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四八七章 沒有款識的官窯器

第二四八七章沒有款識的官窯器

類別:都市小說

作者:

書名:__

連續幾件東西過去之后,又有一件讓他稍微感興趣一點的物件被拿到了展臺之上。閱讀

這是一件粉彩大瓶。

從外觀來看,估計可能高六十五公分左右,尺寸巨大!

器身呈六瓣,以委線分割,肩與脛部的對應如意紋凸起,豐滿盈目。

霽藍深沉,足金描有數層紋飾,富麗堂皇,一派皇家風范。

御窯廠的工匠們以超現實的寫實能力,把芙蓉的嫵媚、蓮花的嬌柔、牡丹的豐腴、菊花的清麗、梅花的冷艷、石榴花的亮麗表現得淋漓盡致,博得了皇帝的贊許。

如果這東西是真的,那么可以說最少也價值幾千萬了。

粉彩之前已經有過介紹了,就不多說了,總而言之,這是一種康熙年間才開始出現的瓷器繪圖形式。

到了雍正年間,可以說是達到了巔峰。

而乾隆也是將其發揚光大,創造了不少的精品粉彩瓷器。

清代粉彩雖說沒有傳說中的元青花那么神秘稀少,可是傳世精品也是不多,而且價值都很高。

要知道,清代的瓷器,最著名的就是粉彩跟琺瑯彩了,這兩種藝術形式,可是被清朝的工匠們發揮的淋漓盡致。

東西昂貴,自然贗品也就比較多。

所以一般情況下,像粉彩、琺瑯彩,以及元青花這一類的高價瓷器,敢出手的人并不多。

一旦出手,那就是有十足把握的。

眼前展臺上的這件粉彩瓷器,從做工和藝術水準來說,都是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但它有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沒有款識!

大家都知道,粉彩瓷器是屬于清代官窯瓷器。

所謂“官窯”,是我國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辦瓷窯,專燒宮廷、官府用瓷。

從這個定義中,我們看出“款識”并不是評價瓷器是否為官窯的標準之一,但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

從目前市場的情況來看,官窯瓷器的款識也有兩種情況:第一類是大家都知道的帝王年號款的器物,占官窯器的絕大多數;第二類是帝王的堂名款器,如“慎德堂制”、“大雅齋制”等。

所以沒有款識的官窯瓷器,對于很多人來說,那都是盡量敬而遠之的。

“這粉彩顏色不錯,構圖也挺精致,但是缺少款識,卻成了一大遺憾,我是看不準!”

潘家園的陳掌柜搖了搖頭道。

沒有款識,也不能一口咬定就是贗品。

主要是因為也曾經出現過官窯瓷器沒有款識的情況。

說起無款官窯器,藍鯨博物院藏有清雍正仿明永樂官窯的青花牽牛花紋倭角瓶,其中一件就是無款,為刻意仿明之作,在清宮檔案中也有乾隆皇帝授意某種器物不具款的記載。

但這畢竟只是個案。

所以很多人不敢對于無款官窯器還是有很強烈的抗拒情緒的。

潘家園的韓掌柜也笑了笑道:“陳掌柜的話沒錯,單從顏色和繪圖來看,這件粉彩瓷器可謂精品了,不過如今咱們國內粉彩高仿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超的水平,這種程度真得是能夠做到的。”

“沒錯,我覺得還是采取對比法比較好,與真正的粉彩瓷器進行對比,就可以看出來究竟是不是真品了。”

又有人插了一句。

“話是如此,可現場誰有真品粉彩瓷器啊,就算有,那也應該是有款識的吧,跟這件差距太大,無法成為參照物啊。”

“我倒是覺得,高仿雖然能達到真品的色澤,可是就算做舊,其顏色的老化程度也應該與真品相距甚遠,這件東西看起來有點新了,我覺得應該是高水平的仿品,價值可能在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左右!”

央視的鑒寶專家開口了。

他這話倒是沒錯,即便這真得是高仿品,因為其藝術成就實在非常高超,所以價錢不會便宜的。

畢竟其本身的成本就不會低。

張天元曾經做過高仿品,所以他對這一點是非常清楚的,像這樣一件粉彩瓷器,如果是高仿品的話,估計成本都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了。

“我倒是覺得,沒有款識不是一件壞事。”

張天元笑了笑道:“對于許多初入拍壇的投資者來說,在投資官窯瓷器時,首先關注的就是上面的款識,如‘大清乾隆年制’等,似乎這是斷代的重要標準,這其實是很大的誤區。”

“這話怎么說?”王思遠疑惑地問道。

“因為除了利用款識造假之外,官窯瓷器中的‘仿款’現象也值得投資者注意。”

“仿款又是什么?”又有人問道。

畢竟這現場來的不都是專家,也有一些是不懂行的土豪,遇到聽不懂、理解不能的詞語,自然是要問上一問的。

“所謂‘仿款’就是在本朝的瓷器上,仿寫前代的款識,如清初的康熙、雍正兩朝曾有過仿寫前代款識的旨意。”

“像某年春拍的時候,一件清雍正·仿宣德斗彩蓋罐,底書‘大明宣德年制’青花雙行楷書款,成交價為88萬元,其器型承康熙朝風格,雍容華貴,為典型雍正仿宣德之佳作。”

“然而仿款畢竟是仿款,它與真品相差太大,所以我說,無款有時候反而是好的,最起碼它不太可能是一件仿品。”

“原來是這樣啊,那無款的瓷器有拍出過高價嗎?”李湛江開口問道。

張天元看了他一眼笑道:“這個當然有了。”

“能說說嗎?”

李湛江劍張天元并未拒絕回答他的問題,心里頭稍微安定了一些,對張天元的為人,也是點了個贊。

其實真沒人喜歡心胸狹隘的人。

張天元也不會在這種小事兒上跟他計較。

“其實,雖然這件官窯瓷器沒有款識,但是其頸部及圈足的霽藍描金裝飾之細膩難能可貴,每瓣瓜棱框格都繪有不同花卉,包括牡丹、芙蓉、梅花、菊花、紅白石榴以及蓮花,并吻合乾隆喜好大型瓷器的特征。”

“同時,目前已知類似器型僅三件,一件在帝都故宮博物院,一件在法國的吉美博物館,另一件即為此件,這也大大增加了其作為官窯的可信度。”

眾人都沒插嘴,等著張天元繼續把話說完。

“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這件瓷器應該跟觀復博物館的一件瓷器非常相似。”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