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種田記

第六章 種芋得芋

轉眼一月已過,期間陸續給京都李家送去幾次山芋葉子。和玉,何英每天都在田里拔草,偶爾挑早熟的山芋,扒出來,拿回家,嘗嘗鮮。

何喜每天侍弄兔子和小羊,十幾只小兔子特別可愛。將近三個月,長了大約三斤,每天都要準備很多青草,因為家里沒有多余的糧食喂兔子;小山羊現在有二十多斤。和玉看著最小的妹妹這么能干,原來白白的臉蛋曬黑了,心疼的要命。

山芋還有半個月就可以收獲,和玉一想起就不由自主的樂呵。頭天晚上,和玉到田里挖了一筐早熟的山芋,第二天一早去趕往泰和樓,將山芋交給李管事,并告訴李管事山芋的幾種吃法。

不一會,再泰和樓大廚的高超技藝的烹飪下,很快做出這幾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前世的和玉最喜歡山芋粥,淡淡的小米香和山芋的香甜完全融合,聞著就讓人食欲大增。

李管事當即決定,山芋在中原是稀罕物,五十文一斤,全要。要知道現在的物價,一斗麥才三十文。

“李管事,和玉承蒙鄉親的照顧,渡過難關,才能安安穩穩的種田,答應給村里的鄉親們,每家二十斤的留作種子。明年還要擴大生產,只能出售收獲的一半,還請李管事見諒。”和玉向李管事解釋道。

李管事摸了摸胡子,點頭道:‘‘是老朽心急了,忘了留種子這茬。今年我們先把所收送往京都,打出名聲。明天大量生產,再大展身手。”

和玉連忙道謝。

“何小姐,不知這山芋,何時收獲,我派人去拉過來。這是定金五十兩銀子,你先收下,拉菜再付清余款。”李管事掏出定金交與和玉,并簽了一個契約。契約上的字,是簡單的繁體字,和玉都認識。

入秋之后,天空也變得比夏天清澈,藍藍的。人們開始收獲田里的莊家,起早貪黑,雖然累,但每個人都是笑容滿面,連小孩也忙前忙后的收拾落在田里的莊稼。

和玉在鄉親們的幫助下,用了兩天的時間挖完了田里的山芋。和玉最喜歡挖山芋,因為一株山芋的根下可以長出很多大小不一的山芋,每一棵都有驚喜。有時侯心急了,挖壞了。要心疼好一會。

由于和玉姐弟的細心侍弄,山芋喜獲豐收,畝產兩千斤,在沒有現代化肥的情況下,產量算是高的了,六畝收了大約一萬千斤。分給鄉親們每家二十斤,就分出去將近一千斤。自己留了兩千斤做種子。其他的九千斤全賣個給泰和樓的李管事,共四百五十兩銀子,李管事親自付了尾款四百兩銀子。

之前和玉送給族長,長老們,還有周嬸的山芋秧。族長和長老們,在和玉的引薦下,都賣與李管事,也有十幾兩的收入;周嬸家居然買了三十兩。對于富貴人家來說,這點算不了什么,但是對于何家村,這些僅能溫飽的村民來說,已經是很多了。幾位長輩高興地不得了,這可以給家里添置很多東西。

和玉手里現在有四百兩積蓄,盤算著買頭牛。人工翻地,不僅累,而且效率低。之前種山芋翻地,就把和玉何英兩個累的不行。

和玉請李管事幫忙,買了一頭正當年的黃牛,三兩銀子。人家看在李掌事的面上,便宜一千文。黃牛是耕地的主要牲畜,買賣耕牛,要到官府登記造冊的。在李管事的引薦下,很快弄好了。

和玉買的黃牛很及時,把山芋田翻了一遍,從田里翻出來兩筐的山芋,雖然有的地方翻壞了,切掉后,還可以吃。

族人村民們受了和玉的恩惠,在族長的帶領下紛紛來幫忙。和玉教他們,只要把粟穗用到割下來,剩下的稈,收集在事先挖好漚肥的坑里。

“和玉,為什么要把這些莊稼稈弄在坑里啊?豈不可惜?”族長問道。

“族長伯伯,其實莊稼和我們人一樣,需要養分的。這些干草,麥稈,還有動物糞便倒上少許的水,放在坑里發酵,漚肥,根據作物生長不同階段,施肥,可以增加糧食產量,好的情況下,可以增加一擔呢。”。和玉回答

大家聽了,感覺很有道理,紛紛效仿,導致村子里空前干凈,一些動物的糞便,被人第一時間撿去了。

收完了糧食,十幾畝田也被耕種好了,種了十畝小麥。幸虧地窖的溫度低,土豆沒有發芽。和玉準備種土豆,種了五畝。

天氣越來越冷,樹葉落了,和玉帶著弟弟妹妹去摟樹葉,用于漚肥燒火。和玉家用不起碳,何英麥田去山上砍柴,準備過冬用。

自從京都的泰華樓推出了新菜色,山芋,很多達官貴人慕名過來,一飽口福。一躍成為京都最頂級酒樓之一。山芋,名噪一時。

京都李家小少爺李長卿,前段時間又開始挑食,不吃飯,因為山芋葉子沒了。直到山芋收上來,李家傭人哄著小少爺,說秋天到了,山芋葉子沒了,長出果實了,就是山芋,比葉子還好吃。李家留了一千斤自己家吃,李家老太太認為,再多錢都沒有乖孫子重要。

山芋味甘,老少皆宜,李老太太也喜歡這個味道。特叫來李管事,道:“李管事,辛苦了,今年你為了李家立了大功,老身不會虧待你的。現升你為一等管事,月錢增加一倍。望你不要辜負李家對你的厚望。一定要搞好明年的山芋供貨,價錢貴點,不要緊。”

李管事向李老太太拜謝,回答:“老婦人,山芋乃是外族植物,是清水鎮何家村的一個何姑娘偶然得到的。只有她一人知道種植方法。何姑娘聰明伶俐,為人誠信,是個奇女子。”

“哦?李管事,很少夸人的,此女子定不是一般人。以后有機會,帶來給老身看看。小丫頭不容易,能幫的就幫襯點。”李太太饒有興趣的說道。

“是,老夫人。老奴記下了。”李管事恭順的回答。

備注:一千文等于一貫錢等于一兩銀子,十兩銀子等于一兩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