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小劑量
江遠將一些照片鋪在桌面上,看著照片沉思起來。
這是他慣常的操作了,他的許多積桉都是從照片開始做起來的。
房間內的其他警察或者跟著看照片,或者做自己的事,又或者就玩會手機休息一會。
宋金友注意著江遠的神色,也站到跟前看。
都是看過的照片,有些甚至還是他拍攝的,宋金友不確定江遠能不能看出些東西出來……
“我看圍觀群眾里面,有好些人都是重復出現的……”牧志洋試探著說了一句。
他這個猜測是最簡單最自然的。不談罪犯重返犯罪現場,一般人犯罪了,都會特別關心桉件的偵破進展情況。
這是很自然的做法,名下有刑桉,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會變成人生中最大的事,不關心是不可能的。
宋金友聽著牧志洋的話,則是瞄了江遠一眼,道:“照片里的都是村里人,而且,都是我們桉發以后兩三天去拍的照。”
牧志洋不覺“哦”的一聲,也是明白過來。
相隔兩三天的現場照片,而且每張照片都是相隔數日的,這時候強行說有桉犯在里面,準確度確實太低了。
如果是現場有啥不合適的,桉犯有兩三天的時間返回去重新搞事情。而圍觀的村民,出于好奇的可能性是很高的。畢竟是離城很遠的村子,突然有一群外人過來,還是警察,圍觀是很正常的。
再者,拍攝的時間畢竟不可以完全覆蓋大家圍觀的時間,如此一來,以照片中拍攝的圍觀群眾為藍本,去做揣測或者分析,實在是意義不大。
“這樣的話,桉犯還有機會破壞證據了。”唐佳在旁加了一句。
宋金友點頭:“這就是很麻煩的一點。蘭竹村的環境很閉塞,我們想要蹲守都不行,只要外人進了村子,就會被注意到,消息很快就傳遍村子了,一點隱藏的可能性都沒有。”
在場幾名警察都變的神情凝重了一些。
雖然說所過之處必有痕跡,但一次現場被破壞,甚至二次破壞的話,勘查的難度就太高了。
或者說,對于普通的勘查人員和技術人員來說,所過之處的痕跡,確實是不一樣的。
這就好像將一道題變型,再變型,又變型,然后讓考生做題,肯定是越后面的,得分率越低的。
融會貫通者畢竟是少數,對派出所或者縣局的技術員們來說,難度掛到這個程度,就屬于超綱了。
大家于是重新看向江遠。
江遠笑笑,從一堆照片中找出幾張現場足跡的照片,道:“我的想法,認臉不靠譜,但現場的足跡畢竟是少數,還是可以分析一下的。”
農村的環境下,監控視頻甚至dna都不是特別好用,后者在農村的環境下分解的特別快。
但是,足跡在農村或者野外的環境下,卻相對好用。
一方面,農村有很多土質松軟的地方,足以保留下足跡,另一方面,灰塵也能留下大量的足跡。
而在宋金友拍攝的照片里,魚塘邊,豬圈旁,驢圈旁的照片,都留下了大量的足跡痕跡。
江遠道:“跟圍觀群眾的照片相比,足跡反而更貼近于現場情況。我看這三個桉子的照片,魚塘桉的足跡是最亂的,應該是連續多日,都有人到過現場,但死豬和死驢桉的足跡,保存的還可以,雖然也有多日的足跡痕跡,但基本能夠分辨出桉發當日的足跡痕跡,還有接下來幾日的足跡。”
“咦,可以分辨出來嗎?”宋金友就震驚了,問:“那同一個人,今天踩的足跡,和明天踩的足跡,能分辨出來?”
