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道天下

第220章 求仁得仁

歡迎來到文學城

頂部廣告

第220章求仁得仁(看更后才睡打賞加更)

底色字色字號漢道天下:第220章求仁得仁(看更后才睡打賞加更)

劉協心中了然,也不說破這些老臣的小心思。

“既然如此,就交由河東太守去辦。”

殊途同歸,最終都要由荀彧處理,這是他與這些老臣不多的共識之一。

看完工坊,裴潛安排了一頓晚餐。

算不上豐盛,但很實惠,尤其是粥燉得很爛,非常適合牙口不太好的老臣。

趙溫、楊彪對裴潛刮目相看。

張喜的壓力更大。

天子若是常駐河東或者并州,對關東人極其不利。路途遙遠,會讓很多人選擇更近的袁紹,關東人在朝廷的數量會越來越少,聲音也會越來越弱。

眼下的希望就寄托在荀氏叔侄身上。

趁著飯后散步消食的空檔,張喜找來了荀攸,試探天子討伐匈奴的計劃。

荀攸拱著手,一言不發。也不說知道,也不說不知道。

張喜接連問了幾句,都沒得到回復,明白荀攸是對自己保密,老臉有點掛不住。

但他畢竟是老臣,不僅沒有責怪荀攸,反而夸了荀攸幾句,說他有城府,能做大事。

荀攸依然無動于衷,默默告退。

張喜轉頭就找到了楊彪。

“文先,天子以三千騎出征,是不是太冒險了?”

楊彪看到了張喜與荀攸見面,卻不知道他們說了些什么,見張喜如此說,還以為是荀攸透露的,信以為真。

事實上,他聽了裴潛的匯報后,也有這種猜想,只是不想相信。

他憂心忡忡。

天子以三千騎征討匈奴,除了風險大之外,最讓楊彪不安的是天子有意將士孫瑞排除在外。

這顯然不符合他們的期望。

但他又不便直接進諫。

士孫瑞先斬后奏,接受衛固的請降,觸及了天子底線,強諫只會適得其反。

他再三考慮后,寫了一封信,命人送往士孫瑞大營。

士孫瑞撐著頭,揉捏著酸脹的眉心,眼中充滿血絲。

收到楊彪的書信時,他剛剛接受范先的請降。

得知衛固被免除了死罪,范先就接受了命運,主動派人請降。

范先很識趣,只想保住性命。

在謀反的罪名下,能夠保住性命是他最大的期望,家產之類的暫時就顧不上了。

魏杰、沮俊等人都表示反對。

饒了衛固一命,已經惹得天子大怒。再放過范先,而且又是先斬后奏,士孫瑞就算有再多的理由,有再大的功勞,也無法平息天子的怒火。

但士孫瑞反復考慮后,還是力排眾議,接受了范先的請降。

殺死范先很容易,麾下將士都摩拳擦掌,等著立功。只要他一聲令下,必然人人爭先,攻破范氏塢堡只是時間問題。

但他不想這么做。

攻破范氏塢堡,族滅范氏很容易,但這樣會讓河東人人自危,短時間內很難穩定。

雖說舉起反旗的只是衛固、范先,但河東心懷觀望的人可不僅僅是衛固、范先,互相之間有姻親的更不在少數。

如果不徹底清算,就是留下隱患。

如果徹底清算,就會有人鋌而走險,再次舉起反旗。

朝廷立足未穩,實在不宜殺戮過重。

只是這樣一來,楊彪自免就失去了意義。他接連兩次抗詔,天子肯定不會轉他為太尉。

士孫瑞反復權衡,苦思半夜后,決定還是堅持既定方案。

他親筆寫了一封奏疏,派人送往安邑,說明自己如此選擇的理由。

劉協到達安邑時,已經是半夜。

荀彧提前派人收拾好了府城,劉協順利入住。

唐姬、宋都、董宛都沒睡,等著接駕。

唐姬只是寒喧了幾句,就接走了蔡琰。兩人合住一個小院,要說說私房話。

宋都、董宛看到伏壽,心里多少有些不安。不過等劉協問起她們這幾天的行蹤,她們就忘了伏壽,興高采烈的表起功來,還拿出了兩張紙樣,展示給劉協看。

在劉協看來,她們造的紙粗糙不堪,根本無法滿足使用要求。

但技術發展就是這樣,指望著一開始就盡善盡美是不太現實的。一邊做一邊改進,不斷進行技術迭代,才是技術發展的常規操作。

更何況唐姬招募來的人中沒幾個是真正的工匠。只是耳聞目見,了解一些枝末細節,拼湊起來,摸索出可能的工序。

能做成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

所以他沒有打擊她們,興致勃勃的問了研發經過,又根據自己的記憶,提供了一些建議。

總的來說,基本工序大致具備了,只是做得不夠精細,有待改進。

這期間,董宛無意間說了一句,提醒了劉協。

董宛說,西涼人將這些關東俘虜留在營中,一是出于莫名的報復心理,一是享樂,所以大多是出身世家的女子。真正的工匠大多是男子,即使有女子,也因常年勞作而面黃枯瘦。西涼人提不起興趣,要么殺了,要么吃了。

劉協隨即想到了一個問題:白波軍中應該有大量的工匠。

河東有紙坊,但河東的造紙技術不高,利潤也不高,所以紙坊的規模都不大,有實力的大族不愿意干,只有一些普通百姓經營。

河東大亂,這些人要么逃了,要么加入了白波軍。

況且河東將定,是該招安白波軍了。

那么多拋荒的耕地沒人耕種,白波軍簡直就是現成的勞動力,不利用起來太浪費了。

第二天一早,劉協剛吃完早飯,正準備派人去召楊奉,士孫瑞的奏疏先到了。

看完奏疏,劉協的心情也很矛盾。

對士孫瑞再次先斬后奏,違背之前的詔書,接受范先的請降,他很生氣。

對士孫瑞寧愿惹怒他,放棄轉為太尉的機會,只為避免河東形勢動蕩,他又很欣慰。

他未必同意士孫瑞對形勢的判斷,但他相信士孫瑞是出于一片至誠,絕非為個人謀私利。

如果是為了個人謀利,他大可以不管不顧,下令強攻,將范氏塢堡夷為平地。

對這樣的老臣,簡單粗暴的處理絕不是最好的辦法。

反復考慮后,劉協派人擬詔,同意士孫瑞的處理方案。

與此同時,罷免士孫瑞的衛尉職務,轉為北軍中侯,指揮北軍五校,完成范氏塢堡的接收、清算,并挑選部曲中的精銳補入北軍。

以右將軍董承領衛尉事,奉車都尉徐晃領衛尉丞,協管衛尉營。

bq章節頁翻頁上方廣告章節頁翻頁下方廣告設置

背景顏色

字體樣式

字體大小

底部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