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雄

第九十二章 顏師獻策

“……陛下如能應云侯之所請,不僅為天家之福,亦為我大漢百姓之福!”劉徹將顏思聰的奏章放到了書案上,臉陰的可以滴出水來。,

龍乘云虎乘風,自己是真命天子天下的主宰。可是連幾匹馬的主都做不得,只是扣了云侯的幾匹馬而已。差一點點就鬧得狼煙四起天下大亂,為君不能做主做這個皇帝還有什么意思。莫不如做一個逍遙王爺來得痛快。

“陛下,顏師來了。正在承明殿外候著!”韓焉走到丹樨下,躬身向劉徹稟報道。

顏思聰的這封奏疏是山東八百里加急送過來的,想必同樣有一封家書隨著送了過來。任用劉氏宗親,即墨侯也算是劉氏宗親。現在看來,跟云嘯倒好像是親兄弟。

劉徹咬著牙,眼前的情形整治即墨侯也是不可能的。嘆了口氣,揮了揮手道:“隨朕去迎!”

顏家不但受過高祖的封號,更是從九歲起便教導劉徹的學問。說起劉徹尊敬的人,什么主父偃,衛綰,汲黯等等都要靠邊站。近十年的言傳身教,劉徹心里對這位老師還是認同的。

劉徹親自迎接到了承明殿的門口,旁邊的宮人與內侍都嚇了一跳。不知道這位白發蒼蒼的老家伙什么來頭,放眼大漢之內能有這個待遇的恐怕也只有太皇太后一個人。

“學生見過老師!”劉徹對著顏清躬身施禮,完全是一派學生見到老師的樣子。禮儀周到一絲不茍。

“你是人君,以后見了不要這么多禮。進去吧!”顏清對著劉徹說了一句,大刺刺的便向承明殿里面走。旁邊隨侍的宮人內侍下巴都要掉到腳面山,囂張真他娘的囂張。皇帝給見禮,還要說皇帝幾句。這老頭兒干嘛的,太皇太后的威風好像都比不得他。

九月的陽光好像瀑布一樣的傾瀉進了承明殿內,承明殿里再也不用點那座燭山。陽光經過地板的反射照到了大殿的每個角落,顯得整座殿宇寬敞了不少。

劉徹沒有座他的皇帝寶座,而是與顏清相對而坐神情恭敬之極。

“陛下因何悶悶不樂?”顏清的眼睛盯著劉徹看,劉徹卻規規矩矩的垂首跪坐在眼前的對面。韓焉一揮手。承明殿中的內侍宮人紛紛退了出去。韓焉最后一個退走。兩名內侍關上了厚重的殿門。一時間大殿里靜得可以聽見落針之聲,千度小心的看著這兩個人大氣都不敢出。

“學生……學生沒有悶悶不樂!”

“哈哈哈,陛下九歲起便隨老夫就學。難道陛下以為可以騙過老夫不成?一國之君,怎可打誑語。”

“學生的確心有郁結。朕是皇帝乃天下之主宰。老師說過。為君者掌持國柄。手握王爵。口含天憲,運賞則餓隸富于季孫,呼嗡則令伊。顏化為桀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都是老師教給學生的道理。

可是學生只不過征用了云侯兩萬匹軍馬,那云侯便弄得狼煙四起。逼得朕不得不茍全于社稷,向臣子求和。想必云侯議和的條款您也看了,這哪里是臣子在與君王說話。簡直就是自立為王,他的奏章里毫無君上之敬人臣之理。”

劉徹越說越氣,向顏清傾述著心中的憤懣之情。顏清只是捋著胡子聽著,并不參言。待劉徹說得累了,這才說道:“呵呵呵,為君者自然是掌持國柄,手握王爵。可老夫也沒有說,為君者可以巧取豪奪予取予求啊!

云侯的軍馬路過大漢的邊關,已然向陛下繳納了稅賦陛下既然收了人家的稅賦。自然便要保證這批軍馬的安全,可陛下不但不保全云侯的軍馬。還巧立名目的征用這批軍馬,此舉與盜匪何異。若是有人這樣征用陛下的軍馬,那陛下會作何行止呢?

