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六一五章 挪地兒

第二六一五章挪地兒第二六一五章挪地兒

“我想把巖村小學直接搬遷到更開闊的地方,然后新建校舍,讓附近的孩子都可以來上學。”

張天元突然說道。

“張哥,這是好事,不過需要這么著急嗎?”

展飛有點不太明白,張天元為什么著急搬遷那巖村小學。

他當然不知道,那巖村小學下面,應該就是慈禧寶藏和土匪寶藏的真正藏納地點。

如果那個小學在那里,很多事情都不方便。

當然更重要的是,學校的位置真得有點太偏僻了,而且建筑物都已經年久失修,有些甚至成了危房。

也確實到了必須得重建的時候了。

估計換了別的商人,根本沒興趣幫你建學校,而是會買下那塊地。

但張天元好歹是有良心的人,他不敢說自己的正義感有多強,但最起碼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尋寶是一回事,而修建新的小學則是另外一回事。

他也觀察過了,這所小學之所以會學生那么少,又沒有老師,無非就是因為位置偏僻,工資又低。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里,真正會為了孩子教書的人不多了。

而且你也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是圣人吧。

做一樣的工作,甚至更辛苦,得到的卻比別人少,換了誰心里頭都會不舒坦的。

既然國家財政不愿意撥錢,那就由他來搞定這個事兒吧。

一個電話的事兒。

學校由他出錢來建,不過后續工作還是要交給教育部門的,反正只要他給當地教育部門打個電話,再給聶老爺子打個電話,后面的事兒估計基本不用擔心了。

權力有時候還的確是個好東西,這你不得不承認。

離開醫院,張天元沒有去富城行宮,那里已經沒有去的必要了,他是直接到了寧叔家里。

“寧叔,你們誰比較了解巖村小學附近的情況?”

張天元現在的目標是巖村小學。

電話已經打給了當地教育部門以及神羅集團分公司。

神羅集團有自己的教育基金會,所以出資修建小學,基本不用張天元自己掏錢。

這個基金會里的錢,大部分是他的錢,也有不少是別的富商以及名人捐獻進來的。

張天元的基金會之所以受到很多人推崇,關鍵就在于他的每一筆錢用途都寫的非常清楚,甚至精確到了一塊錢。

大家一看賬面,隨便一調查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巖村小學?哎呀,您想要知道那邊的情況,估計得找老張了。”

寧叔皺了皺眉道。

“老張是誰?”

張天元疑惑地問道。

“老張這個人,過去是個文物騙子,本事很大的,后來被抓了,做了十多年牢,回來之后人就變得很低調,家里日子過得有點緊巴巴的,都五十多歲的人了,也沒再娶老婆,前妻帶著孩子跑了,他找都找不到。”

寧叔解釋道。

“文物騙子?”

張天元皺了皺眉,說實在的,作為一個古董行里的人,他對于文物騙子這種人是深惡痛絕的。

很多老實巴交的收藏家,就是被這些家伙給騙得傾家蕩產啊。

“老張都做過什么?”

張天元問道。

“說起來這人本事可是不小啊。”

寧叔摸了摸腦袋,想了想,就講了兩件有關老張的事情。

有個叫老劉的手里的百十萬塊錢,搞房地產太少,開飯館太累,盤算著找項目。

尋思來尋思去,就惦記上了古玩行。

在那幾個朋友里,老劉最不隔心的是老張。

老張大老劉五六歲,說話在理,花錢大方,給老劉幫著辦過幾次事,也都很給他長精神。

把想法給老張一說,老張就不住地搖頭:“你玩啥古董呢冒冒失失的,兩天還不讓人把錢騙干凈了。”

旁邊聽者也取笑道:“就是,你以為古董是誰都能玩的嗎還是把錢兒交給老婆子存到銀行養兒子去!”

老劉是那種越擠兌越來勁的人,真就從那天起下了狠心。

老劉買回來一摞又一摞的古玩鑒賞的書認真學習。

頭幾個月,按兵不動,除了看書,就是到古玩鋪子窮轉悠。

一日,閑逛,見一幅四尺三開的《菊黃蟹肥圖》,落款題“郭怡孮”三字,問店主:“誰的畫”

店主答:“外地的畫家,叫啥,郭抬宗(音)。”

老劉心里竊喜,想是遇上了“夯客”(甘州方言:傻瓜的意思)。

于是他便裝做漫不經心的樣子打問道:“畫的還行,你要多少錢”

店主回話:“700。”

老劉二話沒說,便掏錢買了。回去找高眼看過,確實是郭怡孮先生難得一見的精品,行價在5000元以上。

旗開得勝,老劉就收剎不住了。

一個來月時間,全線出擊,四處“撿漏”,花去近10萬塊錢,買回來一大堆東西。

只不過,真的不多,好的太少。

因為郁悶,老劉就去找幾個月賭著氣沒來往的老張。

老張熱情地招呼他,耐心地聽他嘮叨,偶爾插句話,也把其中的渠渠道道點撥得明明了了。

既如此,便如故,老劉對老張實在不能不信服了。

事先沒有承諾,事后沒要分文。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老張就幫老劉把那堆東西處理了個大概。

雖說多少損失了點錢,但鬧心的假玩意兒都退干凈了。

“別再玩了。”老張鄭重其事地對他說。

“我的性格,要玩就玩到底!”老劉回答。

“我不能老跟著你干擦屁股的事情。”老張話里帶著怨氣。

“你給我當老師,給我掌眼,我一切都聽你的。”老劉一臉的誠懇。

功夫不負有心人,跟前跑后磨了幾個月,老張終于答應收老劉做徒弟了。

有老張掌眼,老劉還真是買了幾件好東西。

一進一出,很輕松地就掙了兩三萬塊錢。

不過,老劉還是著急,覺得錢掙得不大發,成天里給老張嘮叨著要做大買賣。

老張只是勸他耐住性子,把心態放平緩了等機會。

經常來老張家的,有一個面很善的胖子,50來歲,姓包。

據老張介紹,包是個搞裝修的老板,業余時間專收古玉,手里有很多驚世駭俗的寶物。

形象的說法是——隨便拿出一件子,就能換一輛新嶄嶄的“奔馳”。

按老張的話,包不嫖不賭,不沾煙酒,性子如玉一般溫潤。

再見著老陳,老劉便套近乎,態度親熱得近乎獻媚。

老陳對他很客氣,不過總是不咸不淡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