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三三一章 大師的畢生心血

聽著李明光的話,張天元不由心頭苦笑,你真以為弄到這壁畫容易啊,為了這東西,我可是沒少去跟拿破侖七世說好話啊,還送了幾件珠寶,這可都是錢啊。

再說了,就算我不在乎錢,這樣的東西,拿破侖七世是因為家勢衰微才愿意拿出來賣的,你說人東京博物館怎么可能會把那么好的東西拿出來啊。

唉,要想得到那東西,或許只能用非常手段了。

“走吧,咱們進去看吧,我聽說你這里還有許多珍本殘卷,一定要慢慢欣賞……”

李季林倒是沒有李明光那樣的奢求,他知道這樣的好東西那絕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弄回來一件,就已經是天大的喜事兒了,哪里還能要求完美啊。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或許有了殘缺,這世界才會變得如此精彩吧,如果什么東西都那么完美,那就太假了。

墻壁上的刻畫和經文只是藏書館中無數典籍的其中一件而已。對于李季林來說,這里面的東西,同樣很吸引人。

這里面的典籍,大部分是張天元用畢加索的油畫跟大英博物館換的,也有一部分是從兄弟會和拿破侖七世那里得來的。

當然了,還有幾樣是張天元從海下宮殿弄回來的,所以這一次海下宮殿的冒險,倒也不算是白跑了一趟。

精美的現代化書架,雖然與古代典籍的風格稍微有那么一點出入,但這卻是為了更好的保護這些典籍。

眾所周知,紙質的書是最容易壞的,不管是潮濕還是發霉,都很容易導致書本變壞了。即便是竹簡這種東西,也是一樣可能會壞,另外絲綢書都是一樣。還有金屬銘文,如果不能夠善加保護的話,那估計過不了多久。這些東西就沒法看了。

畢竟來博物館的人不都是李季林大師這樣的人,也有一些普通游客不會在乎這些東西被弄壞,甚至還有可能撕下里面的書給孩子去擦屁股。

所以張天元雖然也會開放藏書館,但是如果有人想要看這里面的典籍。卻需要向館方進行申請,然后在館方人員的陪同之下觀看,其實你也可以認為是監視。

要知道,這里的書籍或者佛經等等,盡管從價格上來講的話。可能還不如稍微好一點的瓷器值錢,可書這寶貝,對于真正了解它們的人來說,那就是無價之寶。

當然,甲骨也被張天元安排到了這里,在他看來,那些甲骨文也是書籍,尤其是在數量巨大的情況下,許多甲骨文甚至能夠連成一段通順的文字,這讓李季林和李明光都是驚訝不已。

張天元絕不會忘記當初在大英博物館里面給人要這個的時候。對方那一幅嫌棄的樣子。

在那些人眼里,這東西只怕就是扔在角落里的垃圾吧,讓人心痛得很。

李季林坐在輪椅上,靜靜地看著那些甲骨,在張天元的允許之下,他拿了一塊用手輕輕撫摸著,就像是愛撫自己最疼愛的孩子一般。許久之后才出聲道:“小娃子,你能把這些甲骨文弄回國來,實屬不易啊,我希望你可以好好保管他們。就算是數十年之后,你沒有這個精力或者能力了,也要將它們轉交給妥善的人保管,風風雨雨這么多年。好不容易拿回來了,就不能讓那些洋鬼子看咱們的笑話,知道嗎?”

李季林這一輩子研究過不少的甲骨,可是像這般數量巨大,而且能夠成體系的,實在是少之又少啊。甚至里面記載的一些文字,將很有可能讓“夏朝”這個始終找不到確切文字記載的朝代真正在中國的歷史上出現,讓那幫洋鬼子也是心服口服。

聽了李季林的話,張天元點了點頭,自己辛辛苦苦弄回來這些東西可不是拿來玩的,既然弄回來了,自然就是要好好保護、好好收藏的,絕對不能讓別人看這個笑話。

“放心吧李老師,這是我自己找回來的東西,當然會盡全力保護好的,不會讓它們受到絲毫的傷害。”

“哈哈哈,這樣就好,這樣就好啊,對了小娃子,我發現你這里頭缺少系統的研究文獻。我這一輩子,一半送給了國學,一半送給了考古,也沒什么值錢的東西,就是有一屋子的研究資料和文稿,就是不知道你想不想要啊,如果想要的話,找個時間過來取一下,東西不少呢,最好是叫輛卡車來……”