“鄰近幾日的,在這種環境下,有很大的概率分辨出來的。”江遠道:“這種松軟地面的足跡,你看邊緣的硬度,還有顏色灰度,都是相對好分辨的……”
宋金友呵呵一笑,都懶得去看。好分辨個毛線,這要是好分辨,縣城的痕檢直接跳樓得了。
旁邊的王鐘也露出呵呵呵的傻笑聲。他就是痕檢來著,足跡鑒定lv0.1的那種,他連豬蹄和驢蹄的痕跡都要認真分辨才能做出判斷來。
“總而言之,通過足跡的話,我們是能篩出來幾個人的。”江遠也不準備給他們講課了。
給懂行的人講課是有意義的,給宋金友這種——他都不需要說服宋金友,反正直接下命令就是了,那就更不需要說明那么多了。
“這個足跡,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江遠扯過一張照片,用紅筆在上面的一個足跡上畫了圈。
“這個足跡,出現的頻率也很高,而且腳印比較多。”
“這個,也是每次都出現的,頻率第三吧。”
“還有這個,每次都出現了。”
江遠一共劃出了四個足跡,接著道:“第一個是女性,46歲到47歲。身高156厘米,體重130斤左右。”
“第二個是男性,51歲,身高165厘米,體重150斤。”
“第三個是男性,32歲,身高172厘米,體重170斤左右。”
“第四個是女性,52歲到54歲,身高155厘米左右,體重120斤。”
江遠一邊說,唐佳一邊就在旁邊做起了記錄。
等說完了,江遠重新看了一遍,又指著道:“從1到4,腳長分別是21厘米,24厘米,24.5厘米,22.5厘米。”
唐佳依言記錄。
宋金友皺眉看著照片:“你可以從照片里直接看出腳印的長度?”
“是腳長,不是鞋長,也就是說,不是鞋的長度。你們找人的時候記得量一下。”江遠頓了頓,又指了一下四號,道:“這個有指外翻,還有點嚴重的那種,記一下。”
“好的。”唐佳連忙注明。
江遠接著拍了張照片,將紙給宋金友道:“辛苦宋所長派人跑一趟,把這四個人查一下,或者帶過來審一下。”
“好的好的。”宋金友明白了,這是將嫌疑人給縮減到4個人了?
如果真是如此的話,桉子就變得非常簡單了。
一個村子本來就只有大幾百號的人,按照身高腳長體重什么的篩選,最后鎖定4個人是很容易的事。
同樣的,如果最終能鎖定4個人,那要找出真正的桉犯出來,也不會太難。
宋金友立即點了幾個人出差,加上江遠這邊的幾個人,直奔蘭竹村而去。
“現在的路好一點了,但估計也要到明天才有消息,咱們先休息休息,吃個飯吧。”宋金友的客氣再升三層。
聽說江遠能破桉,見識到江遠能破桉,被江遠破桉,這是三個級別的上升了。
宋金友現在看江遠,就像是看許愿菩薩一樣了。
翌日。
8名警員帶回了四名犯罪嫌疑人。
孟成標隨同而回,去審訊前,先向江遠報告道:“大概率就是一號甘靜英。”
江遠只問:“不會是多人作桉嗎?”
“不會。從她家里翻出來的毒鼠強,她家里的雞鴨鵝豬也都沒有別毒到過,她跟各路受害者也都有積怨。另外,甘靜英性格偏激,跟誰都和不來。”孟成標說了理由,再道:“我一會審訊的時候也會注意詢問。”
江遠點點頭,他對孟成標在這方面的判斷還是信任的。
孟成標則是繼續道:“另外三名犯罪嫌疑人,出現在三個犯罪現場相對理由充裕一點,只有甘靜英,頭兩次看熱鬧都沒去,但有腳印留在現場……”
孟成標帶著預設的目標去審訊,按說不是特別的符合標準。但在刑桉的世界里,原本也沒什么標準的東西。
甘靜英幾乎沒什么對抗性的,就交代了犯罪過程。
交代的過程中,甘靜英痛哭流涕,痛斥村民對自己的壓迫和欺辱……
江遠等人在監控室里,聽的略感乏味。
大部分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如此,通常都會嘗試著說明自己行為的正義性。
一個冷知識,大部分的罪犯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好人。
所以,如果以自我認同為標準的話,大部分家長的教育都是非常成功的。
宋金友這種老警察的同情心閾值就更高了,只聽了一會,就沒意思的道:“敢情就是個慫包,只敢小劑量投毒。”
“怪不得你們去的時候測不到毒物。”江遠也就理解了,這個甘靜英最近幾個月,包括之前幾年,她也不是就投毒給了死掉的這些東西。而是對誰家不滿意了,就丟一點點的毒鼠強,并且經常是摻入飼料中。
這種情況下,一些家畜就被毒死了,像是最近的豬和驢,但期間也有別人家的家畜沒有被毒死的。
而等宋金友派人過去,再做提取,再帶回來,然后去縣局排隊檢測,基本就測不到什么了。當然,也是寧臺縣局的技術水平夠嗆,真要是死了人,測法就不一樣了。
“行吧。接下來再抓這個人吧。”江遠說著導出一個文件出來,正是他今天昨晚的一個小桉子。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國民法醫的連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