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二七四章 更加精準的龍相

“我的個親娘來,這么多的古董青銅器,你們這些年沒少干挖人祖墳的事情吧……?”

中國青銅器不但數量多,而且造型豐富、品種繁多。有酒器、食器、水器、樂器、兵器、農具與工具、車馬器、生活用具、貨幣、璽印,等等。單在酒器類中又有爵。角、觶、斝、尊、壺、卣、方彝、觥、罍、盉、勺、禁等二十多個器種,而每一器種在每個時代都呈現不同的風采,同一時代的同一器種的式樣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區的青銅器也有所差異,猶如百花齊放,五彩繽紛,因而使青銅器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而此時,就在這個房間里,除了少數青銅器類型沒有之外,基本上絕大部分種類的青銅器都有出現。

或許是因為東西多,地方小的緣故吧,推開門之后,就在門的旁邊,便可以看到許多擺放在那里的青銅制品,看起來應該是農具之類的東西,雖然經歷了數千載的歷史,上面布滿了銅銹,也沒有紋飾和銘文,但農具這種東西的出現,對于青銅器的歷史,卻是一個絕好的印證。

盡管可能在市場上沒有人會購買,可是放到博物館里的話,那就不一樣了。很多游客在參觀博物館的時候,都會對這樣的青銅器農具感到無比的驚奇。那個時代的人已經可以用到金屬農具了,這比起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實在是現金太多了。

當然,除了這些老百姓最常用的農具之外,也少不了貴族王侯們喜歡的東西,比如那青銅缶、還有那兩邊放著的兩個完全組成了一個系列的青銅編鐘,保存如此完好,真是讓張天元為之驚嘆不已。

這些貴族王侯們用的東西就不一樣了,上面的紋飾和銘文都是重要的歷史文獻啊,不管是研究價值還是收藏價值,都是非常高的。

雖說這樣的樂器跟九鼎這樣的國之重器相比的話。有點相形見絀,可是跟一般的青銅鼎相比,卻一點也不遜色。尤其是這完整組成了一整套樂器的編鐘,如果真拿去賣的話,絕對也是價值連城的。

這些東西也許比青銅鼎還更容易拿,因為最大的也不過才半米,最小的才只有拳頭大小而已,只要裝進袋子里面就行了。這些盜墓賊想走私的話,也是很方便。

所以對于盜墓賊來說。這玩意兒只怕比九鼎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還是要高一些的。

“說句老實話啊莫老板,雖然我這人瞧不起你們這些盜墓賊,覺得你們無節制和魯莽的挖掘實在是糟蹋了很多東西,但能把這古編鐘從里面弄出來。也算是本事了……”

這兩組編鐘,一組三十九件,一組二十七件。紋飾精美,做工精良。根據龍相顯示,再加上慧眼得到的信息可知。這兩組編鐘應該都為春秋晚期吳國的宮廷樂器。

張天元上前輕輕敲打了幾下,發現這東南關系雖歷經2500年的滄桑,仍樂律分明,音色清亮。

當然了,這玩意兒跟著名的曾侯乙編鐘相比,那還是差了一些,可即便如此,曾侯乙編鐘也就那么一套而已,這里卻是放了兩套,而且兩套的數量相加,正好等于曾侯乙編鐘的數量,不知道這是巧合,還是什么。

在曾侯乙編鐘被發現之前,編鐘上青銅鐘的數量最多的也就是九件而已,而在那之后,發現的編鐘也大多都是殘缺不全的。

相比于張天元眼前的這兩套編鐘,那實在是太差勁了,這兩套東西一旦問世,盡管或許不如九鼎那么厲害,可是也絕對足夠震驚世人了。

張天元繼續往里面走,他要將這里的情況都查看個清楚。

房間里竟然還有堪稱春秋青銅劍精品的菱格紋銅劍,與傳世的夫差自作用劍極為相似。尤其是圓形劍首內刻劃數道同心圓圈,細如毫發,整齊精致,如此精細的刻紋工藝,專家推測當與鐵器的出現有關。

而這把劍只是其中的一種兵器而已,除了劍之外,地上還橫七豎八地扔著許多青銅兵器,有戈、矛斧、鉞、刀、錘、戟等,甚至還有一些東西張天元都叫不上名字阿里,這一回算是大開眼界了。

