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五三三章 跟專家合謀

當然了,一般的勞動大眾仍過著饑寒的日子,侍女俑衣著簡單,神情拘謹,也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唐代婦女的發飾很多,有高髻、鳳髻、拋家髻、螺髻、同心髻、花髻等等、豐富多彩。

這些特點張天元可都是記在心里頭的,因為對比判斷本身就是一種鑒定方法,如果說這些三彩仕女俑本身的特點都與唐代不符合的話,那它就不可能是唐三彩,倒有可能是遼三彩,甚至是宋三彩什么的,那可就沒有唐三彩那么值錢了。

“東西不錯,這這三彩仕女俑做的是惟妙惟肖,充分展現出了唐代仕女的特點,細節也處理得非常好,且色彩處理恰到好處,甚至可以說相當巧妙,嗯,可以這么說,這幾件唐三彩仕女俑,比我見過的真正的唐三彩還要出色一些……”

張天元這話真的是先揚后抑,聽前半段的時候,唐老板那叫一個高興,而王政君也是松了口氣,這畢竟是自己拉來的生意,如果能夠成功的話,那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成績。

可是這話到了后面一句,就驟然間變了味了。

王政君到底是老人兒,瞬間就聽出來這話有些怪。作為陶器專家的顧方舟也是心里頭“咯噔”一下。

說實在的,當前這燒造仿唐三彩器很多,幾乎達到亂真的地步。在真偽鑒別方面首先要掌握藝術風格與造型。仿燒唐三彩器,僅能仿出形而仿小心其“神”。

可問題是,這話說著這簡單,但究竟什么是唐三彩的“神”,那實在不好判斷啊。

見張天元將東西重新放回了原處,唐老板哈哈笑道:“張老板你這話里頭有語病啊,什么叫比你見過的真正的唐三彩都要好啊。我這些那就是真正的唐三彩,您評價那么高,我也是放心了,價格方面好商量。我是真心想跟張老板交朋友的,這些東西,我甚至可以不賺錢,或者折本賣給你。”

顯然唐老板對這些唐三彩是非常自信的。以至于當聽到張天元話里頭有點特殊的意思之后,他首先想到的不是這些東西是仿造,而是想到張天元太激動了,所以話里頭出現了語病。

“語病嗎?看起來我不應該這么繞彎子啊。唐老板是個爽快人,我也就直說了吧。你這東西我是看不真的,所以希望您可以找別人去處理,我就不湊這個熱鬧了好吧?”

這話直接將唐老板震得半晌都沒回過味來,其實他不傻,剛剛聽張天元說那番話的時候,就覺得有些不太對勁了,這會兒聽到這么明顯的話,他直接就如同是被人狠狠在頭上敲了一下,感覺腦袋都是暈暈乎乎的。

八百萬啊,他可是花了八百萬買下來的!這東西要是假的。那他可就賠慘了。

“不是真品,這不可能啊張老板,這些東西可是都經過了專家鑒定的。對了,這位顧老可是陶器鑒定大家,他都說東西是真得,您怎么能說是假的呢?”唐老板顯得有些激動,整個人都有種好像要跳起來的樣子,突然間站起來的他,還將放在桌子上的咖啡給打翻了,咖啡灑到了他的衣服上。可是他卻一點反應都沒有,看起來是真得吃驚不小啊。

“你可別把臟水往我身上潑啊唐老板,我承認我是鑒定過,不過時間太短。根本無法全方位地去觀察,再說了,當時鑒定,也只是抽樣鑒定而已,并沒有全部鑒定,最起碼張老板拿的這幾樣。那就不是我鑒定過的。再說了,在古玩鑒定方面,張老板那可是圈子里的第一,從未看走眼過,我老顧雖說是專家,但是打眼也是有過不少次的,真要是仿制的,我的話也不能當作你反對張老板的理由。”顧方舟趕緊將自己給撇清了。

他說的基本那都是實情,要是給他同樣的條件,慢慢來鑒賞這些古玩,他說不定也能看出些破綻了,雖然未必能這么快,但也不至于看錯的。

不過他這樣想,實在是有點異想天開了,張天元之所以能判斷出這幾個唐三彩仕女俑是假的,是仿品,那可不是靠眼力,因為憑著他的鑒賞能力,還真分辨不出來這足夠以假亂真的東西,他有感覺,這些贗品簡直比瞞天王的水平也一點不差,更重要的是,瞞天王還會在物件上留下自己的印記,雖然很不容易找到,但的確是有的,可是這幾樣東西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標記。不然的話肯定是會被別人誤會的。

說實在的,張天元想說它們是贗品,還真得找出一些能夠令他們信服的理由啊。

聽到顧方舟這段話,唐老板直接就傻眼了,他算是唯一的依靠就沒了,只能一屁股坐了回去,完全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

見唐老板如此傷感,張天元有點于心不忍,于是就說道:“唐老板,我的話還沒說完呢,這些東西固然不是唐三彩,但好歹也是仿制的非常漂亮,而且如果真論技術的成熟程度,只怕比真正的唐三彩還好呢。再說了,這幾件仕女俑是假的,也并不代表別的都是假的啊,您那八百萬也未必就能打水漂不是?”

