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六九零章 青銅頭盔

說到“氣口”。

一般人沒有經驗是看不出來。在古老玉器用的陀子工,或者手工的做法上,是絕對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

聽了朋友的一席話,劉先生長嘆一聲,“隔行如隔山啊,看來自己對于玉還真是門外漢。”

所以說,看老東西有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它的做工,現代工藝過于依靠機器了,因此在一些手工制作上工藝大不如前。

說到這兒順便再講點別的,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批遼代的金銀器,由于遼代的金銀器比較少見,因此說價格也比較貴。

實際上這類金銀器的含金量并不是很高,它里面有很多銀。

遼代金銀器的做法,中間有一個工序,是不可缺少的,叫鏨花,俗稱“珍珠粒”,就是花之間全是一個一個的小圓點。

那么怎么辨別這東西的真假呢?

道理非常簡單,古人在鑿這金器的時候,就是有氣口的,他要喘氣,而且是盲簪,古人老干這個,他熟了,閉著眼睛也能“棒棒棒”的敲,所以您在放大鏡下看,或者在仔細觀察金銀器的時候,它的珍珠粒的小圈,經常會出現半拉,或者是重疊的,這種情況是有的。

那么這就證明,它真實的可能性很大,等到現在的一些仿制品您看吧,排列的非常整齊,要么就是機器加工的,要么就是人看一眼,敲打一下,再看一眼,再敲一下做的,它根本不存在氣口。

所以有時候太規整的東西也未必就是真的,這您可得把握好了,不能一概而論。

“長見識了啊。”

老人家看起來真得很高興,或許對他來說,有人愿意和他聊這么多有關古董的事情,那還真是破天荒頭一遭呢。

“兩位等一下,我那還有一件青銅器,本來是不敢拿出來的,畢竟青銅器這東西扎手。”

老人家突然站起來說道:“但您二位我信得過,就想著給你們看看。”

張天元一聽有青銅器,也來了興趣。

青銅器的珍品,其實民間收藏的有很多,只是國家那么規定了,所以大家都不敢輕易拿出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

這古董收藏領域里有句話叫,“金不如銅”,金就是黃金,這銅說的就是青銅器。

有點收藏常識的人都知道,這青銅器一般都屬于上古重器,基本都是春秋時期或是更早的,所以價值極高,在國家也算是一級文物。

那么市場上能見到的青銅器也是極少,所以造假的方法也不是很多,但就是目前僅有的幾種,也是讓人防不勝防。

過了片刻,老人家從一個箱子里面捧出了一個戰國時期的頭盔,非常棒,蠻漂亮的,從哪點看,都看不出是假的。

柳憐看到那頭盔也是忍不住驚叫起來,直夸老人家這眼力好,雖然說玉器買了假的,不過這青銅器居然是真家伙。

老人家聽柳憐都這么說了,便覺得是真貨。

可是扭頭一看,坐在一旁的張天元卻臉色平靜,甚至有點不知道怎么開口的樣子。

“不是吧張老師,這東西也不真?”

老人家驚訝地問道。

張天元嘆了口氣道:“嗯,這東西是假的。”

“假的?張老師您別看錯了啊,雖然我不是專業收青銅的,但這料的年代咱還是能看出來的,這東西肯定是春秋時期的東西。這一點我相信我絕對是不會看錯的。”柳憐一臉不信的回應著。

“不騙你,這東西材料是真的,但頭盔是假的。不怪你看不出來,我最開始也沒想明白。這么著,你要不嫌臟的話,你把這個東西拿起來,戴一下試一試。”

張天元對柳憐說道。

“還是我來吧,姑娘家怕臟。”

老人家主動接受了這嘗試的任務,拿起頭盔就往頭上戴,可戴了半天就是戴不進去。

“張老師,真長見識啊,這頭盔原來還分大小啊,不行,咱這腦袋戴不進去,難道還有大號的不成?”

老人家驚訝地問道。

“古代的頭盔肯定是有大小,不過這個太小了,其實仔細一點看,就知道是假的。”

張天元嘆了口氣道:“實話跟你說,古人的頭只會比你大,不會比你小,你別忘了,他們頭頂上還頂著髻呢。”

他的解釋一下點醒了柳憐和那位老人家。

柳憐忍不住問道:“那你說,這是個什么東西?不是頭盔,難道是給小孩戴著玩的?”

“我告訴你,我曾經有一個玩青銅器的朋友,就被這類似的東西給打眼了,就是因為先這東西是一個老的料,老東西,而且是在夜晚的時候,他在底下村里面買到的。”

張天元說道:“人家告訴我是挖出來的,同時挖出來的還有一副鎧甲,不過鎧甲已經爛掉了。那么這個頭盔,當時怎么看,怎么真,為什么呢?”

“是啊,為什么呢?”老人家也問道。

“那是因為這是一個小號的銅鼎改裝的,銅鼎肯定是什么地方爛了,有傷,人家把有傷殘的地方給去掉了,然后用高工藝的手法,給它變成了一個頭盔。告訴你,就這么一改,它的價值就翻了一番!”

張天元一語點破玄機。

“不是吧,這也行啊,敢情這老料新工的當連我都給騙住了。”

柳憐的臉皮子有點紅,這個時候才好像明白,其實自己也真不算什么,畢竟還很年輕,以后還有機會繼續進步呢。

“是啊,別說是你,剛剛連我都差點看走眼了。”

張天元感慨道:“現在青銅器作假的水平是越來越高了。你記得以前圈里人總說青銅器沾不了綠銹吧。

紅斑綠銹,銅鏡也好,銅器也好,上面有很多綠銹,最簡單的鑒別方法,就是拿一顆大頭針,往上一扎,扎得住就是假的,這個綠銹里面有膠,扎不住那就是真的,但現在這方法不靈了。

你知道嗎,現在在青銅器上作假,作舊,作那種紅斑綠銹,作那種孔雀藍顏色的綠銹,根本不用膠了,現在最先進的造假方法,叫‘移植銹’。

懂嗎?

就是把出土的青銅器,已經都拾不起個兒了,完全都爛掉了的碎片,用高科技方法切片,切下來也甭管是什么紋路,一塊一塊的貼在新的銅胎上,內外全貼,貼的嚴絲合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