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一一二章 國王的禮物(一)

第三一一二章國王的禮物(一)

第三一一二章國王的禮物(一)

張天元也不在乎溫蒂占了自己的房間,那個乾隆年代的金嵌珍珠天球儀可以暫時不管,因為構造什么的張天元在故宮博物院里頭都研究了很多次了。

倒是剛剛從溫蒂朋友手里得到的這個天球儀,頗讓他有幾分興趣。

他想要把這個仔細拆開了看看,研究一下。

反正以他的六字真訣和地氣來說,是絕對不會弄壞的。

一般來說,就算是專家,也不敢去拆卸一件意義非凡的特殊古董。

尤其是像天球儀這樣結構十分嚴密的古董,就算你懂行,也不敢亂拆,因為可能經過二三百年的歷史之后,它的內部結構已經發生了某種特殊的變化。

如果你冒冒失失去拆解的話,那么最可能的結果就是把寶物給弄壞了。

這樣一來,不僅僅是寶物本身價值大打折扣,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到其結構,以至于想要重新修復都沒可能了。

不過這種事兒對張天元來說自然不是什么問題。

補字訣和造字訣配合之下,再加上鑒字訣,區區這種事兒,根本難不倒他。

別說拆不壞,就算拆壞了,也能夠完美修復的。

乾隆的那個天球儀是純金底座,而這個從溫蒂的朋友那里買來的天球儀則是用的水晶底座,看起來非常有質感,也非常漂亮。

天球儀的結構十分嚴謹,小零件特別多,所以拆卸起來非常麻煩,需要很多十分精密的工具才有可能搞定。

張天元為了能夠完美拆卸開來,專門跑了一趟五金市場,買來了各種各樣的工具,然后配合自己的地氣,小心翼翼地將天球儀上的零件一件件拆了下來。

當然最關鍵的就是球體跟底座還有其余架構之間的結合點,處理起來非常麻煩。

將整個天球儀拆開之后,張天元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一個很小的銘牌,這應該是后來加上去的,工匠的手藝不錯,加上這個銘牌之后,竟然沒有使得這個天球儀產生任何不和諧的樣子。

不過外來的東西終究是外來的,張天元仔細觀察了一下那個銘牌,上面用英文清晰地標注著“馬利特古董公司,安德斯·阿克曼”。

不懂行的人,可能看到這些字就傻眼了,甚至就算是去網上搜索,也未必能找到詳細的籽料。

但張天元不一樣,他這腦子里的知識,怕是比網上的還要全面一些。

他很清楚這個馬利特古董公司,也對安德斯·阿克曼有著不少的了解。

馬利特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董公司之一。

專門從事18世紀攝政時期的家具和藝術品收藏,包括繪畫、鐘表及其相關經典的藝術品。

1865年作為銀匠和珠寶商的約翰·馬利特在倫敦開辦了這家公司,之后他的兒子沃爾特·馬利特擴大規模,范圍涉及18至19世紀歐洲宮廷中的精品。

到1937年馬利特古董公司在英國已首屈一指。

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以及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將近70件收藏品是由馬利特古董公司提供的。

極為不易的是,到1955年馬利特家族的成員相繼去世,公司順利渡過這一關,成為股份制古董公司,并在1988年上市,成為全球唯一上市的藝術品公司。

而那個安德斯·阿克曼則是十八世紀瑞典最好的制圖師,并且極為擅長制作天球儀和地球儀,擁有著非常豐富的天文學知識,甚至在整個歐洲都聲名鵲起。

他的地球儀和天球儀制作精美,而且結構嚴謹,以至于在西方有著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而且關鍵是這人的天球儀傳世很少,基本上不太可能流傳到外面。

張天元記得很清楚,安德斯的一個地球儀曾經在蘇富比的公開拍賣上拍到過一千萬美金的高價。

一千萬啊!

那件地球儀跟這件天球儀是成對的東西,所用的材料幾乎完全相同,而天球儀則比地球儀要更大一些。

如果這么算的話,這東西自己花費十萬美金買回來,真得是不虧啊。

他相信肯定有人非常樂意花費高價讓天球儀跟地球儀湊成一對。

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天球儀的用材非常精美,然而西方人看古董的專注點卻并不在材質上。

中西方在家具上的看法完全不同,中國重材質,西方看重的是“誰曾經使用過”。

是給路易十四做的,還是給英國王室做的,設計師是誰,是否是御用的,就是這多方面來決定這件東西的價值。

大家可能都知道,在歐洲王室國王很多,其實每一個國王的品位就會反映那個時代的特征。

就像中國的瓷器,明朝的永樂、萬歷、宣德風格完全不同。

歐洲每個國王繼位后,會根據自己的品位來創作藝術品。

所以張天元想要把這個天球儀賣個高價,就必須得搞清楚這東西究竟有誰用過。

制作人他是知道了,是非常有名的瑞典制圖大師安德斯·阿克曼。

可是有誰用過呢?

張天元開啟了鑒字訣的透視能力,發現這水晶底座居然可以拆卸開來,底座里面居然有一篇雕刻出來的精美的紀實散文,這里頭描述的是一段美麗的故事。

那些字應該是北日耳曼語,好像流傳于瑞典一帶。

語言方面的事情,當然更是難不住張天元了,他很快就把這段文字在紙上翻譯了出來。

翻譯完之后,就不由笑了起來。

果然不出他所料,這個天球儀跟之前拍賣的那個地球儀真得是一對,而且來歷都是一樣。

紀實散文的大概含義并不難理解,那描述的是一段真摯卻短暫的愛情故事。

年輕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到巴黎學習現代知識。

他愛上了一位公爵的女兒艾薇兒,她的父親若查考德是當時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貿易大臣。

古斯塔夫三世沒有說明自己的身份,他假扮成公爵暫住在姑娘家中。

沒有身份與地位的約束,兩個年輕人無憂無慮地相處在一起,渡過了一段美好時光。

可是,古斯塔夫三世畢竟是一國之君,他必須回到瑞典管理他的國家,加之貿易大臣女兒的地位不高,古斯塔夫無法迎娶心愛的姑娘。

回到瑞典后,古斯塔夫三世命工匠制作了許多精美的禮品送給貿易大臣,感謝他們一家人的悉心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