這些兵器,有的是戰場殺敵的利器,用鑒字訣查看的時候,甚至能夠明顯感覺到兵器之中濃濃的殺意,而有些則是士大夫們的配飾。

古代很多士大夫將寶劍當成配飾別在腰間,未必會舞劍,但卻是身份的象征,就跟現代很多有錢人出門身邊喜歡帶個美女一個道理。

好劍就相當于美女啊,既代表身份,又體現自己的魅力。

此外還有帶銘文的銅盤和銅也,它們不僅繼承了幾何曲線編織紋飾的特點,還遍布細密的蟠虺紋,極盡繁復華麗之能事。另外,銅盤殘片上還刻有人物、樹木、異獸和幾何紋,反映了貴族宴飲、狩獵的內容,極為罕見。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臧孫鐘、勾吳太叔盤、羅兒也等青銅器,這上頭的銘文,可是雕刻得非常清晰,據說曾經砸金陵也發現過類似的東西,上面的銘文還被認為是當地最古老的文字。

這些東西就不說了,其余的青銅鏡、青銅爵,還有一些張天元以前從未見過,甚至也叫不上名字的青銅幣、青銅裝飾品等等,基本上就是在地上隨意那么扔著的。

這還真得是兒賣爺田不心疼啊。

不說別的,就張天元看到的那些青銅鏡,算起來的話,價值至少數千萬,其中雖然也有一般貨色,可是精品更是不少。那些青銅爵就更是糟踐了,就那么扔在地上,有的連腿都被碰斷了,這幫盜墓賊啊,簡直就是野蠻式挖掘的代表了,難怪國家三令五申不允許私人盜墓呢。

他感覺自己真得是被盜墓給騙了,盜墓賊就是盜墓賊,這才是血淋淋的現實。

“這算什么本事啊,我以前還弄到過一架與真物相當的銅車馬,還有足足十幾米的青桐樹呢,您還是考古學家呢,怎么還不如我見識多啊。”莫邪說這話的時候,有些得意洋洋。

不過也難怪了,張天元說是考古學專業畢業的,但實際上做的考古的事情并不多,他真正玩古董的時間,也就才一年多而已,要不是靠著六字真訣,也不會有今日的成就。

論閱歷、論見識,莫邪還真有資格嘲笑他,可是聽著盜墓賊的嘲笑,他怎么覺得那么不是滋味呢?

“得得得,別吹牛了,我怎么沒看到這里有銅車馬和青桐樹,哦,倒是有,不過那銅車馬只有玩具大的可不一樣啊,青桐樹也只是青銅樹干吧?”張天元沒好氣道。

他是郁悶啊,外國人糟踐中國的青銅器也就罷了,大英帝國博物館倉庫里的那一幕至今仍然深深刻印在他的腦海之中,怎么這一次回來,卻發現連中國人自己也糟踐自家的東西,這能不讓人郁悶嘛。

雖然眼前這個家伙只是一個盜墓賊。

“我可沒吹牛。”莫邪欲言又止,似乎是想說什么,可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于是便又將嘴巴給閉上了。

張天元心里頭納悶,這家伙該不會是還藏了些什么寶貝吧,他目測了一下,這個房間里的青銅器大概有百件的樣子,如果按照莫邪之前所說的的話,他所擁有的青銅器應該有兩三千件之多,果然還有私藏的東西嗎?

而且他可不信莫邪盜墓就只盜青銅器,估計還有別的寶貝沒有拿出來呢,正所謂狡兔三窟,難保這孫子不會把盜來的東西分別藏在不同的地方。可能這個事兒連望湖大師都不知道呢。

不過莫邪既然那不說,張天元也不好繼續逼問,免得引起者家伙的懷疑,那就不太妙了,他費了那么大勁,無非就是想讓莫邪相信他是可以信任的,如果這個時候露出破綻,那就等于是前功盡棄了。

而且張天元現在還遇到了另外一件事情,讓他無暇繼續詢問問題。

事實上剛剛在另外一個房間看到九鼎的時候,就有大量地氣仿佛是洪水一般涌入了他的身體之中,到了這個房間,那還沒有完全消化的地氣,又一次增加了許多,他的地氣等級盡管沒有提升,可是卻能感覺到地氣明顯厚實了很多,而且雖說是沒有得到新的能力,但固有能力卻是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比如透視的距離更遠了、查微的精度更高了,估計現在這查微能力,比起全世界最好的顯微鏡,也相去不遠了。

至于慧眼、龍相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變得更加精確了。

就拿龍相來說吧,以前很是籠統,比如說宋元明清這幾代的龍相都是成年的真龍,想要具體確定一個朝代,那是比較難的。然而現在就變得比較容易了,因為龍相雖然沒有變,但龍相之上卻出現了銘文,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個東西的具體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