“唉,您這話是沒錯,可仿品就是仿品,做得再好那也是仿品。真的假不了,假的他真不了。尤其是這古董,很多東西的價值本身就是因為擁有足夠長的歷史,一旦沒了這方面的優勢,那就沒多大意義了,這唐三彩再好,還能有瓷器好啊?瓷器再好,還能有現代的不銹鋼器皿結實耐用啊?沒意思,真沒意思。不過您后面那話說得倒是不錯,即便這幾件東西是假的,別的東西也未必就是假的,還有勞您再給看看。”

唐老板現在算是認命了,張天元的鑒定水平,那絕對是全國都出名的,他既然說那東西是假的,那基本就不離十了。

“嗯?”

想到這里,唐老板突然產生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張天元在鑒定古董方面如此權威,那么也就是說,這些唐三彩究竟是真是假,那還不是全憑他一句話?

越想他就越覺得自己的想法靠譜,于是臉上竟然還露出了狂喜之色。

他覺得張天元真得是可以利用的。

因為唐老板以前是做過這樣的事情的,他過去也受過騙上過當,賣古董的時候,被一個專家鑒定出來的假的,別人都說是真得,只有那個專家說是假的,而那個人在鑒定的圈子里頭非常有權威,所以這個結果一旦公布出去,肯定還是會以這個專家的結論為最后結果的。

唐老板想到了那個專家被他的糖衣炮彈攻陷的時候那種心滿意足的表情,總覺得這個事兒還可以在張天元的身上用一下,如果跟張天元成了合謀,這以后就算真的弄到贗品,也可以當真得來賣了啊。

混江湖的,可以說是百無禁忌。

這就是王政君提醒張天元要小心唐老板的原因了,這些人是沒有底限可言的,他們眼里頭那只有利益,對他們有利的事情,不管事什么,他都愿意去做。

這個唐總有個很霸氣的名字叫唐霸天,這也不是什么稀罕名字,很多沒文化,卻希望自己兒子有出息的父母都會給起個什么霸天、日天、屠魔、斬仙之類的名字,覺得夠威風嘛。

當然,姓葉的給兒子取名叫葉良辰也是不錯。

唐霸天出生的那個年代,村子里面鬧饑荒,根本就吃不飽,所以村子里的人都出去要飯。他也去了,后來認識了一個姓張的人,這人教會了他盜墓。

后來張天元才知道,這個姓張的人就是張啟生,是柳若寒的師父。

仿佛中國北方很多盜墓的都跟這個張啟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唐霸天還算不上張啟生的徒弟,因為張啟生說他不配,他沒文化,腦子又不好使,做事兒有點太過沖動,這都不太適合去做一個倒斗的。

唐霸天不服氣啊,所以干脆脫離了張啟生,自己單干了起來。可他盜墓真得不行,于是另辟蹊徑,做起了黑市買賣。說起來,那個年代生意本就好賺,再加上他認識不少盜墓的人,靠著這層關系,居然漸漸真得發家了,成為了有名的黑市商人。

他為了賺錢,倒也是不擇手段,雖然沒殺過人,沒放過火,但是卻也干過不少不光彩的勾當。比如跟專家合謀,將贗品當作真品來賣,結果也是發了一筆小財。

直到十年前他弄到了兩件價值連城的寶貝,終于是一躍成為了億萬富翁。

按理說,這樣的人,最好就是能夠收山,金盆洗手,好好做點干凈的生意把自己給洗白了,這樣的話,以后也不用擔驚受怕了。

可麻煩就麻煩在這里,他為了做好黑市生意,當年可是干了不少拉關系的事兒,在那個年代算是比較松的,所以他沒事兒。可如今那些人一個個被抓,他也覺得自己可能會有危險,于是很想最后弄一筆錢,然后遠走高飛,移民到國外去。

正好天上就掉下來這么一塊大餡餅,讓他幫了那個老頭,然后得到了這么一批古董,按照專家的估價,這些東西少說也能賣個三四千萬,加上他這些年積攢的錢,足夠他到國外去站穩腳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