。

今天這刺繡且不說了,張天元聽溫蒂說起過這雞老板干的另外一件蠢事兒,就是沒眼光作的。

某天,雞老板剛打開門不久,正無所事事的坐在雜貨堆里發呆,忽然兩個人上門了,雞老板認識,是同行里的鏟子。

他們在近郊的一個村子里鏟貨,遇到一條書桌,農家少二千元不賣,他們看不準,不敢招唿,要求雞老板去看個究竟,買成后按規矩給提成。

鏟子說的村子就在市邊上,幾乎跟市里連在一起,分不出里外了。

雞老板聽說,不敢怠慢,趕緊鎖了店面,叫了出租三輪車,一路突突突的奔了去。進到院子里,看到那件桌子。

雞老板別看賣古董多年,跟好多東西熟絡,可對木器仍舊處在面熟的層面上,他左看右瞧,上上下下看了個遍,愣是沒弄個分明。

“這是個鐵梨木的!”雞老板認定了。

鐵梨木屬于硬木,檔次卻比較低。

排在紫檀、黃花梨、紅木之后,如此說來,其檔次就打了折扣。

一個書桌二千塊,雞老板犯了思量,要知道,他家的貨色多是三錢不值兩文買來的,只有真正確認無疑的上等貨,他才會花上千塊的大價錢購買。

所以,既然是鐵梨木的,他就猶豫了。

在這里不能不說一句:鐵梨木做家具,盛行于明代,到了清代用鐵犁做大件家具的現象幾乎絕跡了。

也就是說,鐵梨木家具年份都好,以明代居多。

它屬于硬木,年份又好,用腿肚子想一想都知道兩千塊那是個便宜!

雞老板回到店里,望著成堆的爛貨,準備好好想一想。

他的店內搜集了不少茶壺,多是七八十年代的貨色,收來很便宜,有點毛病的三塊兩塊,沒毛病缺蓋的不過五塊,帶蓋子的也就十塊八塊。

那些壺剁成了小山,雞老板十五塊起價銷售,二十三十的賣,稍微好的賣到一百多元,利潤不低,每個星期四都能賣上千塊,賺頭不少。

所以,他望著成堆的茶壺出神:二千塊能買多少茶壺啊?還要給引路人提成,又是二百塊!

雞老板帳算得精,又怕買回來虧了本,遠遠不如買茶壺更穩妥,所以沒了動靜。

那二位眼巴巴等了一天,沒得到回復,心想雞老板恐怕沒戲了,他們辛辛苦苦趟上的貨物,萬一被別人發現,被別人買了去,他們就白忙活了。

他們又動起別的腦筋,把電話打給一百里以外的一個古董販子。

這個古董販子也是老干家,聽明白雞老板的看貨經過,看到了機會,他明白就是鐵梨木的,也會有不小的收獲,所以立刻動身奔那個村,馬不停蹄的去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