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

0156 騎樹少年

沈哲子順著庾條目視方向望去,便看到一個鮮艷如花的身影在前方回廊下一閃而過。天籟小說那身影體態頎長健武,分明是個男人,但衣裝紋花飾彩,確與那南二郎穿衣風格相類。

庾條跌跌撞撞前行,追隨那人身影,沈哲子想拉都沒能拉住,可見其心內對那位紅顏薄命的南二郎用情之專。

那一道花衣身影并未入竹棚,而是在回廊外且行且止,姿態灑脫曠然,只因視角不同始終不曾看到其正面。

庾條鬼迷心竅一般尾隨其后,想要靠近卻又不敢靠近,只雙眼癡癡凝望那一道身影,一副情深難舍的模樣。

沈哲子見這家伙如此模樣,一時間反倒不好置之不理,便跟在后面行上去。至于同來的其他人,有的在此地看到親故長輩上前攀談,有的已經找到合心意的去處,倒也有幾個似乎同樣好奇那望似頗類南二郎的人是誰,因而也一同隨行上來。

東海王這座游園極為開闊,并不因賀客眾多而顯得局促。竹棚外雖然不似竹棚里照顧周全,但亦各置雅器玩具,供一眾賓客取用玩樂。

花圃前有一群年輕人正在為投壺之戲,手中投箭驀地脫手而出,斜斜飛出。適逢庾條正自旁穿行而過,那投箭徑直撞在了他的冠上,庾條猝不及防,驀地仆倒在地。圍觀者見狀,已是大驚失色,驚呼出聲。

沈哲子亦被嚇了一跳,連忙讓人將庾條扶起,待見他只是冠傾斜,髻略有凌亂,本人倒是僥幸沒有受傷,才松了一口氣。

那箭脫手的年輕人也是嚇了一跳,臉色都隱隱青,見對方并未受傷,松一口氣的同時則忍不住破口大罵:“何方無眼游魂,難道看不見我等在此……”

“噤聲!那是庾家……”

年輕人的同伴卻看清了庾條的模樣,忙不迭上前拉了同伴一把,附其耳邊低語幾句,年輕人頓時變了臉色,氣焰頓消,卻畏懼著不敢上前道歉。

庾條卻并無閑心怪咎對方,只是拍拍身上塵埃繼而放眼四顧,口中疾聲道:“南二……那人去了哪里?”

眾人先前都在擔心庾條,一時間倒是無人留意那人去向,再往四方去觀察尋找,卻已不見了對方的蹤跡。

放眼四顧卻已不見伊人身影,庾條心中之懊惱可想而知,待視線收回時,臉龐已經隱有幾分扭曲,這時候再望向先前那個誤射中他的年輕人,眼眸中厲色隱現:“方才你說我是無眼游魂?”

年輕人聽到這話,額頭上微顯冷汗,甚至怯于自言家世,只是垂作賠禮狀。

“我問你,是否你說我是無眼游魂?”

庾條語調加重,他本就是個任誕妄為的紈绔性情,在沈哲子面前尚能保持恭謹有禮的樣子,至于在外面,不去招惹別人已是難得修心養性,又怎么會有唾面自干的涵養。

沈哲子對紈绔們之間的爭執卻不大感興趣,留下幾名護衛幫庾條站場子,自己則與任球繞過這花圃,舉步行往別處。有這個時間,他還不如觀察一下地形,假使一會兒譙王司馬無忌返回來報仇,也好幫忙借助地形趕狗入窮巷。

這座莊園被一條河道中分,左邊乃是游苑園墅,右邊則是一片草地連接著山林丘陵。河的另一面有望樓箭塔,甲具武裝森然的兵丁在河對岸游弋,應是預防對面獵場中的猛獸游蕩到河對岸來驚擾到這邊的貴人們。

沿著河灘走出去沒有多遠的距離,便看到前方有凸立于地面之上的一座竹臺,竹臺周圍有紗帛環繞,只能隱隱約約看到人影晃動。而在竹臺下,則不乏人或坐或立,圍繞在哪里似是在欣賞什么極為有趣的事情。

沈哲子看到這畫面,心中便不免生出幾分好奇,舉步向那個地方行去。行到近前,才現這周圍人雖然不少,卻沒有什么人語喧嘩雜亂之聲,圍觀者呼吸悠長,即便有人咳嗽,也都捂住口鼻壓抑聲響,如此則讓竹臺上聲音更加凸顯出來。

側耳傾聽片刻竹臺上傳來的聲音,沈哲子才知原來這里正進行一場清談辯論,所辯論的內容則是易經中的一句“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虞為虞官,意指帶路的向導。這句話的字面意義講,沒有向導去山林中打獵只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聰明人是不會這么草率行事,白費力氣的。

沈哲子聽了聽彼此的談鋒,來往之間已經頗為激烈,彼此引證列舉,同時反駁對方的觀點,顯然這場清談已經進行了很長的時間。

對于這些人談論的內容,沈哲子倒是并不怎么感興趣,反正來來往往都是廢話而已。河對面就是面積頗大的獵場,究竟是不是浪費時間,過去繞一圈就明白了,何必在這里爭得臉紅脖子粗。

