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仙

第三千九百四十三章 技術因素

››第三千九百四十三章技術因素

第三千九百四十三章技術因素

目錄:

陳風笑

網站:

要不說這三松公司驚動的領導多,真的是有原因的,人家就是財大氣粗,錢不是問題,對合作造成影響的,是技術層面的一些東西。(一住本站跟著我一起來讀money錢ren人moneyren有錢人,記住本站,你就是有錢人。)

但是、然而、可是,技術層面,不僅僅代表生產技術,生產管理的分歧,也是技術層面的,還有營銷方式……

簡單一點說,野田次郎很明確地表示,我們覺得這里是個不錯的投資場所,也無意否認你們前期的投入,但是我們出手的話,一定要控股。

控股,又見控股要求,這年頭,人人都想當老大——好,這不算什么,反正三松的人說了,錢不是問題,你那么有錢,想控股就控股。

錢不是問題,接下來的事情才是問題,三松明確表示,既然我們控股,廠里的管理人員和中干,必須日方指定——不一定是日方人員,但是要由他們指定或者認可。

其實韓國人也有類似的想法,但是同樣的想法,他們就遮遮掩掩的,準備等投資金額敲定之后,再拿這個做條件,總之是能就省,而日本人就干脆了許多,這就是富貴逼人了。

但指望日企是冤大頭,那也不可能,人家只是不缺錢,小賬算得細著呢,既然大家對北崇的前期投資額比較認可,徐瑞麟就問,貴方打算控股兩個工廠,請問計劃投資多少?

這個我們要回去研究的,不可能馬上給你一個數字,如果你一定要知道的話,我可以先說一個底線,肯定會超過一千五百萬美元,野田部長微笑著回答,不知道這個回答是否能令你滿意?

僅僅一個底線,就比韓國人的上限要多出五百萬美元,招商局劉局長聽到這個回答,心里暗暗地松一口氣,有這么個說法。他上次帶的韓企人員受傷一事,影響便能極大地降低,以后別人說起,他也可以很不屑地表示——沒錢就別裝逼嘛。

莊局長卻是面無表情地坐在那里,一千五百萬美元這個金額,他是早就知道的。如若不然。他堂堂的省工商局一把手,吃多了撐的下北崇來?

徐瑞麟對這個底線,也挑不出來太大的問題,一千五百萬美元折合人民幣一億兩千六百多萬,對兩點四億的兩個工廠來說,投資確實超過了半數,而且人家投資的是美元。

更別說日企也有先進設備,先進的管理經驗,市場什么的。也是不缺。

野田課長的底線,也不是隨便亮出來的,他表示說,接下來要談一談市場的規范,首先他要求,種植苧麻的農民。必須在合資工廠的指導下進行種植。

也就是說從選種開始,就要納入嚴格的生產管理中,如果產品不合格的話,企業是不會收的,有人不聽從安排,還試圖以次充好的話,要有接受起訴的心理準備。

這個要求。令徐瑞麟有點意外,但是再想一想,日企在大陸搞加工生產,似乎很多地方都是采用了這種方式。從原料生產開始,對每一個環節和每一道工藝,都嚴格把關。

培育和種植優秀苧麻,規范生產,這個要求本身是好的,徐區長這么認為,但是下一刻,又一個問題浮上了心頭:油頁巖怎么辦?

北崇的苧麻,種植面積極廣,比煙草還廣,苧麻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煙草就要高得多,尤其是對肥力要求很高,所以就連臨云鄉,都種植了不少苧麻。

就算油頁巖不怕對方偷采一點樣品,但是防止外國人勘測地形地貌,可是國安局確定了的,而北崇本身就是三線建設的一個點,也有些敏感東西,能任由日本人隨便走嗎?

“你這個想法,我們會積極考慮的,”徐瑞麟如此回答,這確實不是他能做主的,而且目前是初期的談判,相互提出要求來,雙方回家關上門商量——就像野田次郎也不能拍板,說要投資多少,談判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能理解,野田課長表示明白,然后他又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包銷,產品的銷售由日方來決定,中方有建議權,但是決定權在三松公司。

這個要求,聽起來只是確權,控股了當然可以掌握銷售,但事實上并不盡然。

像在北崇的計劃中,生產出的苧麻纖維,除了要用來織布,也要供給當地的老百姓,手工生產一些苧麻特色產品——這本身也是一種需求,不給老百姓供應的話,土脫膠廠容易死灰復燃,而發展苧麻特色手工產品,原本就是計委打算推廣的一個項目。

就算生產出苧麻布,對中方來說,也有些剛性需求的銷售,但是這個時候,要經過控股的日方允許,太容易出現問題。

“這個可能性不大,”徐瑞麟搖頭,一旦被三松把握了銷售渠道,那整個企業都要被人牽著鼻子走了,產品的銷售權、銷售方向等,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上,那是自廢武功。

