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二五六章 歐陽上當了

而向家林式的悲劇、慘劇、鬧劇每天又將有多少出華夏大地上正在上演呢?

自以為是的、傲慢張狂的、君臨天下的的專家們!

其實你們的淺薄、無知、執拗與刻薄才是古玩鑒定與古玩市場之大敵!

比之造假、販假者其行為更可憎恨、其毒害更為巨大、其后果更為嚴重和不可彌補!

因為造假、販假者充其量只是騙些錢財而已,而你們的淺薄、無知、執拗與刻薄、輕佻則足以導致國寶的流失、藝術的毀滅與史的湮滅!

其罪不可謂不大,其孽不可謂不深,其惡不可謂不兇頑丑陋也!

古玩鑒定只有正誤、對錯、是非,沒有專家、學者、權威!

擺什么臭架子、裝什么死皇帝!

在恢弘浩瀚的史面前、在攝人心魄的藝術面前、在鬼斧神工的工藝面前、在真假是非莫辨的客觀真實面前,無論你是學富五車的專家,是汗牛充棟的學者,是德高望重的權威,還是目不識丁匹夫,都是小學生、都是活孫子!

古玩鑒定崇尚客觀、理性、公正,鄙視光環、頭銜、地位、履、年齡、職位、職務和職稱!

可悲的是在當今的古玩鑒定行業和領域,靠職稱、頭銜唬人,靠年齡、履蒙人,靠光環、地位騙人者若過江之鯽,熬年頭混飯吃、撈名頭騙飯吃、找由頭蹭飯吃的所謂專家、學者、教授、研究員比比皆是。

為人民幣服務、替人民幣辦事、看人民幣說話者大有人在!

專業水平之低下、道德操守之卑微、言語表情之狂妄簡直令人發指和齒寒!

如果要找到張天元痛恨這些假專家的理由,他還能找一火車皮。

這些家伙危害實在太大了。

正因為如此,今天遇到這個假專家,他就心里頭極為不爽,想要避開,可人家倒好,非要跟著你。

這能不讓他生氣嗎?

“滾!再不滾老子揍你!”

張天元很少在一般情況下發這么大的火,除非是別人傷害到他的家人了。

可今天不一樣,他看到這貨就一股無名火氣。

“我走,我走還不行嗎?”

那假專家一看這場面,哪里還敢繼續跟著,直接灰熘熘地就走了。

“呵呵,大叔你可真厲害啊,嚇得那人屁滾尿流,其實那個假專家我以前就遇到過很多次了,有不少人都被他坑過,他說的那些話聽起來很有道理,可是真正仔細想想,卻都什么都不是。”

溫蒂笑得花枝亂顫道。

“你這話算說說對了!”

張天元感嘆道:“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一把能夠涵蓋古今、舉世公認、屢試不爽的金科玉律式的尺子,可以準確無誤地來丈量、明辨、區分、標識和定性古玩的真與假、新與舊、好與壞、仿與贗!

有人說看胎質的構成和顏色就能準確地區分真與假、新與舊、好與壞、仿與贗!

果真如此嗎?

事實早已充分證明,無論是宋代的香灰胎,還是元代的糙米胎,亦或康熙的糯米胎,新舊、真假、好壞、仿贗已一般無二、如出一轍!

有人說看底足足以明新舊、真假、好壞、仿贗,還有人說看釉色、釉質、釉厚,有人說看器型、文飾、做工、手頭、重量甚至聲音、氣味和味道等等等等,千奇百怪、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但事實也都充分證明,沒有任何一種方法、任何一種途徑、任何一種技巧可以作為一種標準、一種依據、一種尺度去準確、精密地辨識、區分、標示真與假、新與舊、好與壞、仿與贗!

不少新人聽到那些假專家說的頭頭是道,就以為說的是對的,結果上當。”

說到這里,張天元無奈嘆了口氣道:“嗯,大叔我有點氣餓了,咱們先去吃點東西在繼續逛吧。”

這也逛了好幾個小時了,是該去吃飯的時候了。

“好啊,再去吃點小吃吧,我覺得你剛吃的那個烤腸就不錯。”

溫蒂笑著說道。

“吃什么烤腸啊,去吃巴西烤肉吧,把他們三個也叫過來。”

張天元想了想道。

“那也行。”

反正都逛了大半天了,估計那三位也有些餓了,于是叫到了一起,共進晚餐。

結果張天元發現,柳憐入手了兩件東西,還都不錯,是真品,就是價格貴了點,想升值基本不太可能,不過放到博物館還湊合。

沒想到的是,歐陽曉丹居然也買了兩件東西。

“呵呵,我厲害吧張天元,這一次撿了大漏了,剛剛有個廣省口音的專家給我說,這兩樣東西都是真品,價值不菲呢,我最少能賺數十萬美金。”

歐陽曉丹興奮地將自己的東西拿出來給張天元看。

“假的!”

張天元只看了一眼就說道。

本來吧,古玩行里的人是不這么說話的。

老古玩行的人講面子,要是一張口就說別人藏品“真的假的”,未免太直接,經常用術語代替。

比如說這個瓶子是明代的,最常見的說法是“開門”,就是開門見山是真貨的意思,也可以說“一眼貨”,就是一眼看上去就是真的,還可以說“看老”、“到代”,就是說東西不是新仿品,是到了所說年代的真品。

要說這瓶子不是明代的,是現代仿品,那就更得藝術點了,不然容易傷人面子。

比較直接的說法是“看新”,這就等于直說東西是假的了,或者“不對”、“不開門”,稍微婉轉一點就說“不老”、“不到代”。

有人想了,不到明代,那會不會是清代仿品呢?

要是清代的,鑒定者會明說,因為這也是老東西,也有一定收藏價值,說“不到代”就等于說這是假貨。

最含蓄的說法是“看不好”,這等于直接說“這是假貨”,可多數外行會以為對方不懂這一項。

假如真的是對方因為自己知識不夠說看不懂,會繼續解釋幾句,說明確實是自己這方面知識不足,而上來撂下一句“看不好”就不吭氣的,意思就是說你這東西不對。

但歐陽曉丹不是行內人,張天元就沒必要用這些行話了,直接開門見山地說,比用那些行話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