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六七七章 收藏生意不好做

快捷翻頁→鍵

第二六七七章收藏生意不好做

第二六七七章收藏生意不好做

熱門、、、、、、、、、

就連神羅集團負責直播的工作人員也給楊耀山打來了電話。

“楊老板,是不是停止直播啊?”

“放屁,繼續直播。”楊耀山氣得罵娘,這幫蠢貨,根本就沒見過那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一雙妙手,才會問出這樣愚蠢的問題來。

“嗯?是芙蓉種的翡翠!”

當第四塊翡翠解出來的時候,米麗雅眼前頓時一亮。

作為女孩子,還是比較喜歡帶著粉紅的顏色的翡翠。

戴維斯看到米麗雅這表現,頓時就有點緊張了。

“米麗雅小姐,我好像沒聽說極品翡翠里頭有芙蓉種啊?”

他戰戰兢兢地問道。

“嗯,并不是極品翡翠。”

米麗雅淡淡說道:“芙蓉種,這一品種的翡翠一般為淡綠色,不含黃色調,綠得較為清澈、純正、有時其底子略帶粉紅色。

它的質地比豆種細,在10倍放大鏡上可以觀察到翡翠內部的粒狀結構,但硬玉晶體顆粒的界線很模糊,其表面玻璃光澤,透明度介于老坑種與細豆種之間,為半透明狀;

其色雖然不濃,但很清雅,雖不夠透,但也不干,很耐看,屬于中檔或中檔略為偏上的翡翠,在市場中價格適宜,所以為工薪階層的消費者所鐘愛,稱得上是物美價廉的品種。

顏色淺綠醒目,色正不邪悅目,通體色澤一致,無淺褐黃色調滲入,硬玉結晶呈微細柱狀、纖維狀集合體,晶粒肉眼能辯但不清晰,呈透明―半透明,質地細潤,玉體觀感不干不濕,敲擊玉體音呈金屬脆聲。

應該說大多數是比較便宜的,但也有例外。”

“例外?”

戴維斯吞了一口唾沫。

“不要緊張,即便是例外,也沒有多貴的。”

米麗雅笑了笑道:“芙蓉種翡翠就像芙蓉花,香味清淡而悠遠。

芙蓉種顏色一般為淡綠色,肉眼看,其色較純正而不邪,不帶黃色調,芙蓉種翡翠的質地比豆種細,結構略有顆粒感,卻又看不到顆粒的界限。

呈透明至半透明,雖不如玻璃種,但也不遜于冰種,色雖不濃卻清澈,所以價格適中,容易被一般人接受。

如果其中有深綠色的脈則稱作‘芙蓉起青根’,其中分布有不規則較深的綠色時又稱作‘花青芙蓉種’。

在八十年代香港的一次拍賣會上,一只由這個翡翠種磨成的手鐲,竟賣到了200萬港幣。

張先生解出來的這塊料子應該就是花青芙蓉種,而且這塊翡翠這么大,做成十對鐲子都不成問題,一個鐲子按照兩百萬來算,二十個鐲子就是四千多萬。”

“四千多萬港幣跟四千多萬rmb差不多吧?”

“嗯,差不多,這在翡翠里面也算是值錢貨了,不過距離十億還是相差甚遠啊,你這贏的可能性看起來有點大。”

米麗雅繼續說道。

雖然她很喜歡這樣的翡翠,可價錢就是價錢,一分錢一分貨,這些花青芙蓉種是好東西不假,可是價錢也沒那么夸張。

所以她真覺得張天元這一次要輸了。

旁邊柳憐看著張天元,也有些緊張。

她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當初做古董生意的時候遇到的一些麻煩。

一個個暗夜中,她在燈下摩挲著器物,反復的翻看著,找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一個個暗夜中,她在轟隆隆的列車硬臥里窩著,周圍是陌生人的氣息和鼾聲,窗外掠過沿途暗夜,都不曾停留。

她離開了父親的愛護和保護,離開了身邊的朋友,踏上了一個古董販子的行家之路。

這條路是如此的寂寞和孤獨,困惑……

有人說:人最苦的莫過于心靈的焦灼和煎熬。

她覺得這話說的太對了。

不懂貨,不懂人,在浩如煙海的器物和捉摸不定的人物里,我覺得特別的迷茫和孤獨。

開門的東西她搬不動,買賣不起,不開門的東西讓她坐立不安,食不甘味,在這鬼魅叢生的行當,沒有朋友沒有師長,人人都為了利益而存在,人人都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立場。

最初的獨自買賣湖田娃娃碗略獲的小收獲一過,巨大的困惑和前路的選擇又讓我陷入迷茫和煎熬。

湖田娃娃碗,是南宋景德鎮青白瓷窯系諸窯最重要的一支——湖田窯的典型代表器。

她因為一些特殊的帶有運氣性質的機遇,和一個生意上的伙伴一起從江西人手中買入,一摞摞的捧回省城,賣給省城的行家。

當時,這樣的品種還不太被市場接受和認可,當時國內的藏家們,玩陶瓷的,還是追逐明清瓷的多,什么康熙青花,五彩,甚至晚清民國的淺絳彩之類。

她們只是憑著一種新人的沖勁,也許是上天的眷顧,偶然的獲得了這樣的機會。

這樣經典宋器的品種,賣不過一件晚清民國粉彩碗的大路貨色,可是市場就是這樣。

東西是她們幫大行們跑的,每次從西江帶東西回來,她們必須先交予大行們挑選,大行們挑走最好的,剩下的,她們自己才有權處理。

而她們這樣的新人,手中也沒有客戶資源,最好的又被大行們挑走了,差的那些,她們只能拿到網絡上擺地攤。

那時網絡還不是很發達呢,沒有什么人真的會在網上買東西。

她們沒有辦法,只能又轉回頭和大行們商量著“一槍打”,就是最好的東西她們也不敢收多大行的錢,差點的大行們也幫忙處理,能給她們賺一點點扯平差旅費就好。

可是,即使這樣,也是很困難的,大行們總是拖欠著錢不給,或者以一兩件東西不開門或者品相問題等等扯皮。

拿不到錢,她們急的焦頭爛額。催得緊了,大行們便說:這是給個機會你們學習,給你們一口飯吃,不然我打個電話給西江的xxx,人家直接就把東西送過來了,哪還要你們跑?

當是柳憐聽了便不敢做聲。

這行當最重要的資源就是兩頭的,一頭是客戶資源,一頭是一手貨源。

她們是夾在中間的,沒有經驗沒有路子又沒有眼,大行們的話雖然勢力,可的確是實話,真真是賞口飯給她們吃的。

生意伙伴心里很不悅,她想要要把最好的東西自己拿去找客戶。

(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