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七三九章 霽藍釉

第二七三九章霽藍釉類別:作者:書名:

這是一只霽藍描金折枝花卉雙犧耳尊,盡管并不是很大,可是藝術品不需要太大,也能體現出其價值了。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瓶子為撇口,長頸,溜肩,鼓腹,圈足,頸部置對稱象耳。

通體施天藍釉,金彩作飾,主題紋樣為花卉紋,輔以蓮瓣紋、折枝花卉紋等,外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書款。

清代乾隆時期,瓶、尊等琢器頸肩部常附加各種裝飾(性性)的雙耳。

除有一定實用(性性)外,還有裝飾作用。

便器物趨于平衡協調,同時也增添了器物的美感,時代特征鮮明。

有象耳、鳩耳、螭耳,戟耳、如意耳、夔龍耳、鋪方耳、犧耳、貫耳、蝙蝠耳等。

裝飾雙耳的工藝技法影響了乾隆時期以后各朝的器物。

象與“吉祥”的“祥”諧音,是國運昌盛的吉祥之兆,民間傳說太平盛世出白象。

象寓有“太平有象”之意。

霽藍釉是瓷器釉色名。

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

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霽青釉”。

明、清藍釉習稱“霽藍”,一種高溫石灰堿釉。

其生坯施釉,12813高溫下一次燒成。

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較穩定。

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凈,呈色穩定,后人稱其為“霽青”,又因其呈色穩定明亮如寶石,又被舉為把它和白釉和紅釉并列,推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

工藝繼承元代傳統,延燒不斷,主要造型為祭器和陳設用瓷。

清代霽藍釉瓷器生產歷代未斷,均有精品傳世。

有刻暗花紋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見造型仍是宮廷祭器和陳設用瓷。

官窯霽藍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細,民窯也有霽藍釉瓷多是廟堂所用的祭器,以爐、瓶最多,均無官款,但有年紀年款的。

就算是外行人也應該明白,官窯瓷器的價兒還是要比民窯瓷器好得多的。

而雕刻專家手里頭這件東西,便是真正的官窯瓷器,這一點毫無疑問。

“這瓶子絕對是好東西啊,我記得在一次拍賣會上見到過,拍價好像是接近一千萬!”

西川笑著說道。

“準確點說是89萬。”

張天元淡淡道。

“哦?你居然知道這東西的大概價錢,那這就好說了,我買下這個瓶子,是花費了區區兩千塊,你覺得怎么樣?”

雕刻專家看著張天元,得意地問道。

“呵呵,兩千塊買這么個瓶子,倒是不算太虧了。”

張天元笑了笑道。

“你這話什么意思?”

雕刻專家臉色大變,他從張天元的話里頭,聽出了一些不太對勁的味道。

“對,你想說什么,最好說明白點,不要夾槍帶棒的。”

西川也說道。

“真讓我說啊?”

張天元笑了笑道:“真有點對不住了,到了現在,有些事兒我想也該挑明了。”

“挑明什么?”

這個時候,就連一些支持張天元的人都搞不明白了,以為張天元在故弄玄虛。

“本人姓張,叫天元。”

“張天元!”

“張老師?”

“是咱們走出去的中國第一鑒定大師?”

“何止啊,還是收藏界的第一!”

“老婆啊,快過來看大師了!”

張天元將自己的(身shēn)份公布,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他選的那件哥窯瓷器,還有雕刻專家選的這件霽藍釉瓷器,都不容易辨識。

說實話,如果不亮出(身shēn)份,怕是他說的話,很多人會不相信的。

這就是(身shēn)份的好處了。

“你就是張天元!”

西川愣了一下,繼而臉上就露出了仇恨之色。

張天元雖然不知道他為什么會這樣,不過大概也能猜到。

在之前,張天元就在富城把古賢會的一伙人全部送監獄去了,西川作為古賢會的人,能高興嗎?

武田晴子的臉色也變了。

她本來還想收買籠絡張天元,可是知道這廝的(身shēn)份,就立即打消了這樣的念頭。

張天元什么人?

她心里頭太清楚了。

這個人是絕對收買不了的,而且還會是他們大東亞博物館最強勁的對手。

“你是張天元又如何?”

雕刻專家有些不服氣了。

“著什么急啊,張老師公布(身shēn)份,應該是有什么要事宣布吧?”

一聽說張天元的(身shēn)份,這里支持張天元的人就更多了。

千萬別忘了,陜州富城可是張天元的老家,他在這里的地位比任何專家教授都要高得多。

“沒錯,我之所以公布(身shēn)份,是要給諸位道歉的。”

張天元嘆了口氣道:“很對不住,這位專家手里頭的霽藍釉是我們公司制作出來致敬古人的作品,原本這個位置上應該有防偽標識的,可惜被不知道什么人給弄沒了,然后拿來忽悠人。”

“什么!”

雕刻專家眼睛頓時瞪得跟牛眼睛似得:“我不信,你這么說怎么能讓人相信!”

“可惜了,你是雕刻專家,不是瓷器專家,不過我相信如果晴子小姐或者西川教授仔細看的話應該可以現的,這瓶子的底兒被換過,與周圍的色彩有著細微的差異。”

張天元沒有理會雕刻專家,而是看向了西川跟武田晴子。

“真是這樣!”

武田晴子看了之后,不由驚呼起來。

其實這制作贗品的手段實在是低劣的很,此人應該是用了真正的霽藍釉瓷瓶的底兒,然后(套tào)在了神羅集團生產的霽藍釉瓷器上面。

于是真品與頂級的技術結合,就鑄造了這件幾乎能夠以假亂真的玩意兒。

說實在的,如果不是張天元指出來,肯定沒人能看得出來的。

“這!這怎么可能!”

雕刻專家直接就癱軟在了地上。

“行了,您也別太失望了,我那件哥窯瓷器不也花了大價錢買嘛。”

張天元見雕刻專家已經認輸,就不想把自己撿到哥窯瓷器的事兒說出來了。

這事兒就這么過去,他拿著好東西離開也就是了,免得再生風波。

可是他沒想到啊,雕刻專家忽然抬頭道:“沒錯,我這是贗品,你那個也是贗品,我這個只花了兩千塊,你卻花費了五百萬,還是我贏了,哈哈哈哈。”

張天元看到這廝那得意的表(情qíng),不由也笑了起來,這人還真是嫌丟臉丟的不夠啊。

“誰告訴你張老師的哥窯瓷器是贗品來著?”

說話的,是張天元請來的瓷器方面的鑒定專家。

此人在哥窯方面的造詣,全國恐怕沒人比得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