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四六三章 價值連城

第二四六三章價值連城

也不知道那個碰瓷的攤主到底是怎么搞到這些東西的。

張天元甚至猜測這家伙是不是真得從農村收來的,結果有些農民根本不懂古玩,就便宜稀里糊涂給賣了。

這種事兒可不是沒有過。

最起碼在張天元那個村子里偷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非常值錢的寶貝,結果被不明真相的人稀里糊涂就給賣了,而且就賣了一兩百塊。

甚至當初那邊還有人直接從兵馬俑里弄來的一些墓磚直接蓋廁所的,那真是叫一個浪費啊。

不管怎么說,古玩也是會認人的,幾經輾轉,這四件珍貴的古董居然又到了張天元的手里,成為了張天元的囊中之物。

大概就連古董本身也明白,到了那個攤主二筆手里之后,估計是難得見到天日了,還是落在張天元的手里會比較合算。

“別的東西我大概都知道價,不過這個唐代的高足金杯市面上應該還從來沒出現過吧,這東西能值多少錢啊?”

東西再好,終究判斷其價值的其實還是價錢,所以雖然俗氣了一點,不過聶震還是問到了這個關鍵問題。

“若是以前,我還真說不好,不過古代金銀器價格自去年悄然走高,并且升值幅度很大。”

張天元想了想道:“4月11日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中,推出了‘帝廷金輝——珍貴明清御制金器’專場拍賣,25件拍品成交17件,總成交額達1.7億多港元。”

“其中明宣德‘金胎鏨趕珠云龍紋嵌寶石三足蓋爐’,從5000萬港元開拍,最后以1.168億港元的高價成交,并創下中國金銀器的世界拍賣紀錄。”

“而在‘皇尊瑰寶——清代宮廷珍藝’專場拍賣中,金胎掐絲琺瑯開光式畫‘仕女花鳥’圖多穆壸以5632.75萬港元成交,刷新了清朝御制金胎器物的世界拍賣紀錄!”

“而在5月14日舉行的英國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推出了中國金銀器物專場拍賣,126件拍品成交97件,總成交額為1.9億元。”

“其中一件唐代的鎏金大蓋碗和一件鎏金銀碗分別拍出158萬英鎊和114萬英鎊的高價。”

“嘶——!”

聶震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還真不知道,一件金銀器的價格居然會如此恐怖。

“不過聽你說的這些拍賣里面,好像都是明清的金銀器啊,就沒有唐代金銀器的拍賣嗎?”

聶震雖然驚訝,但也有些疑惑。

“其實明清金銀器就可以作為參考標準的,要知道,唐朝是中國金銀器發展的繁榮鼎盛階段。”

張天元笑著說道:“這個時期不僅金銀器數量劇增,而且品種豐富多彩。其器形與紋飾的風格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大唐在汲取外域文化并融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金銀器制作終于形成了獨立的民族風格。此外,銀器的數量及其制作工藝尤為令人矚目。”

“唐朝以后,中國金銀器的發展總體上趨于保守,但是金銀制品再次呈現與其他器物相結合的趨勢,出現了大量互為裝飾的合璧產品,其涉及領域之廣泛,前所未有。”

“明清金銀器制作華麗、濃艷,宮廷氣息濃厚,寶石鑲嵌盛行。但是除了珠光寶氣,更加富麗堂皇以外,已缺少唐朝金銀器特有的勃勃生氣。”

“在明代金銀器的紋飾中,龍鳳形象或圖案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這一變化到了清代,更加推向極致。”

“也就是說,如果純粹喜歡金銀器的話,唐朝的明顯是更有特色,更具有勃勃生氣,更令人神往的。”

聽到這里,聶震眼睛里都透著興奮之色。

金銀這東西,自古一來中國人都喜歡。

尤其是黃金,那可是被譽為帝王之色的。

就連蘋果手機都跟風要弄個什么土豪金,這便可見一斑了。

“唉,可惜了,終究是沒有唐代的金銀器拍賣,我們也沒有個參照啊。”聶震苦笑道。

張天元點了點頭道:“你這是實話,不過物以稀為貴,在古玩行里還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他曾經研究過。

目前在古玩市場上所見的金銀器,基本上都是以金銀飾物為主,大型器皿很少。

從年代上看,又以明清、民國時期為多,早期的金銀器則十分罕見。

從生產工藝上看,工藝復雜、制作精美的金銀器較少,而大路貨的金銀器則較多。

從目前市場上來看,古代銀器的價格還是較低的。

像清末時期一對做工考究的銀手鐲價格在500元左右,清代中期的普通銀簪價格約在300元至600元之間,清末銀薰爐、銀掛屏等器物也就幾千元,至于銀紐扣、銀耳墜的價格,普通的品種僅為幾十元。

不過,在拍賣市場上,古代銀器中的精品,也往往會拍出高價。

像去年11月中國嘉德2007秋拍中,一件明代“永樂六年銀作局”五十兩銀錠,作為目前拍賣市場上僅見的帶有年號的明代銀作局銀錠,以156.8萬元的高價成交,創下了銀錠拍賣的最高紀錄。

但即便如此,與古代銀器相比,古代金器的價格還是要高上許多。

08年4月29日中國嘉德2008春拍中,一件“明代嘉靖戶部造五十兩重金錠”,以280萬元的價格成交,刷新了中國金銀錠拍賣價格世界紀錄。

那個還僅僅只是金錠而已,并不是什么藝術品。

收藏金銀器當然是越古越好,器型越大越好。

但收藏愛好者在收藏金銀器時一定要綜合考慮,不僅要看其材質、重量,還要看年代和工藝的精美程度。

由于現今市場上可見的金銀器大多是明清兩朝的物件,所以唐代的金銀器自然顯得彌足珍貴了。

之所以唐代的金銀器少,并不是因為它流傳到后世的少,主要是傳世品極少,大多數都是出土物。

而出土物一般都進了博物館,要么就是背老外弄走了,實在是很少有流入市場的。

東西少了,自然價格也就上去了,這個誰都能想的明白。

“唉,其實也無所謂,反正你這家伙現在是絕對不可能把東西賣出去的吧,你現在有錢了,只想收藏這些金銀器吧?”

聶震笑了笑道。

“那是自然。”

張天元并未否認自己的想法:“若是缺錢,我自然毫不猶豫地會想辦法出手這些東西,只要不賣給老外,咱們國人誰喜歡我都可以出的,但是現在嘛,真沒那個必要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