聽到李季林突然這么說,張天元直接就傻眼了,他是知道的,李季林老師一生的研究資料都存放在他自己的私人圖書館里頭,不僅有許多是他親筆寫下的研究資料,甚至還有大量的古代研究文稿,那些文稿有明清時期的沈周、唐伯虎、紀曉嵐、和珅、劉墉等等文人墨客的文稿,也有更早時候的一些文人墨客留下來的稿子。

雖說跟他們的繪畫或者書法相比,大概在收藏市場上是賣不出什么高價的,但是對于一個博物館來說,那可就太值錢了啊。

尤其是這些東西,很多私人博物館的館長都親自登門造訪,希望可以得到,卻是都鎩羽而歸了,甚至聽說就連帝都故宮博物院想要,都被大師給拒絕了。

拒絕的理由很簡單,不是自己的東西,就不會心疼,公家的博物館最大的麻煩大概就是不會像私人那么心疼吧。

有幾個會把公車像私家車一樣愛惜的?

“李老師,說實在的,您這么說,我非常高興,甚至一千一百一萬個愿意要這些寶貝,可是您辛苦了一輩子才留下這樣的財富,應該用自己的名義辦一個博物館或者紀念館吧,送給我不覺得太可惜了嗎?”

關于這樣的事情,張天元也是聽說過的,有一些比較牛逼的人在去世之后,他們的后人就會用他們遺留下來的東西開辦一個紀念館或者展覽館,然后供人參觀。

其中有真心紀念的,當然也有是特意圈錢的。

張天元還聽李明光提起過,有一個商人打算出資上千萬來幫助李季林大師修建這個紀念館,結果都被拒絕了。

可是現在,這位大師卻如此輕描淡寫地就將這么貴重的東西交給了自己。

“可惜?留著才是個麻煩呢。”李季林嘆了口氣,眉頭上多了幾絲無奈。

“天元,你不知道,現在李老師還沒去世呢,他的那些家人就已經開始爭奪遺產了,什么親情,全部拋之不顧了。大師別的倒是不在乎,反正他也上了年紀了,雖然不應該這么說,但估計也活不了多久了。所以他們爭就讓他們爭吧,可是這些研究資料以及珍貴文稿,是他一聲的心血啊,他實在不愿意被人糟蹋了,所以送給你,你就接下來吧,有正式的捐獻文件的話,他的那些親人也不能拿你怎么樣的。你就當是幫大師一把吧,也是挽救那些資料。”旁邊一大師的徒弟壓低聲音在張天元的耳邊說明了一下情況,這才讓張天元恍然大悟。

大師風光了一輩子,可是到頭來卻也不得不被世俗的事情搞得頭疼,自己只要肯接受這些東西,那就等于是幫了大師的一個大忙了,倒是沒什么不妥的。

“那好吧李老師,這些東西我會為你妥善保管得。以后如果到了我晚年,我也會將它們轉交給值得寄托之人。”張天元雖然是個自信之人,但是他也無法確定自己的后代將會是個什么樣的人,所以說不定有一天,他也會遇到跟李季林一樣的事情。

“哈哈哈,這就對了嘛。走吧,咱們繼續看看別的。”李季林聽到張天元答應接受自己的資料和文稿,也是明顯松了口氣。

其實關于張天元的考察,并不是今天才開始的,李季林為了尋找一個可以依托的人,找了十多年了,后來經過聶老爺子的引薦,才知道了張天元,然后這將近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幾乎成了張天元研究專家了,把張天元做的一些事情,以及對于收藏的態度都研究了一個透徹。

張天元是個什么人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張天元對收藏品的態度,這一點好,那就足夠了。

而今天看到神羅博物館的情況,他是徹底打定了主意,決定把自己那些文稿和資料轉贈給張天元了。

一千多萬?

對于一個將死之人來說,那只怕就跟地府銀行的票子差不多吧。至于說他那些后人,他倒也不擔心,他這一輩子留下來的財富,也夠那些人好好活著了,如果稍微有點上進心,也能活得非常好,如果說實在太敗家的話,那他也沒辦法了,各人有各人的命吧。

他絕對不會提出說讓張天元幫助他去照顧自己后人的事兒。

“這就是《永樂大典》的殘卷嗎?果然不錯,這應該還是屬于手抄的版本。可惜了,可惜只剩下這么幾卷了,永樂帝是我比較佩服的人,然而可惜子孫不肖,丟了江山,然后又被清廷那么糟蹋,圓明園一把火,毀了多少好東西啊,可惜,可惜啊。”

老人說話的時候,都仿佛眼前又大火在不斷地燃燒,竟是不自禁地留下了淚水。

張天元能夠理解,以老人的這個年紀,應該說比自己更加對外國的侵略刻骨銘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