老夫想著,怕是陛下做得比云侯還要過激些。揮兵山東,搞得大漢處處狼煙亦是想見之舉。”

顏清不溫不火的說著,看向劉徹的眼神也柔和了許多。

“可即便如此,他令那蒼瀾攻破九江縱容亂民屠城搶掠。那也是朕逼的?在遼東,在江南每戰不留降卒。這也是朕逼的?那些可都是漢軍,那九江城里可都是大漢的百姓。”劉徹不服氣的說道。

“有些事思聰在信里沒辦法和陛下說,但給老夫的家信里面都說得清楚。云侯在海外水如不服,感了惡疾。你發難的時候,正是他病得七葷八素幾乎撒手人寰之時。

他手下的那些驕兵悍將,都是殺人殺慣了的。從江南到西域再到草原,你看看他們這一路哪次不是人頭滾滾。不是我替云侯說話,若是云侯真的有什么三長兩短。這些驕兵悍將失了管束,那恐怕才是大漢之災。好在云侯雖然臥榻,但身子卻一天天見好。

九江城破那九江王不是沒動分毫?竇淵全軍覆滅,竇淵不也毫發無損?云侯做事沒有做絕,處處留著余地。其實就是想著與陛下和解,再怎么說南宮公主也在云家。云侯斷然不會將事情做絕的。”

“朕就怕有了云侯這個榜樣,日后天下諸王侯們個個不聽旨令。那朕這個君還叫什么君,大漢不是分崩離析?”

“陛下大謬矣!這君王本就是和諸王侯與士大夫共天下,當年高祖問蕭何。朕位居九五,為何要要聽爾等之言。

蕭何說,臣下制律三千條。條條都要官來做,若是陛下不聽臣下之言。那天下之大,人口繁多。陛下何以治理得過來,這天下又如何能夠昌明?沒有這些個官,陛下又如何統治百姓?

聽明白了吧陛下,為君不在于治民而在于治官,這吏治才是一篇真文章。高祖分封天下諸侯王,原意是以親情為紐帶。讓劉家枝繁葉茂,同氣連枝共御外辱。

可天下的諸侯王幾時消停過,從高祖時起。一直到陛下的爺爺,還有先帝,哪一次諸侯王們消停了?在先帝時期,劉濞等七位諸侯王更是掀起了七國之亂。可經歷了這么多的叛亂,大漢的國祚還是傳到陛下的手中。大漢風崩離析了么?老夫看來,反而更加的江山穩固。

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因為,從先帝起朝廷逐漸在消弱各路王爵的權勢。尤其是限制了諸侯王們掌兵的權利,現在除了幾位資歷極老的諸侯王。其他的王爺們,鮮有上馬治軍下馬治民之輩。

老夫倒覺得,云侯這一鬧很好。朝廷可以趁機繼續消弱諸侯王們的兵權,而后將基層官吏之任命權也收歸朝廷。日后,諸位王爺便只是享用府庫里的賦稅。安安穩穩做一個富家翁,比天天操練兵馬想著宏圖大業來得好。”

顏清侃侃而談,劉徹的神情從開始的不服氣。逐漸變得專注起來,到了最后更是認真的思索。

“老師的意思是,要朕趁著云侯的這次事情繼續推行父皇的削藩之策?”劉徹想了良久,終于說出了口。

“不是削藩,是要逐漸斷藩。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天下怎么可以有兩個太陽。諸位王爺就是要與日月爭輝,事實證明高祖是錯的。親情并不能泯滅對于權力的,一個個諸侯王前赴后繼的謀反就是證明。

老夫向陛下陳情一道均恩令,主要的內容是諸侯王身故之后。可以將諸侯王的封地,平均分給自己的各個兒子們。這樣老子分兒子,兒子再分兒子。幾代下來,恐怕這些王爺們只有幾畝薄田度日嘍。到了那個時候,怕是陛下請他們造反他們都造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