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二七八章 圓雕

“所以說你是外行啊!”

張天元笑著說道:“我這么給你說吧,中國不少好玉之士,對沁色的研究確有不少精辟之處,但也有相當多的以訛傳訛的說法流傳下來。>≥

現代人面對這些說法,還是應當通過認真的科學態度加以認識。但一些想當然的所謂專家,不借助專科知識,總以一知半解的方法,給沁色做出武斷的解釋,這可是忽悠了不少外行,就像你這樣的。”

“啊?”

“啊什么啊啊,這古玉造假的方法太多了,不過大多都是秘而不宣,你比如說將色澤好的玉置入活羊腿中,數年之后玉器上會出現血紋理,不仔細看已被蒙眼,但是細心會現,其不若古玉的溫靜,這種方式作古的玉被稱為‘羊玉’。”

“還有一種以動物制古玉的方法,是將狗殺死,將玉置于狗腹,埋到路下,過幾年后拿出來,就會形成花斑紋,,但是這種玉看起來,有新玉的顏色和雕琢痕跡,被稱為‘狗玉’。”

“還有一種風玉,將用濃灰水和烏梅水煮過的玉取出,擱置在風雪之中,使其玉紋產生裂紋,若玉質緊密裂紋則會很小,可形成類似古玉的牛毛紋,但是真正古玉的牛毛紋是粗細不勻的。”

“其余的還有很多,你要是真想玩玉,那可得小心了,不然怎么被坑的都不知道。”

類似這樣的話,張天元給很多人都說過,其中包括要好的朋友、包括神羅大學的學生等等,就是希望這些人可以少受點騙。

現在的人也是膽大,明明不懂玉,卻非要玩玉,結果稀里糊涂地把自己都坑進去了,還不知道是怎么被坑的。

“高!果然是高啊!”

楊耀山豎起了大拇指說道:“以前聽說張老弟你懂玉,其實我還是有些不太相信的,不過今天算是徹底服了。”

“服什么服啊,這字面的意思,我說給你,說給展飛,說給任何人,估計都聽得懂,可是要真正搞清楚,那卻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張天元感慨道:“事實上,隨著造假技術的不斷進步,真的與假的之間的區別已經變得非常微妙,如果單純靠著書本上的知識去判斷,那多半是會被坑的。就說剛剛那塊玉吧,其實我一打眼就知道那是贗品了,因為經驗!我連仔細看都不用,它那個沁色太過自然,自然的有點假!可這些絕對不是一個新手能夠判斷出來的。”

“明白了!”

楊耀山嘆了口氣,其實這些道理他都懂,剛剛之所以會犯渾,其實是受不了楊瑞的那種挑釁,畢竟不愿意在朋友面前丟臉嘛,其實仔細想想的話,他以前可沒這么沖動的。

“張哥,那個楊瑞又過來了。”

展飛提醒道。

張天元淡淡看了楊瑞一眼,笑著對楊耀山說道:“你氣不過的話,我就對他略施懲戒吧,不管怎么樣,打壓一下他的囂張氣焰總該不會犯法吧?”

“太謝謝你了張老弟,說實在的,今天讓你來這里,其實就有這樣的意思,瞞了你實在對不住啊。”楊耀山有些不好意思。

張天元擺了擺手,沒有說話,他看到楊瑞蹲在一個攤子面前,就干脆也走了過去。

“楊老板,您是行家了,這件玉器我也不會給您亂說的,這東西是我從一日本人手里買來的,這日本人來緬甸祭拜他祖宗,意外現了這件玉山子,絕對是真貨,大開門的物件。”

剛走過去的時候,張天元就聽到攤主跟楊瑞說話。

雖然是熟人,不過攤主依然表現得很敬業,大肆推薦那件玉山子。

所謂玉山子即圓雕山林景觀,制作時先繪平面圖,再行雕琢,因而又常以圖命名。

玉山子上分別雕出山林、人物、動物、飛鳥、流水等,層次分明,各具形態,這種山林景觀的雕刻,從取景、布局,到層次排列都表現和滲透著繪畫的章法。

一件玉山子要想雕刻的好,那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畢竟景致太多,太復雜,稍微有一點點問題,就會使得整體顯得極不和諧了。

張天元現這玉山子做工的確不錯,但稍微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現,問題還是比較明顯的,這東西明顯動用了現代機械進行加工,痕跡普通人或許看不出來,但行家只要稍微仔細一下,就能看出來的。

他沒說話,而是隨手拿起了另外一件玉器,打算裝裝樣子。

想要用玉山子坑楊瑞估計是不行的,這個楊瑞也是行家,他應該看得出來那玉山子的情況。

“咦?”

隨手拿起來的這件東西,卻讓張天元不由地叫出了聲來。

這一聲攤主聽到了,旁邊的楊瑞聽得是更清楚。

“老板,你這騎馬關公不錯啊!”張天元沒去看楊瑞,而是看向了攤主笑道:“多少錢?”

他看似臉上沒什么變化,可實際上心里頭卻有點緊張,因為意外拿到的這件騎馬關公,竟然不是普通的玉器。

騎馬關公,顧名思義就是騎著馬的關二爺。

從表面上來看,這關公與馬身子完美連接在了一起,做工還算精細。

而且采用的是比較適合人物形象的圓雕手法。

圓雕的特征是完全立體的,觀眾可從四面八方去欣賞它。

如,從正面看到的是昂挺胸、咬緊牙關、怒視敵人、威武不屈的形象。

在側面,觀眾只能看到緊握拳頭的右手和左手,通過手勢表現出劉胡蘭內心憤怒的情緒,以及恨不得砸爛舊世界,把敵人一掃而光的氣概。背面較簡單,只能看到因風吹飄動而交織著的頭和衣紋。

就這樣,觀眾可以從各個角度看到雕塑的各個側面,從而形成藝術形象的整體感。

就圓雕來說,它不適合表現自然場景,卻可以通過對人物的細致刻畫劃來暗示出人物所處的環境。

如通過衣服的飄動表現風,通過動態表現寒冷,通過表情和姿勢表現出是處在煉鋼爐前或在稻田之中。

渲染大規模的群眾場面不是它特長,可是集中深入地塑造富有個性的典型性格卻是它的拿手好戲。

眾多的羅馬頭像,龍門石窟,東山的浮雕羅漢像,羅丹的一系列肖像,《收租院》的一些農民形象都是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