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女謀

第十三章 婚嫁風波

人不都是捧高踩低的,周嬤嬤卻是一反常態,這是為那般呢?

想不通蘇宜晴索性就不要想了。

誒,想想她的確是天真,以為在這種封建社會真有什么公道,憑借一個小姑娘喊兩嗓子就能改變什么,結果除了白白連累幾個無辜之人,什么都沒有改變,明哥可憐,蘇宜香身邊伺候的人就不可憐了么?

以后她還是多看,少說話,多享受享受貴族小姐該有的待遇,以后……以后的事過兩年再說,反正現在她才十一歲。

然而,接下來的日子,蘇宜晴卻發現比想象中的艱難多了,開頭她只顧著自己難過愧疚反思,并沒有太過注意周圍人的目光。

慢慢的她才發覺,她被孤立了,伯府眾姐妹避她如蛇蝎,雖說以前她也沒有什么特別交好的姐妹,不過好歹見面能打聲招呼,說笑幾句,喊兩聲姐姐妹妹,另外還有蘇宜香偶爾來找她麻煩。

現在呢,人人見了她就躲,除非萬不得已,不然沒有人愿意跟她打招呼,幾個姐妹在一起說笑,只要她一站過去,大家立刻就不說了,用防備的眼神看著她。

她也是人啊,不能做到完全無視他人眼光。

可想想蘇宜香,也能明白大家的感受,姐妹之間偶爾斗幾句嘴,有點小齷蹉,忍忍也就過去了,實在忍不下去,找自家父母埋怨兩句,讓爹媽出頭也成啊。

結果她反其道而行之,直接把這事給捅到岑太夫人面前,連自己親生母親的臉面都不顧了,這問題就大了。

她是十一歲,不是三歲,不能再用年幼無知做借口了。

蘇宜香是不討人喜歡,可不就傳了兩句人人都知道的閑話,就落得如此下場,未免太凄慘了。

陳氏教女無方,現在蘇四爺另娶了一個正經二房來幫忙管家并教養子女,旁邊還有太夫人賞的兩個美貌婢女爭寵,堂堂四夫人成了擺設,這還是規矩大的伯府,換做普通人家,估計早被休了。

這樣壓抑的壞境里,蘇宜晴只能嘆息了,人么,不管有心無心,做錯了事就該受到懲罰,相比死去的人,她受點白眼也是應該的,沒什么可抱怨。

有些苦悶的日子就這樣平靜的過下去。

伯府終于迎來了一件大喜事。

作為嫡長女的蘇宜榮要出嫁了,還是高嫁,嫁的是康郡王世子鄭宇。

自然得大辦特辦,全府張燈結彩,處處掛紅緞子,人人臉上都樂呵呵的。

姐妹抓緊時間聯絡感情,也不好單獨撇開蘇宜晴。

因為蘇宜榮是高嫁,進門之后不免要應對各種復雜情況,像蘇宜晴這樣不太受歡迎的人物肯定不少,作為世子妃的蘇宜榮不能在無視了,也許是想要當做鍛煉吧,她說話的時候稍稍帶上了蘇宜晴,免得場面太過尷尬。

蘇宜晴看著跟眾姐妹談笑風生的蘇宜榮,真心佩服,不愧是嫡長女,面面俱到,屋里那么多姐妹,連她這樣的都照顧到了,沒有顯示出待誰特別親厚,更沒有冷落誰。

想想蘇宜榮今年才十六,看看人家,再對比自己,蘇宜晴覺得上輩子那些歲月都活到狗身上了。

然而,上花轎的前兩天,卻出了意外。

蘇宜榮在最后一次給岑太夫人請安回來的路上出了意外,摔斷了腿,因為兩天后要出嫁,第二天有許多事忙碌,某些婚前事宜肯定是沒有時間再來請安的,便多說了一會話,天完全黑了才打著燈籠回去。

說起來真的是奇怪,就算是天黑,在祖母院子里,天天走的路,平平坦坦的,按理說閉著眼睛也不會摔倒,更何況身邊丫鬟婆子一大堆,又點著燈籠,說燈火通明一點都不過分。

可蘇宜榮就是跌倒了,還跌得不輕,扭了腳閃了腰,愣是不能動彈了。

就在蘇宜晴以為這次婚禮要改期的時候,周嬤嬤帶來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婚禮如期舉行。只不過新娘子換人了,換成了二小姐蘇宜娟。

聽到這個消息之后,蘇宜晴小嘴微張半天合不上,這蘇宜榮跟康郡王世子的親事都訂了兩年,現在說換人就換人,蘇宜榮只是受傷了,又不是好不了,就這樣把親事換了,叫蘇宜榮以后怎么辦?

而且表面上看,對康郡王府來說蘇宜榮跟蘇宜娟是姐妹,但事實上她們不是一母同胞,甚至不是一個父親的,這樣做法,兩房人不會起隔閡么?就算男人不介意,女人呢,大夫人曲氏因為女兒這門親事得意了許久,跑前跑后準備嫁妝,現在轉眼,就成了替別人做嫁衣。

這真的沒有問題么

沒幾個時辰,滿府都聽到了消息,大家都很驚訝,只不過因為親事照舊,該做的還得做,而又因為換人了,某些事情要重新準備,嫁妝是不能變的了,因為嫁妝單子已經送過去,某些決定請來觀禮的親戚不好在請回去,但是某些本來不用來的,比如二夫人娘家那些,就要重新請了,至于大夫人娘家,也只好看著辦了。

還有二房蘇宜娟的某些個人物品帶上,嫁衣是按蘇宜榮的身材做的,還好蘇宜娟跟蘇宜榮的身材差不多,稍微改一下就行了。

別的死物還好說,就是大夫人曲氏,突然就心悸病倒了,正忙得團團轉需要當家主母主持一切的時候,她甩手不管。

二夫人蔣氏只好頂上,只不過她才跟著丈夫從外地回來,一切都不是很熟,加上那些奴婢都聽曲氏的,便有些添亂,不得已岑太夫人也出來幫忙,饒是這樣,場面還是有些顧不過來。

三夫人許氏倒有些本事,只不過她不想攙和進來,她跟蔣氏的關系還不如跟大夫人曲氏的呢,她有事的時候蔣氏從來沒有幫過忙,現在何苦為了她得罪大夫人?伯府的當家人是曲氏,要是硬要選邊站,那么還是選大房這邊。

估計四夫人陳氏也是這樣想的,便也磨磨蹭蹭起來。

然而,最后這門親事最后卻順順當當進行了,沒出半點差錯。

原因只有一個時事造英雄,伯府并不缺有才干之人,只是很多人出于各種原因畏首畏尾而已,有一個人就看準機會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