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七零三章 鏟地皮的

,,

類別:科幻小說作者:北域神燈本章:

秦世龍也是苦笑不已。

他總覺得自己搞收藏也有一兩年了,算得上行家,可今兒被張天元點撥幾句,總算是明白,自己其實還差得遠呢。

“張哥,車子來了,錢我也給帶來了。”

幾人正聊著的時候,展飛的聲音在門外響了起來。

雖然說秦世龍多少有點不太情愿,但此時此刻,他也只能放張天元離開了,人家總不能一直待在這里給他講課吧。

付了錢,張天元看著那些青銅樹跟玉石板運走,這才不由松了口氣,他最怕的就是這些人突然變卦,對于農村人,他太了解了,很多時候,合同根本就是個屁。

他們不滿意了,你就算是簽了合同,他們也會說是你們騙人。

張天元自己以前就是農村人,他父母也是農村的,真沒有黑農村人的意思,反正很多人就是如此,仗著自己沒文化,反而可以耍賴了。

這種事兒他在各地都有遇到過,已經不是頭一次了,所以非常緊張。

還好這一次皂角村沒有那么不開心的回憶,秦世龍非常實誠,趙建這小伙子也不錯。

張天元打算先觀察觀察,或許以后能夠讓趙建加入到實驗田的項目之中去。

趙建對這里熟悉,又是農科大畢業,真得是再合適不過了。

離開了皂角村,本來張天元說是打算回帝都的,卻被柳憐強行留在了閆城,說是最近在富城有一個古董交流會。

這個交流會是由一個叫古賢會的組織辦的,據說內容非常豐富。

“你是說古賢會?”

“對,古賢會啊,這個組織曾多次邀請我父親加入,不過我父親現在都是猶豫不決,因為不清楚底細。”

柳憐回答道。

“這交流會我可以陪你一起去吧?”

張天元自從在富城遭遇了古賢會的人針對他之后,這心里頭就一直不舒坦,想著怎么才能找到這個組織的蛛絲馬跡呢,沒想到這就送上門來了。

“當然可以了,不然你以為我留著你干嘛啊,我是想借用一下張哥你的眼睛啊。”

柳憐笑道。

“好,沒問題,這個交流會什么時候開始?”

“兩天后。”

聽到是兩天后,張天元覺得也沒有回帝都的必要了,這匆匆忙忙回去,又得匆匆忙忙趕來,實在沒多大意義。

反正等這一次在富城的事情了了之后,他再回去多跟家人住住也就是了。

回到閆城之后,柳憐就被工作給纏住了。

張天元也正好偷空去了富城。

反正這兩天閑著也是閑著,他就打算去富城古玩市場轉悠轉悠。

這鏟地皮,也就是鄉間淘寶雖然有意思,可是如果沒有美女相伴,那也挺沒意思的,還不如去古玩市場搜羅比較好玩。

富城定國寺古玩市場上,其實經常都會有從陜州各出來的鏟地皮的。

鏟地皮這種形式既耗時又辛苦,機會更少;

你把希望寄托在茫茫的鄉村世界,得走多少路,串多少家,才能遇到一次機會?

不過,那種機會在古玩行里最傳奇,最有以少博多韻味,類似故事也是多如牛毛,每一個故事各有不同,卻都是花費特別低,幾百、幾十塊買的,賺到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也多得是。

可是,那得天天勞頓奔波,掉多少層皮,流多少汗,里面的甘苦太多,同樣也需要有一個百折不撓的好性格,還要狡猾奸詐,這些優良品質我都不具備,也就主動放棄了那種夢幻般的期待。

張天元雖然真沒經常鏟地皮,不過他卻能分辨出一些專業鏟子,也買過他們不少貨物,他們都是往農村的胡同里鉆慣了的,每星期來趕市場賣貨。

跑農村的鏟子,腿遛開了,路跑熟了,對哪里愛出東西和哪里有什么買不上來的較好一點的貨都暗記在心,一般對同行都是秘而不宣。

還是同一理由,告訴了別人,要爭買賣,而且極可能把住戶驚了,貨物更買不來。

這等鏟子們成年家在農村轉,收到的貨色以低檔貨居多;

如何會這樣呢?

世界上好東西本來就少,農村雖然廣闊,卻歷來是經濟落后的集中地區,即使有個別富有的,多是收點租子過緊縮日子的土包子地主,既沒實力,也沒興致花大價錢買好玩意擺在家里。

農村地廣治安差,有好東西單土匪都侍候不了,所以流散在農村的多大路貨,破爛貨。

鏟子們的成分比較單純,幾乎清一色的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或者本是收破爛的,或者是游來蕩去的懶漢,某一天受到點影響,跟做古董的搭上邊,受傳染而進入的。

當然也有受親戚朋友影響,拜師學藝的。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多是貨來貨走,小本經營。

有些眼力的店家,集市的空檔里去他們那里收貨,有的互相取得信任,結成友好關系,一旦上點像樣貨還會主動打電話。

鑒于以上原因,好多攤販來市場后,擺出的貨物多是被行家挑選后剩下的垃圾貨了。

可是百密一疏,總有漏網的,何況鏟地皮的販子多的是,上的貨更是花樣百出,所謂的古玩行高手,僅在某一個或某幾個方面內行,都有他的弱項,所以才遺留了太多的機會。

為了這些機會,趕市場淘寶的人才樂此不疲、披星戴月的趕早,以圖獲得更多機會。

地攤真是個好地方,里面有太多的機會,尤其富城,方圓數百里的販子都聚到這里賣貨,而且好多人專門賣老貨。

所以每年這里都傳出多少令人驚爆的好消息,某某人撿了乾隆官窯瓷器,某某人搶到個紫檀筆筒,某某人撿到個元青花,都是沒花幾個錢,轉手賣大錢的好消息,聽的人嘴張的老大,眼紅的緊。

所有淘貨的客商中間,屬津城最小氣,既舍不得出價,買東西又是刁鉆的出奇,一幫人合伙對付賣家,互相打埋伏。

他們既沒魄力,有時候眼力似乎也有障礙。

張天元當初在潘家園淘到的一些好東西,就是他們漏下的,也真是運氣。

下鄉的鏟子里面,有一個是富城本地的,個頭不高,表面笑呵呵的,可是也是個奸猾狡詐的主,張天元買過他幾樣東西,倒是沒假貨。

他賣東西有個特點,他看的透的,感覺好的,價格要的高,價格繃得緊,可是有些看不透的,或者破了心氣的貨物,確實很便宜。

這個鏟子,有一位哥哥,在鄉鎮企業里搞銷售,以前張天元沒發達的時候就經常跟他聊聊,這家伙上班之余,利用廠里農民工居多的優勢,到村里去淘寶,既賣也收藏。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