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八六八章 大明玉工

一件藍田玉制作的玉山子而已,憑什么會有那么多的金錢紋?

張天元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不過他覺得,自己的地氣既然沒有出過錯,那就要相信地氣。

更何況攤主說了,除了那銅貔貅,別的東西都是可以免費送給他的,既如此,他又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就算這東西不是風水法器,就算自己的地氣真得看錯了,也可以當成一種驗證啊,可以避免以后再犯同樣的錯誤。

想到這里,張天元平復了一下自己稍微有些激動的心情,看了看剛剛了結了一樁生意的攤主。

生意大概是沒談成,所以攤主臉上表情不太好。

“遇到行家了?”張天元笑著問道。

“不是行家,是個完全的外行,說是要買一件可以顯得自己很有錢,但是又不會被別人瞧出來的東西。

我給他介紹了一塊玉佩,要他五百塊,他竟然嫌貴,咬定了我攤位上的東西都是十塊錢的貨,這可真是氣死人了。

所以我說啊,真得是不喜歡遇到專家和完全的外行,太難搞了。”攤主苦笑道。

“真別說,這種人我倒也見過。”張天元笑道:“行了,你剛剛那筆生意做了,這一個月都不愁了吧,人要知足哦。”

“說的也是,怎么樣了天寶兄弟,瞧見自己喜歡的物件了嗎?”攤主臉色好了不少,扭頭看了看張天元問道。

“你這玉山子有一眼,多少錢買的?”張天元指了指那玉山子問道。

所謂有一眼,就是就是這件東西不錯,藝術價值較高,比如說這件觀音瓶“有一眼”。

“剛還夸你眼光好來著,怎么一轉眼就不行了啊,什么有一眼,我實話告訴你吧,這是劣質藍田玉制作成的。

倒是一件荒貨,做工也算不錯,但與精品相差甚遠,真人面前不說假話,這東西,我一百塊收的,你要是喜歡,拿去得了。”攤主倒是直接。

所謂荒貨是指專門走街串巷,下農村,到處拾荒收購來的古玩。

這部分荒貨是古玩市場的主流。

但魚目混珠,真假摻半。

也就是說,東西有真有假,實在是不好判斷,不過大多收來的事后都比較便宜,而撿漏,也大多都是從這些荒貨里頭撿的。

不管怎么瞧,張天元都覺得自個兒手中的這個玉山子不像是明代的。

明代玉器的玉材主要使用質地細膩溫潤的和田玉。

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了當時運玉材的盛況“凡玉由彼纏頭面,或溯河舟,或駕駝,經浪入嘉峪,而至甘州與肅州,至則互市得興,車入中華,卸萃燕京。玉工辨璞,高下定價,而后琢之”。

明代還通過海上貿易,得到了大量珍稀寶石,擴大了寶玉石制作的用料范圍。

然而藍田玉還是少用,所以單從這材料上來說,就令人懷疑。

另外明代玉器在工藝上是粗獷與精細并存,民間用玉大多粗獷渾厚,不拘小節,精工者較少。

由于民間用玉的數量較大,傳世較多,導致后世一提明代玉器就稱其為“粗大明”。

然而粗獷卻并非粗糙,一個是風格特點,另外一個卻是技術水準,全然不能同日而語。

這個玉山子是粗糙,而非粗獷!

這就好比草書和潦草,那全然就是兩個概念,人張旭那叫草書,那是風格特點,而一些小學生的作業那則是潦草,是水平問題。

且其實明代玉器不乏精品,當然它們是為王公貴族、商賈富豪們服務的。

明代玉器出土較多,種類繁雜,主要有玉壺、杯、盒、碗、樽等,以玉壺和玉杯最為出色。

玉山子這東西絕對不是普通人家用得起的,所以一般來說,應該是比較精致才對,粗獷的風格怕是很難讓王公貴族和商賈富豪們滿意。

還有一點,明代宮廷用玉,多與金銀寶石鑲嵌工藝結合。

這類器物金玉珠寶融為一體,有在玉飾件上鑲嵌紅寶石、藍寶石的;

有金鑲玉的帶板;

有金飾件上鑲嵌紅寶石、藍寶石的;

無不雍容華貴,珠光寶氣,彰顯了明代皇室貴族氣派。

然而這玉山子通體就一塊藍田玉,并無金銀寶石之物鑲嵌,這也算是一個疑點。

不過說到這里,張天元還是要稱贊一聲這個玉雕工的手藝,這么一塊完整的昆侖玉刻意雕刻的那么細致,這水平也是相當不錯了。

且那拉絲工藝,用的還就是明清時期的。

玉器拉絲工藝由來已久,除古時開料外.其技法主要用于片狀玉飾花紋的鏤空。

此種玉器加工方法.在戰漢已有運用,后持續至明清達到極盛。

玉器拉絲工藝即在玉飾上畫定圖案打好穿拉線的孔后,用搜弓子的絲線穿過玉飾孔,沿紋飾邊緣把紋飾之間的“地子”,也就是空白處給鋸割掉。

似剪紙效果,但又能在紋飾上施加浮雕等技法,來增強立體感。

年代的久遠以及老玉制作需要長時間的反復拉切研磨,這就導致老玉“拉絲工”痕跡里有較厚的包漿,表面會呈現磨砂狀。

現代拉絲工藝則沒有包漿,也無法呈現解玉砂的磨砂狀態。

然而如果說仿制之人用的是古代拉絲工藝,且專門做了包漿,憑這點根本無法判斷真假,真正的鑒寶師,自然還有別的方法,在此就不贅述了。

張天元眼前的這個玉山子用的拉絲工藝就是古法,且包漿很厚,也有解玉砂的磨砂狀態。

只是這東西,有一種刻意為之的感覺,好像是故意讓人覺得那是仿古法做的似的。

“唉,若是師父在這兒,一定能分辨出好壞來,我還是太嫩了點。”

張天元從來不懷疑自己的鑒定能力。

就像他覺得這東西是真寶貝,那肯定不會錯。

但問題在于,如果不通過鑒字訣的透視功能去查看的話,他就未必會發現這東西的秘密了。

可如果換了楊懷仁,那估計就應該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就是差距。

經驗上的差距。

他從事這一行所作的事情,還遠遠不夠啊。

畢竟他這所學有點太雜了,必須得樣樣精通,也的確是有些難。

在古玩行之中,真正的大師,也就是擅長一項,最多兩項而已。

至于那些自稱全能的,多半都是在忽悠人的,讀了幾本書而已,根本沒有多少實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