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一一二章 東漢末年的大墓

香薰上部呈橢圓形,鏤空、圓口,爐蓋似點燃香后,煙氣從爐蓋的孔洞中緩緩飄出,頓覺飄飄欲仙。

中間為鳧水、揚頸、單足立于一個圓盤中間,整體造型精美、傳神。

造型栩栩如生,古樸典雅,傳遞著一種“春暖鴨先知”人生況味,讓人嘆為觀止。

器物構思巧妙,造型古樸大氣,鑄造工藝寫實細膩,尤其鴨背的羽毛栩栩如生,寥寥數筆,一幅鴨子戲水圖就活生生展現在人們面前,極有收藏價值。

整個青銅香薰上都布滿了青銅銹跡,這就是很明顯的生坑標記了,博物館見到的許多青銅器其實是經過處理的,青銅銹跡已經被提前清除掉了。

雖然青銅香薰里的香料早就已經燒光了,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也不太可能保存下來。

香薰整體造型十分精美,張天元可以負責任的說,就算是他神羅博物館里的那些青銅收藏品,單論精致的話,這香薰也絕對排在前五了,這絕對是國寶級別的青銅器啊。

他很慶幸李勝利和李攀雖然不懂這些東西,可是卻也知道應該比較值錢,所以保護得很好,沒有讓香薰被擠壓變形或者摔壞了。

要知道之前看到李攀那大大咧咧的樣子,張天元還真是擔心過的,這玩意兒要真是被壓變形或者弄壞了,那真就太可惜了。

青銅香薰并沒有成為風水法器,看起來并不是所有東西埋在地下都可以變成風水法器的,這還真是需要一定的機遇的。

張天元將青銅香薰放到自己身邊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上面有少量銘文。

漢代青銅器銘文中簡化字很多,簡化的方式主要有五種:省略筆畫或偏旁、整體簡化、截筆、借筆、草化;繁化字不多,繁化手段主要有增加表意偏旁與加飾筆兩種。

漢金文通假字很多。有的本字與借字并見于漢金文,有的則漢金文中只見借字而不見本字。青銅器銘文中的文字訛誤現象,這些包括缺筆者、漏補者、漏而不補者、錯訛者、衍文者、訛混者、穿筆與連筆者。這些一般都不見于其他時期。

僅僅就銘文的特點來說,這香薰上的銘文一看就很有漢代的特點。不過同樣的,因為這些特點太過明顯,所以仿古青銅器也經常會用到,這就使得許多人在鑒定的時候看到這樣的銘文,首先就是懷疑。

這其實也正常。

另外這件青銅香薰還有一個特點,它的表面呈現出水銀的光澤,行內語叫水銀沁。

因古銅器埋藏很久,受到土壤銹蝕的影響。銅器的表面和底子呈現水銀色,銀白光亮,故名水銀沁。

同樣的道理,仿古青銅器為了更接近古代的風格,也會刻意去模仿水銀沁,這同樣給鑒定帶來了許多麻煩。

有一些鑒定師看到水銀沁和漢代特點的銘文,就立馬先入為主地覺得這就是仿古青銅器,所以在判斷的時候也會出現偏差,估計這李勝利最早找的那個鑒定師應該就是出于這種心態。

畢竟青銅器因為是禁止買賣的古董,所以對青銅器鑒定。很多鑒定師是不在行的,寧愿不收,也不愿意受騙上當。這事兒倒也合情合理。

秦飛雪坐在張天元旁邊,仔細打量著張天元的一舉一動,她這可不是花癡,而是在學習張天元的鑒定方法,只可惜這孩子怕是學不到什么有用的鑒定方法了,誰讓張天元壓根就不走尋常路呢。

看了半天無果,秦飛雪終于忍不住開口道:“天元哥哥,這個物件我之前跟鑒定師討論過了,應該是東漢末年的東西。不像是仿制的,就是不知道是從誰的墓穴里面挖出來的了……”

張天元一邊觀察。一邊說道:“很奇特,這是一件水坑的東西。可是跟一般水坑的青銅器卻有著很大的不同,這水里面應該是含有某種特殊的礦物質吧,所以才會出現如此漂亮的水銀沁,感覺不像是青銅器,更像是銀器了,而且這做工還有造型,我估摸著肯定不會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應該是東漢末年的達官貴人或者軍閥的墓穴……”

他之所以說這件水坑的青銅器與眾不同,主要是因為所謂的水坑器物,大多是指新出土的一種古銅器,由于埋藏環境潮濕或于水中浸泡,器表的顏色發湛綠湛綠的、黝黑黝黑的,非常好看。湘南一帶出土的古銅器,以水坑器居多。

而這件青銅器則大為不同,但是卻又能分辨出的確是水坑物件。

放下青銅香薰,張天元又將目光投向了李攀拿出來的其余青銅物件,這一批青銅器因為出自同一個墓穴,所以整體上都是同樣的風格,只有極個別出現了泛金現象,與別的青銅器不太一樣。

所謂泛金,是指古銅器在銹蝕之后,或在收藏時被污染,器表面上泛出金黃色,仿佛是鎏上一層金,古董行稱這種現象叫返銅或泛金。

張天元猜想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大概是因為那是一座山里頭的墓穴吧,有些地方有水,而有些地方則符合泛金出現的化學反應環境,于是就呈現出不太一樣的情況了。

“你們兩個應該沒有把里面的東西都拿出來吧?”張天元想了想問道。

要知道,一個大墓,絕對不可能只有這么點陪葬品的,更何況這些陪葬品能裝進編織袋里面,就說明本身體積不算大,而漢代古墓里面有許多陪葬品的體積都是非常大的,他估計這兩個人應該是沒有把所有的東西都拿出來。

“您真是活神仙啊,這都能知道?”

李勝利激動地說道:“不瞞您說,有些東西我們看到了,但是拿不出來,因為被壓在石頭地下了,我估計里面還有不少這樣的東西呢,可是您說這是違法,那我們可不敢再亂動了,回去之后是不是報告政府比較好啊?”

“果然如此,這樣吧,你們不要去找政府,否則的話可能會被懷疑上,這個事兒交給我就行了,我會跟當地政府聯系,去發掘古墓的,那個時候你們就不用被懷疑了,只是用錢的時候小心點。”張天元并不打算告發這父子二人,也沒打算自己去獨吞這古墓,這種東西太扎眼了,想獨吞都不可能,還不如跟政府聯合發掘,盡量保護古墓里的東西不要被損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