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零五一章 選玉

第三零五一章選玉

第三零五一章選玉

既然確定了要買玉,幾個人也就沒閑著。

奧巴斯直接將外面的掌柜的叫了進來。

“掌柜的,你們這兒有和田玉籽料嗎?”

張天元開口問道。

“哎呀,這位老板是行家啊,不過最近這籽料可不好找啊。您懂玉,自然也應該知道和田地區公認為白玉最好的產地;

細分又可以分為山料,山流水,戈壁料和籽料,質地以新疆和田玉籽料最為上乘,戈壁料次之,然后是山流水,山料。

因為過度的開采,籽料和戈壁料礦源基本已經耗盡,特別是最近幾年,好料更加稀少,價格也越來越高。”

掌柜的皺了皺眉道。

“你就別廢話了,只要是和田玉,你拿來就是,好不好,我們自己會看,犯不著你發愁,行了吧?”

奧巴斯說道。

“那好,我這就讓人去拿。”

掌柜的點了點頭,然后轉身離開了。

溫蒂好奇地看著張天元問道:“大叔,他說那個什么山料、籽料到底什么情況啊?”

“哦,這個是按產狀和田料分的,主要就是籽料、戈壁料、山流水、山料。”

張天元笑了笑,然后給溫蒂和奧巴斯介紹了一下和田玉的分類。

對于老外喜歡軟玉這個事兒,說實話張天元心里頭是挺高興的,這也算是中國的文化輸出吧。

和田玉產于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綿延1500公里的昆侖山脈山巖石中。

產于山上原生礦處的稱為山料。

經自然地質作用破碎而發生移動的,沒有完全磨圓的稱為山流水。

而在河水中磨圓程度好的成為籽料。

山料是從原生礦床開采所得,呈塊狀,不規則狀,棱角分明,無磨圓及皮殼。

山流水是從原生礦床自然剝離的殘坡積或冰川堆漬的玉料,一般距離原生礦近,次棱角狀,磨圓度差,通常有薄的皮殼,塊度較大。

籽料是從原生礦自然剝離,經過風化搬運至河流中的玉料,常為卵形,渾圓形,表面光滑,磨圓度好,外表可有薄厚不一的皮殼。

由于長時間沖刷碰撞,只有質地細膩、結構緊密者才能保留下來,所以籽料品質佳。

戈壁料比較特殊。

有文獻指出戈壁料應該屬于“山流水”的一種。

理由戈壁料是原生礦山體破碎以后,山料崩落,由河水帶到山下,風化形成;或玉龍喀什河歷史中幾經改道,以前的流域多被黃沙覆蓋,古河道的籽料或者山流水被暴露在陽光與風沙之中形成的。

這一說法只適用于和田地區,因為阿爾金山地區的戈壁料與玉龍喀什河相差將近一千公里,且中間一段戈壁灘上沒有任何玉石。

也有人認為戈壁料在和疆地質的形成之前,塔里木盆地還是海底的時候,原生礦崩落由海水帶到現在的戈壁深處的。

這種玉石的海水移動說比河流移動說對于散落在遠離河道的玉石的解釋更有有說服力。

張天元認為兩種可能都會同時存在,主要以原生礦崩落后由海水或河水為載體遠離山體的,經多年的風吹日曬,飛沙走石,磨礪而成。

好的戈壁料留下了玉石最堅硬和致密的部分,所以,硬度比和田籽料還要高,油性好。

戈壁料有著自身與眾不同的特點。

但不管怎么說,籽料都是和田玉里面最出色的,但目前來說也是最稀少的,那掌柜的倒也沒有說謊。

過了一會兒,掌柜的和伙計一起進了貴賓室,然后提了一籮筐的玉石,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桌子上。

“幾位老板,你們不用著急,可以慢慢看,我在旁邊候著,有什么吩咐,你們隨便招呼。”

做生意的,最重要的那就是眼力。

這掌柜的原本就認識奧巴斯和溫蒂,知道這兩人那是奧古斯通財團的公子和小姐,自然是財大氣粗,伺候好了,少不了好處。

而張天元雖然看似籍籍無名,可是之前解石那一手,簡直堪稱驚艷,這種有本事的人,在玉石商人中間,向來都是受到絕對尊重的,跟這種人搞好了關系,那比什么都強。

三個人都沒吭聲,而是看向了籮筐之中的玉石。

有山料、山流水,也有籽料。

不過籽料很少,只有可憐的兩塊,不過上面光澤非常好,一眼就能看出來與其它的玉石有不同之處。

就算是溫蒂這種絕對的外行,也能看出來籽料的好。

“老板,你這玉石上面有不少的裂口啊,這是被誰摔壞了嗎?”

溫蒂拿起一塊籽料看了一眼,就忍不住問道。

張天元笑著解釋道:“溫蒂,那個比較裂口,學名叫裂綹,也不是被誰摔壞的,而是天然形成的。”

“天然形成的!那就是說是劣質產品了?”

溫蒂有些不高興地看向了掌柜的問道:“你怎么回事兒啊,這家店好像我父親還資助過,連我們都敢糊弄,要是換了普通的客人,你們豈不是都拿這些爛東西糊弄人啊?”

說著話,她就隨意將那塊籽料扔進了籮筐里。

這一聲,聽得掌柜的和張天元嘴角都忍不住抽動了一下。

“溫蒂小姐啊,裂綹和損痕在玉石上是很常見的,你們想象中的那種光潔到毫無瑕疵的玉石,都是經過加工之后的東西,天然形成根本不可能的。”

掌柜的趕緊解釋道。

“我不信,雖然你這裂綹看起來不大,可是難道就沒有完好的東西嗎?”

溫蒂氣鼓鼓地問道。

這個時候,掌柜的有點無奈地看向了張天元,希望求助于這位行家。

張天元笑著對溫蒂說道:“掌柜的說的沒錯,沒有瑕疵的玉石在這個世界上是不存在的。不過我說掌柜的,即便如此,你這兩塊籽料還是有點太次了啊,就沒有更好的東西了嗎?”

“唉,老板您不知道,現在中國那邊限制開采,所以想要弄到籽料都不容易,更不要說好一點的籽料了。說句您不愛聽的話,這整個玉石街,我們店鋪里還有兩塊籽料,換了別人的鋪子里,只怕連這兩塊資料都沒有了呢。”

掌柜的嘆了口氣道:“本來這種好東西就不多,再加上供不應求,只要有好東西出現,一般都會被人提前預訂,大多都是上了拍了,根本到不了咱們這種小店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