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
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黃巾之亂的根源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說,這是五行更替,漢家火德已衰,當有土德取而代之。
相信這種說法的人很多。幾十年前,就有人聲稱自己身負土德,當代漢而立,
各種讖言層出不窮。
黃巾之黃,也可以理解成土德之黃。
但很多人有意無意的忽略了一點,五德輪回這種事只有士大夫才關心,普通百姓根本不在乎誰坐天下。
他們更關心能不能吃飽飯。
黃巾軍就是一群沒飯吃的流民,而流民的根源是兼并。
兼并的問題一直存在,士大夫們也清楚,但他們成功的將矛盾引向了朝廷。是皇帝昏庸,
重用宦官,橫征暴斂,
這才引起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諸如此類。
直言問題的根源是兼并,而兼并的主力是各地豪強的清醒之人不是沒有,但這樣的人聲音太弱,很容易淹沒在洶涌的輿論之中。
毛玠就是一個清醒之人,但他更清楚,度田會觸及太多人的利益,阻力太大,無法推行。
朝廷想過度田,光武皇帝在位時就推行過度田,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后來還是不了了之,并沒能從根本上改變問題。
黃巾八方俱起,
聲勢浩大,
結果如何?不到一年就被平定了。
但他從來沒有想過,如果朝廷與黃巾合流,結果又會怎么樣。
現在,這個問題就擺在了他的面前。
朝廷要度田,無數百姓也想度田,反對度田的只有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世家、豪強。
毛玠立刻意識到,按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度田還真有成功的可能,而且這個可能性很大。
事情怎么會變成這樣?
毛玠的腦子里亂成一團,冷汗卻一陣接著一陣。
他覺得這事太荒謬了,荒謬得讓人無法相信。
黃猗看到了他們,講完一段后,走了過來。
“程公,這是……”
程昱湊在黃猗耳邊,說了幾句,拍拍黃猗的肩膀,帶著人匆匆走了。
黃猗走到毛玠面前,伸手在毛玠面前晃了晃。
毛玠回過神來,顧不得黃猗手上的泥,一把抓住黃猗的手臂。“子美,
你究竟想干什么?非要將梁國弄亂,
好出兵平叛才滿意嗎?”
“誰要叛亂?”黃猗笑嘻嘻地反問道。
黃猗哈哈一笑,走到堤邊的淺水中,清洗身上的泥垢。毛玠站在一旁,看著形容粗鄙,卻透著從容的黃猗,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突然之間,毛玠下了決心。
“子美,我不等秋收了,我現在就去長安。”
黃猗愣了一下,轉過頭,看了毛玠一眼。“為何?”
“我想早一天弄清天子的心思,再這么下去,我睡不著。”
黃猗想了想,點頭表示贊同。“這樣也好,能解答你心中疑問的人,或許只有天子。你準備什么時候動身?我準備一封薦書,你到了長安之后,可以直接去找蔡令史,她會安排你見駕。”
“好。”毛玠難得的沒有推辭,一口答應。
河東,文秀書坊。
荀彧、荀諶并肩而立,有幾分相似的面龐上神情卻大相徑庭。
“原來……書是這么印的?”荀諶拿著一頁剛剛印好,墨還沒干透的書頁,目瞪口呆。
他一直很好奇河東的這些書是怎么印出來的,如今親眼看到了,才知道是哪些簡單,和拓碑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你不要覺得很簡單。”荀彧面帶微笑。“這里面有多少問題要解決,遠遠超出你的想象。也許每一個問題都微不足道,可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集合起來,才有一部書的出現。”
荀彧頓了頓,又道:“就像那些耕種自己土地雖然的農士,看似只比佃民多花了一點力氣,產量卻能超出好幾成。”
荀諶瞅了荀彧一眼,強作鎮靜地笑笑。“看你這得意的嘴臉。文若,謙受益,滿招損。你雖然有些成就,卻還是要謙虛謹慎,不可自滿。”
“喏,兄長教訓得是。”
“這書坊最初的想法真是天子提出來的?”
“你若不信,不妨去長安,當面問她。”
“她去長安做什么?”荀諶故作隨意的問題,耳朵卻不由自主的動了一下。他在河東這些天,已經見到了長安傳來的邸報。稍一琢磨,就知道長安書坊用了一種更為快速的印書技術。
這也是他臨行之前,一定要來書坊看一看的原因。
就眼前所見,他相信與長安書坊不同。
“兄長,這句話,你不該問,我也不該答。”
“那就不用答了。”荀諶放下書頁,甩甩袖子。“也許你一開始就不應該帶我來這里。”
“這個可以看。”荀彧微微一笑。
“為何?”
“這已經不是最快的辦法了,很快就會在各郡設立,你真想打聽的話,并不難。”
荀諶心里一緊。他想了想,又問道:“文若,我回去之后,可能會守一郡,你說……”
荀彧坦然說道:“冀州也是大漢的冀州,冀州如果想設立書坊,當然可以。”
“當真?”
“這有什么好懷疑的?朝廷已有明詔,只是你沒見到而已。回去我讓你看一下,你就知道了。不過,就算你在冀州建了書坊,印出來的書也無法和文秀書坊相提并論。”
“這很難嗎?”
“你試試就知道了。”荀彧拿起一頁紙,輕輕晃了晃。“你看到的只是形,看不到的是神。形易似,神難學。兄長,有些東西,不是你在河東看幾天就能看得懂的。”
荀諶瞅瞅荀彧,本想嘲諷幾句,可是見荀彧臉色嚴肅,不像是開玩笑,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兩人并肩走出了印坊,在廊下緩步而行。
“文若,你說,朝廷會如何處置冀州的事?”
“兄長是擔心朝廷趁機進兵吧?”
“嗯。”
“那你大可不必。天子如果想用兵,去年就不會讓袁紹離開彭城。既然下了詔書,將重心由征討改為文治,就不僅會輕易改變。就算冀州不自量力,主動挑起事端,朝廷也沒什么興趣。”
荀諶有些驚訝。“天子有這般定力?”
荀彧笑笑。“天子雖年少,城府卻極深。你若是有心,我建議你不必急著回去,去長安看看,正好聽聽太學論講。兄長,我敢說,這次論講的意義要比石渠閣、白虎觀的會議更重要。身逢其時,錯過未免太可惜了。”
“真的?”
“不瞞你說,我都在想著要不要以赴朝請的名義,去長安看一看呢。”
荀諶停住腳步,轉身看著荀彧。“你若是去,我便陪你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