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宗師

西北谷帝辰的文章 之一

閑聊實戰:從張西可的技擊突破說起

孫存周說:“練技擊有三個臺階,第一步是基本功,把基本功練通了,渾身都是拳。但到了這一步也還是個拳匠。還不能稱師。第二步是知拍,與人對打,感應確切,應對自如,如是才出得來節奏。一般人不易做到,到了這一步可以稱師。第三步是拳與性合,遇敵制勝,盡情盡性,喜怒哀樂因拳而出,皆能制敵,則可稱家。如今能至是者極少。最終至木吶虛無,動靜無兆,制敵于不覺中,如家嚴也。”

現在很多的傳統練家子,基礎功夫很好,很多人勁很整,渾身松透,樁功也也扎實,一次站樁站半個小時以上的我見過很多,定步打拳我感覺一拳可以就算打不死人也會傷筋斷骨,但為什么和散打拳擊的運動一比,完了,名聲都沒了。很多人看不上散打拳擊,但又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動手能力。

問題出在哪里?打的太少了。按孫存周的技擊三個臺階來分,大部分人還停留在第一步基本功階段,第二步是知拍做不到,與人對打,沒有感應,節奏。很多人覺得張西可學了散打拳擊就不是形意拳了,好像這兩年張西可學了散打拳擊,他八九年的形意就白練了一樣。他們分不清張西可學了散打拳擊的什么東西?學散打拳擊不是學基本技術,什么鞭腿、直拳勾拳之類的,學的是節奏,從第二步開始學起,基礎功不用學散打拳擊的,形意比它們更好,但是我們打的少,他們天天打,他們的知拍能力要強多少。要打出節奏,就像兩個人跳舞,能力要差不多才行,你進我退,我退你進,慢慢的磨合中感覺出來的一種東西,你身上沒東西,速度跟不上,進退不能自如,一上去就被人家KO了,就像跳舞找不到節奏,老踩別人的腳,還學的到節奏嗎?

張西可一說散打拳擊就說他們在擂臺上的感覺太好了,我問張西可那感覺是什么東西?張說可以說是節奏節拍,用現在的話具體來說就是速度,距離,角度等等。比如說距離,傳統的拳法手很重,手法也很快,貼身短身很好,但一拉開距離就不行了,中長線距離,散打的鞭腿,側踹,太厲害了,省級專業運動員一腳幾百斤的力呀!哪位兄弟體會過?張西可與他們也打出感覺來了,腿法運用自如,大家可能在想張西可的鞭腿,側踹很厲害吧,那就錯了,張西可最喜歡的是自家孫氏形意龍虎相交,跨松到極處,短打可以貼身起腿,中長距離更是整爆,200斤的沙袋一腳可以踢出幾米。還有就是散打拳擊打的角度非常好,往擂臺上一站很科學的,傳統里面叫虛實,身體的角度微微一動,虛實就變了,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微動,但真正在交手時是很難把握的,傳統比如散打更注重虛實,拳譜上寫的還少嗎?都快成口水詞了!還有就是速度,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先動,要的就是速度,單純從技術上來說,形意的松比他們更有深度,形意的活也比他們更深度,都到內在了,張西可說他打崩拳,渾身不用一絲一毫力,但真正打起來,測試是一拳220公斤。

有一些人,覺得張西可喜歡動手,有時不太給人留情面,像山野蠻夫,這就錯了,這是一種以武正道的思想,難得。想當年河南的某個老師開始開館教人,要求真打,招了18個人吧,走了17個,還剩下1個人,到訓練真打的時候,躲到柴房里不肯出來,真打太苦了,一般人下不了那個苦,那個老師一腔熱血.........生活中的張西可,個性文雅,無一絲武相,上的是南開大學的碩士,干的是正宗文人工作,寫新聞稿子,職稱嘛,在省直機關里面不算高層,但也是中層往上了,就是我們常說的“白骨精”(白領、骨干、精英),呵呵

很多人剛開始不了解張西可,以為他形意練那么多年了,還去學散打拳擊,以為張西可沒有拿到形意的東西,或覺得他沒有讓大家看到形意的希望,故怪罪于他,不喜歡他,這是誤解。張西可學散打拳擊學的不是從第一步基本功,學的是第二步知拍。這恰恰是形意的希望,形意的突破,你想想一個業余愛好者,可以和省級的專業散打拳擊運動員打出節奏,把形意的傳統技術(如龍虎相交等等技術)一一熔入,你想想他的形意功夫有多好呀?他是業余,散打拳擊是專業的,訓練時間要比散打拳擊少多少,年紀也30過半了,散打拳擊都是20出頭的小伙子,體力正好的時候。在這種專業差,時間差,年紀差的情況下,還可以和散打拳擊玩,這說明形意是多么優秀,多么有希望的,可以突破專業、時間、年紀的好拳種!!這與其說是張西可的一種突破,不如說是形意拳拳種好!

我覺得他的這種突破讓會讓更多的形意傳人看到希望,只要下功夫,說不定將來有更多的業余愛好者,每天練個一兩小時就可以和省級專業的選手玩玩,想想就甜美!!!美到心里!!

注:我覺得我們在一個論壇里,有不同意見是很正常,相隔太遠不能去印正也很正常,誰也不會丟下工作去干一件業余的事,但心胸放寬一點,吵吵架也不算什么事,無論有沒有吵過,見面交交手,喝喝酒,就是朋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