不過今日東海王慶生,來到這莊園的都中名流頗多,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還登臺去清談辯論的人,想必是對自己的水平極有信心。否則若在眾目睽睽下引用經典出錯,或是語竭拙于應對,談鋒寡淡無味,非但不能揚名,反而會貽笑大方之家。

所以,相對于臺上人談論的內容,沈哲子更感興趣的是竹臺上究竟是何人。

可惜他所在的這個方向,竹臺上情景完全被紗帛阻攔,根本看不清臺上人的面目。于是沈哲子便退出了人群,在人群后繞行半周,才終于找到一個缺口,即就是竹臺的正面。可是這個方向的觀眾比別處多了數倍,放眼看去只能看到比肩接踵、黑壓壓的人頭,根本就看不見臺上的情形。

“郎君到這里來!”

兵尉劉猛放眼望四周一打量,看到一個半丈高的石鑿水槽,便行過去將水槽攔腰豎起,示意沈哲子攀上去。

于是沈哲子便躍上那豎起的石槽,視野頓時開闊起來,看到竹臺上約莫有十幾個人,各據一席而坐,大袖飄飄,氣度悠然,身后各自侍立一名童子或侍女。

竹臺的正當中有一座玉基屏風,屏風前坐著一名四十余歲身披氅衣者,面前案上擺著幾卷經書,應是今次清談的奉經之人,負責選取經文供雙方清談者辯論,若有一方引用生僻典故而引起爭議,則負責為眾人解答疑難。

這一個主持者,沈哲子倒是有過一面之緣,乃是泰山羊氏羊忱,官拜侍中。泰山羊氏玄風濃烈,屢出名士,乃是僑門清談健將世家。

在羊忱身側侍立著一個年級與沈哲子仿佛的少年,神情專注聆聽著清談雙方的言論,間或站在那里提筆疾書,負責記錄雙方不斷涌現出來的精彩觀點和語句。

至于這清談的雙方,年齡卻都不大,一個年在二十三四左右,另一個甚至尚未加冠。看到這一幕,沈哲子倒是不免一驚,原本他還以為敢在這種場合登場的人,即便不是飽學之士,也應該是享譽已久的時之名士,卻沒想到兩人年紀都不大,而且居然還引來這么多人圍觀。

正待要讓仆從打聽一下清談那兩人乃是誰,身后突然傳來一個有些不耐煩的聲音:“你看夠沒有?把身子往旁邊側一側,擋住了先來者還不自知,實在太無禮!”

沈哲子循聲轉頭望去,才現在后方不遠處的一株梨樹枝丫上尚有一人騎坐在那里。那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年紀雖然不大,卻是手長腳長,身材魁梧,衣衫緊緊繃在身上,看上去有一點好笑。

這少年眼珠有些激凸,上唇上已經生出來細細絨毛,左眼角有紅鼓起似是青春痘。見沈哲子望向自己,少年眼中更是不耐煩,一手抓住樹枝,一手連連擺動示意沈哲子趕緊讓開不要擋住自己,而后視線又投向竹臺上,伸長了脖子似乎想要將臺上人的話聽得更清楚一點。

然而因其聽得過于專注,身體漸漸前傾,過不多久,沈哲子便聽到咔嚓一聲,那騎坐在梨樹上的少年整個人滾落下來,而梨樹那一根枝丫亦折斷垂了下來。

少年身手倒是敏捷,猝不及防掉落下來,兩臂護住頭顱,整個人縮成一團,就著草地滾出丈余而后便兩腿蹬地復又站起來,只是整個人衣衫凌亂,滿身滿頭的草屑,看上去頗為狼狽。

可是這少年卻并不著急打理自己,而是再返回梨樹想要再次攀爬上去,可是手腳并用努力好一會兒,只不過又將另一根枝丫掰斷,只能頹然放棄。他視線轉了一轉,附近卻沒有別的更適合攀爬的地方,有些焦急的繞著梨樹轉了一周,繼而被沈哲子站立的方式啟,轉而沖向另一條橫在地上的石槽。

只是那石槽重大數百斤,哪里是一個少年能夠搬動的。眼看少年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石槽仍是紋絲不動。沈哲子笑了笑,示意兩名隨從上前幫忙將石槽立起。

那少年終于得以立在石槽上看清楚竹臺上的情形,對沈哲子拱拱手,咧嘴笑道:“多謝郎君貴仆相助,先前多有不恭,實在抱歉!”

“不妨事。”沈哲子擺了擺手,不再看對方,視線復又落回竹臺上。

那少年聽到沈哲子開口,詫異道:“你是南人?”

旋即似有覺得自己這話有些冒失,連忙擺手道:“郎君不要誤會,我沒有小覷你的意思。”

沈哲子聽到這話,不免有些好笑:“我沒誤會你,你又憑何小覷我?南人北人,鄉土不同罷了,又是什么難于啟齒的罪事?”

少年聞言后訕訕一笑,繼而才說道:“在下譙國桓溫,未知郎君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