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蘇聯遠東地區,濱海邊疆區。隔海相望就是島國,溫潤的海風吹來,整個地區都被茂密的樹林覆蓋著,風景優美,遠處,烏蘇爾卡河靜靜地流淌著。
想起后世那糟糕的霧霾,整天混沌的天空,安德烈就對這里有了些好感,雖然不知道怎么穿越過來的,但是,這里貌似還不錯。
已經在八千米的高度上巡航,通過狹小的護目鏡,安德烈向外面看著。習慣了后世的飛行頭盔,安德烈對現在的頭盔非常不滿意。后世的頭盔是半盔,整個臉都是露在外面的,罩上了氧氣面罩之后,再放下護目鏡,才能夠將臉都遮住。而現在的頭盔是全盔,套上之后,前面就只剩下一小塊的空間可以向外看了。不過,米格25是能夠飛到三萬米高空的戰機,哪怕是在加掛了武器之后,也能夠很輕松地躥到兩萬五千米上,那里已經是太空的邊緣了,所以,必須要戴著這種類似宇航員一樣的頭盔,同時身穿高空代償服,否則,萬一飛機真的失事,從兩萬多米的高空彈射出來,身體的血液立刻就蒸騰了。
不過,胯下的飛機,可是相當不錯的了,這可是蘇聯軍事工業的驕傲,米高揚設計局的杰作,全球第一種能夠達到雙三的戰機!三萬米的高空,三馬赫的速度!
在三馬赫的速度中,飛機表面的溫度會高達幾百度,普通的制造戰機的鋁合金,也會在這種溫度中融化!所以,想要制造這種高速的飛行器,就必須要用特殊的材料。
美國人解決的思路,是用耐高溫的鈦合金,既輕又結實,而蘇聯人的思路,則是應用工業上常見的不銹鋼!
不錯,這就是一架使用不銹鋼打造出來的戰機!這絕對是一架重型的戰斗機了,空重十五噸,正常起飛重量三十六噸,機體載油量高達十六噸!
雖然后世的安德烈從來沒有駕駛過這種戰機,而穿越過來就被米格25來了個下馬威,差點就失事。但是現在體會著簡單粗暴美學誕生下來的這種強悍戰機,安德烈也有一種隱隱的興奮。
“031,032,航向270,十四號海域有不明目標,立刻前往攔截!2.4馬赫速度巡航。”
本來安德烈的戰機出故障,不應該再執行這種攔截任務了,但是兩人所處的位置正合適,可以快速地到達十四號海域,于是,兩人在返航的時候,又接到了這樣一個任務。
“收到。”長機飛行員別連科回答道:“航向270.速度2.4.”
壓操作桿,戰機在空中劃出一條弧線,向著地面引導的方向飛去。
蘇聯國土防空軍,標準的攔截戰術就是在地面引導下進行的,安德烈跟著自己的長機,壓坡度轉向,同時打開了尾部的發動機加力,繼續提高自己的速度。
在這個高度上,空氣阻力相當小,尾部兩臺發動機噴出熾熱的尾焰,當加力打開的時候,瞬間出現了一種讓人腎上腺素加快分泌的推背感,R15B300發動機,爆發出109千牛的加力推力,燃油噴入加力燃燒室,變成高溫高壓的氣體,推動著戰機繼續加速。戰機的前端出現了一個圓錐狀的氣流,跟著,戰機的前部就刺破了這股氣流,輕輕的音爆聲中,戰機已經進入了超音速巡航!
綠色的儀表盤上,馬赫表的指針在慢慢轉動著,1.2馬赫,1.5馬赫,2馬赫,最終,穩定在了2.4馬赫上!
稍稍收了點油門,安德烈讓戰機在2.4馬赫的速度上穩定飛行。
兩架米格25戰機,以2.4馬赫的速度,在2.4萬米的高空,快速地向著二百公里的目標區域飛去,這段距離,對于米格25來說,只需要四分鐘而已!而普通的戰斗機,至少需要十幾分鐘,這就是截擊機的優勢!
在整個過程中,安德烈從起飛開始,就沒有關閉過加力,一直處于加力飛行狀態。
普通的戰機,比如F15等空優戰斗機,只能是在作戰起飛和進行空中格斗時使用加力,加力的使用使時長只占其飛行時間的百分之十不到,每次加力使用時間不能超過三分鐘,否則就會損壞發動機。
而對于純粹的截擊戰斗機,就拿現在的米格25來說,在進行戰斗起飛、爬升、奔向戰區、空戰等等都可以讓發動機加力工作來驅動飛機。使用加力的時間差不多達到了整個飛行時間的百分之五十!
否則,如果米格25只能飛2馬赫以上幾分鐘而已,那也沒有什么實戰意義,米格25飛2.4馬赫時可以做到無限時巡航,直至燃料耗盡,而飛2.83到3.2馬赫時發動機可能報廢,但不是必然報廢。作戰部隊訓練時飛2.6馬赫可以允許15分鐘,超過2.83要經團級批準,而只有最優秀的飛行員,才會被批準超過3馬赫的飛行。
不過,使用加力飛行,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為了讓米格25擁有較長的超音速航程,蘇聯人的做法,就是加大燃油量!米格25的機內儲油,高達16噸!
從基地起飛,進行飛行訓練,他們一直都是在亞音速狀態,沒有打開加力,而現在,接到了命令之后,他們的機體內的剩余油量,都超過了十二噸,這些燃油,足以支持他們一直以超音速巡航狀態飛到十四號海域,完成攔截任務,然后再以亞音速的狀態返航!
安德烈所在的部隊,駐扎在遠東,主要任務就是對隔海相望的島國的美軍進行監督,隨時進行攔截行動,這樣的任務,他們執行過很多次了。
每一次,只是驅逐而已,但是這次,有了穿越而來的安德烈,注定會不同尋常!
快速飛行導致機體與空氣摩擦,座艙蓋此時絕對不能用手去摸的,否則手掌就會被燙傷,雖然座艙內有空調系統,溫度也已經升高到了五十度,這絕對不是個讓人舒服的溫度,而所有的駕駛米格25戰機的飛行員,都表示可以接受!
飛機是作戰用的,不是用來享樂的,從來都不重視人機工程學的蘇聯,不會覺得這有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