嗯,老徐不愧是我看好的,陳太忠坐在角落的沙發上,暗暗點頭,若是說第一個條件還可以商榷的話,第二個條件他是堅決反對的。

企業掌握不了銷售渠道,只能是做初級加工者,被動地跟著甲方的腳步走,始終在中下游徘徊,賺一點辛苦費,與高額利潤無關。

打個比方說,施淑華跟陳太忠的關系算不錯了,但是斯嘉麗跟北崇的合作,陳區長都沒有放太多的心思,他還想打出北崇的自有品牌呢,也就是施總投資得早,能幫北崇盡快發展,他才接受北崇成為斯嘉麗單純的供貨商,任由對方賺取高額利潤。

所以日方想壟斷產品的銷售,他是要堅決反對的,北崇的苧麻,賣布料只是第一步,等布料暢銷了,可以做服裝,也可以做品牌——一旦答應日本人,后面這些想法就都沒有了。

“這是我們堅持的,希望貴方慎重考慮一下,”野田次郎輕聲回答,語氣卻是不容辯駁的那一種,“我們打算將這種紡織品推向國內,當然……也許不是全部。”

推向日本國內?徐瑞麟抿一抿嘴唇,心里有點犯難,能出口創匯,總是好的?猶豫一下他才發問,“價格方面呢?”

“價格當然會高一些,但也不會很高,如果數量能上去的話,利潤還是可觀的,”小野次郎并不掩飾他們的營銷定位,“初級加工的農業產品,就應該是這樣的定價,不是嗎?”

“初級加工?”徐瑞麟有點不喜歡聽這四個字,因為身處北崇這個小地方,他對外企了解得不是很多,對日企的了解相對多一點,有不少也是捕風捉影的傳言。

所以他對初級加工四個字分外敏感,想起傳說中成片被砍倒的樹林,做成一次性筷子運到日本,賺不了幾個錢,而日本的森林卻保護得很好,每每想到這些,他總有點淡淡的憤怒。

他抬手揉一揉額頭,皺著眉頭發話,“我并不認為這是簡單的初級加工,比如說脫膠廠,含有較高的技術含量,而且我們對污染處理得很好。”

他的話說完,旁邊有三松公司的技術人員舉手,在獲得允許后,此人開始發言,“你們的化學脫膠方式,其實是非常落后的,我們更多地是采用生物脫膠,鑒于貴方已經采取了化學脫膠的方案,我們只能采納,當然,這并不排除……將來我們可能改進脫膠方式。”

生物脫膠,徐瑞麟聽到這里,無奈地揚一揚眉毛,他既然抓了苧麻這一塊,自然知道微生物脫膠方法,鑒于脫膠廠的嚴重污染,國內也在積極研究這一技術。

但非常遺憾的是,目前國內還沒有完全掌握這一項技術,就算是實驗室生產,也不是特別完善,就別說規模生產了——苧麻廠下一步要建的實驗室,這也是實驗內容的一項。

徐區長覺得有點頭疼,隨便掃一眼,猛地發現陳區長笑瞇瞇地舉手,于是笑著一伸手,“請陳區長發言。”

“我只提一個問題,”陳太忠大喇喇地坐在沙發里,看到大家紛紛側頭看過來,就笑著發問,“生物脫膠是不錯,但是請問……避免麻纖維質量下降的方法,三松找到了嗎?”

三松的專家頓時目瞪口呆,心說他怎么能知道,生物脫膠之后,麻纖維的質量會下降?

日本搞這個苧麻脫膠的研究,也有年頭了,不但成功地制出了產品,還用了幾年來觀察,然后很悲催地發現,經過生物脫膠的麻纖維,使用期限長了,麻纖維容易開裂,不容易印染均勻,也容易脫色,做普通面料沒有問題,但是不能做高檔面料。

“真有這樣的后果嗎?”野田課長訝然地看向自己的專家,其實他心里很清楚,生物脫膠確實有這樣的后果,而且三松也無意在北崇更換脫膠方式,技術成熟了再考慮也不遲。

剛才那專家如此說,不過是想借生物脫膠的概念,貶低北崇的脫膠方式——你們這個脫膠,沒啥技術難度,就是初級加工。

“有沒有這樣的后果,你們清楚,”陳太忠見他裝模作樣,一時間就有點火了,哥們兒上午親耳聽你們的人私下說的,當我不懂日語,還是耳力不好?

想到對方利用信息不對稱,如此卑鄙地行事,他就有點火了,“其實我們的產品,沒有必要一定賣到日本,現在歐美已經有不少訂購意向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