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六五二章 糟粕還是精華?

老院長閉上了眼睛,一方面是在努力去感受方才的那種感覺,另外一方面,卻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緒。

剛剛他的確有一種萬念俱灰的感覺,覺得自己這一輩子好像都白忙活了,自己認為最拿手的針灸,卻比不上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這種事情,讓他怎么也無法接受。

可是張天元沒想到的是,剛剛的推拿卻讓這位老院長的腦子變得更加清晰了起來,他在經歷了最初的萬念俱灰之后,卻忽然間仿佛明白了什么,只是這個想法在腦海中生成,還不是那么清晰,他需要好好想想,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確。

按照常理來說,中醫能達到神奇的效果是絕對有可能的,因為與西醫截然不同的是,中醫并不是建立在現代化學和物理學基礎上的一門科學,它的本質是中國的傳統學說。

也就是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為什么中醫很難被西方醫療機構接受?

其實道理很簡單啊,你那套理論系統跟他們的不一樣,而且太過玄妙莫測,有一種無法捉摸的感覺,在嚴謹的西方人看來,不能用數據或者公式證明的東西,那就是不可靠的,是經驗論。

但也正因為如此,中醫可以是最好的醫生,也可以是最爛的醫生。

爛這種事兒太常見了。許多老中醫壓根就是騙人的,耽誤病情不說,而且還有可能害死人。尤其是所謂的氣功學,早就被證明了是騙子手段了。根本就不靠譜。

但這真算不上中醫,這不過是騙子借著中醫的幌子行騙而已,最終毀了中醫的名聲。

而據老院長所知,中醫的傳奇故事也是非常多的,說遠一點。比如針灸歷史上最出名的扁鵲讓人起死回生的故事。

有一次,扁鵲路過虢國,看見全國上下都在舉行祈禱,一打聽,方知是虢太子死了。太子的侍從告訴他,虢太子清晨雞鳴時突然死去。

扁鵲問:“已經掩埋了嗎”

侍從回答說:“還沒有。他死了還不過半日哩!”

扁鵲請求進去看看,并說虢太子也許還有生還的希望。

侍從睜大了眼睛,懷疑地說:“先生,你該不是跟我開玩笑吧!我只聽說上古時候的名醫俞踰有起死回生的本領。若你能象他那樣倒差不多。要不然,連小孩兒也不會相信的。”

扁鵲見侍從不信任自己。很是著急,須知救人要緊哪。他靈機一動,說:“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話,那么,你去看看太子,他的鼻翼一定還在扇動,他的大腿內側一定還是溫暖的”。

侍從半信半疑地將話告訴了國王。國王十分詫異,忙把扁鵲迎進宮中,痛哭流涕地說:“久聞你醫術高明,今日有幸相助。不然。我兒子的命就算完了”。

扁鵲一面安慰國王,一面讓徒弟子陽磨制石針,針刺太子頭頂的百會。一會兒,太子竟漸漸蘇醒過來。扁鵲又讓弟子子豹用藥物灸病人的兩脅,太子便能慢慢地坐起來!經過中藥的進一步調理,二十來天就康復如初。

這事很快傳遍各地,扁鵲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說:“他就是使死人復活的醫生!”

扁鵲聽了,謙遜地笑著說:“我哪里能使死人生還呢。太子患的是‘尸厥’證,本來就沒有死,我只不過是使他蘇醒過來罷了。”

以后,人們常用“起死回生”這個詞來形容醫生的高超技藝。有些病家有時為了感謝醫生,送上一塊“扁鵲再世”的橫匾,也是頌揚醫生醫技高超的意思。

這才是真正的中醫典范,而僅僅是幾根針就可以讓一個人起死回生,那么這樣想來的話,張天元憑借幾根針就可以讓自己原本不舒服的腿恢復健康,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況他之前好像還涂抹了什么藥品,這也許就是訣竅了。

其實不光扁鵲,老院長之所以當年會選擇從事中醫這一行,也是因為遇到了高人的緣故。

他最初是學西醫的,在那個年代,跟很多年輕人一樣,他向往西方的科學技術,所以去學了西醫。

不過后來發生了一件事情,他的一個朋友的女兒只有兩歲的時候患了突發性肌無力癥狀,眼皮抬不起來,孩子看東西的時候總感覺很無力,眼睛睜不大,不僅難看,而且影響孩子的視力。

那個時候他這個朋友可以跑遍了市里的大醫院,都沒有用,當時老院長還只是一個醫學界的學徒而已,當然幫不上什么大忙,只能去幫忙找醫生。

后來到了一家中醫院,那里的院長說了,這不是什么大問題,只需要堅持扎針三個月,就可以緩過勁來了。

本來包括老院長在內的人都是不信的,甚至覺得這就是個神棍騙子,中醫哪有那么厲害啊,針灸哪有那么神奇啊。

可找了那么多的辦法也治不好,還能怎么樣,就只能試試了。

當時完全就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去嘗試的,誰能想到,僅僅一個星期過后,孩子的眼睛明顯就有了起色,那孩子的父親高興壞了,說要給那個中醫院的院長弄個錦旗什么的。

可是老院長當時還是持懷疑態度的,就說先別慌,等等看,等痊愈了再說。

老院長其實還有一些別的想法,因為這孩子之前接受過西醫的治療,所以他覺得這么短的時間里有效果可能反而是西醫的功勞。

其實老院長家里就是祖傳的中醫世家,以前家里人讓老院長學中醫。

老院長當時是一百二十個不樂意。

都什么時代了,還學中醫……別看老院長是中醫世家出身,可他對中醫很有看法:危重病人來了,我給他灌中藥湯子,灌得進去嗎?

然而三個月之后,他卻不得不承認一件事兒,他一直以來視為垃圾,視為糟粕的針灸,居然真得基本治好了那孩子的肌無力,當時那個中醫院的院長說以后不用繼續針灸了,可以定期到醫院進行推拿,確保效果,一年之后就可以痊愈了。

從那兒之后,老院長就拜在了那位老中醫的門下,這一路學中醫走到了今天。

白天隨著老中醫診脈,晚上研讀古文,參悟病案。一晃十年,才出了師。在這十年里,老院長倒是對中醫產生了興趣,越學越有味道,一直堅持到了最后。

到了中醫研究所上班,老院長才了解他這個中醫世家的招牌是多么的金光閃閃。以自己一個小輩,有那么多花白胡須沖自己點頭哈腰,那感覺真是非同一般。有這塊招牌往那里一戳,病人來了就自覺病好了一半。

當然了,老院長也確實有他的真才實學,加上家族幾百年積累下來的獨特診療手段,不少獨門驗方,憑著膽大心細,真就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癥。

其實仔細想想,張天元的針灸和推拿能夠達到神奇的效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許自己也可以做到,只是關鍵問題在于那種涂抹的藥,那個才是問題所在吧。

“小伙子,你這盒子里究竟裝的是什么藥,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的針灸和推拿能夠達到如此出色的效果,應該與這種藥有關系吧?”

與其自己瞎胡想,還不如直接開問呢。

因為事實上中醫的神奇,比起現代中醫研究還要復雜,即便是某些人所說的五行陰陽理論,其實也并不全面。

中醫,即相對西醫而言。在西方醫學沒有流入中國以前,中醫基本不叫中醫這個名字,而是有獨特且內涵豐富的稱謂。

中醫產生于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采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

這種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黃老道家的典籍《黃帝內經》,它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也是我國醫學寶庫中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同時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癥”、“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后來的中醫學和養生學則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

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也就是陰陽、表里、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

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

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并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藥方,并采用辨證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