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兩位書記的對話
在權衡了很久之后,鹿書記終于做出了一個他自己原來想都不敢想的決定:等下李潤基書記來了之后,要開誠布公地告訴他:葉鳴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而那個姓陳的女孩子肚子里的孩子,是目前他這個年近六旬的老人唯一的孫子,也是鹿家從自己算起唯一的第三代嫡親血脈,因此,不管目前有什么困難和問題,這個孩子一定得生下來,并且一定的把他撫養……在下了這個決心之后,鹿書記便逐漸冷靜下來,靜靜地坐在轉椅上,等待李潤基到來。レ♠思♥路&bsp;
大概二十分鐘后,李潤基就在外面敲門,并喊了一聲“鹿書記”。
一直在隔壁辦公室待著的徐立忠,聽到書記辦公室的動靜,立即從自己辦公室出來,將李書記請進來,然后輕手輕腳地給他泡好茶,又給鹿書記杯子里添滿了水,便識趣地轉身離去。
為了表示對李書記的尊重,在他進來后,鹿書記趕緊從辦公桌后面站起來,并拉著他的手,兩個人一起坐到了西邊的長沙上,以一種平起平坐的姿態與李書記說話。
“潤基同志,今天我找你來,是一樁私事,這件事與葉鳴有關,也與我年輕時的一段極為私密的經歷有關,所以,我希望能與你開誠布公地談一次,希望能得到你的理解和支持。”
鹿書記開門見山,先就點明了今晚談話的主旨。
李書記雖然猜到鹿書記今晚的談話內容很可能與葉鳴有關系,但是,當鹿書記說“也與我年輕時一段極為私密的經歷有關”這句話時,他還是猛然吃了一驚:鹿書記的私密經歷,這段私密經歷還與葉鳴有關,這也太匪夷所思了點吧。
鹿書記見他眼睛一下子睜得老大,露出一種不可思議的表情,便起身拿起早就放在辦公桌上的一個軟皮ri記本,從扉頁里抽出當初趙涵留給自己的那封訣別信,以及趙涵那張年輕時的照片,一起遞給李書記,用很凝重的語氣說:“潤基同志,你先看看這封信我這張照片,大概就能了解明白我要跟你說什么事了。”
李書記滿腹狐疑地接過信和照片,先把照片舉起,仔細看了看,臉上再次露出了驚訝無比的神色:照片上的這個年輕女子,臉上的五官、神態和笑容,簡直與葉鳴太像了,幾乎就像是一個模子雕刻出來的,只不過,因為性別的差異,這個女孩子的五官比葉鳴的稍微精致一些、柔和一些,臉上的神情也比葉鳴的更顯和善,更顯溫柔……鹿書記一直在觀察李書記臉上的表情,見他與自己預料的一樣,露出了驚訝無比的神色,便在他看那封信之前有意提醒說:“潤基同志,你應該看得出來:這是一張二十多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上的這個女子,姓趙,名涵,是我當時在都大學中文系進修時的一位學妹,而她,正是葉鳴的母親。”
此言一出,李書記驚得雙手一抖,手里的照片都差點抖落在地,,此時,他已經隱隱約約猜到是怎么回事了:今天晚上鹿書記把自己約來,原來是要告訴自己他一個隱藏了多年的天大的秘密,怪不得自己一進來,他就如此鄭重其事地跟自己說了那一番莫名其妙的話。
想至此,他趕緊穩了穩神,又把那張信紙拿起來,一字一句地讀那上面的內容。
當讀到最后那句“親愛的遠,永別了,永遠愛你的涵。”時,平時很少在男女感情方面有什么激蕩情緒的李書記,不由也有點聳然動容,抬起頭看一眼鹿書記,心里已經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只是,他心里還有一個疑問,于是便輕聲問道:“鹿書記,我要冒昧地請問您一個問題:葉鳴是您和這位趙涵女士的孩子,還是她與您分別后,跟別人結婚所生的。”
鹿書記臉上露出一絲凄然的神情,搖搖頭說:“潤基,趙涵與我分別后,再也沒有嫁人,而是躲到了新冷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生下了我和她的孩子,并獨自把他撫養,但是,就在前幾年,她卻因為患肝癌去世了,終年只有四十四歲,所以,葉鳴就是我的親生兒子,這一點毋容置疑。”
李書記盡管已經知道了葉鳴現在是個孤兒,也知道他母親在前幾年去世了,但當聽到鹿書記用悲愴的語氣,說趙涵在前幾年患肝癌去世時,他還是下意識地“啊”了一聲,語氣中滿是同情和惋惜。
鹿書記此時已經沉浸在對趙涵的無限哀思之中,也沒顧得上看李書記的表情,繼續說:“這二十多年來,趙涵為了成全我,為了不給我添麻煩,盡管她知道我就在都,而且也知道我一直在不斷升職,但她從來沒有想過要來尋找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我來承擔一部分責任,她就是那樣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堅強的人,為了我犧牲了她一生的幸福,卻從來沒有半分要我回報的意思,還反反復復地叮囑我們的兒子,要他千萬不要恨我,也千萬不要試圖去尋找我,以免給我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潤基,每次想到她的善良和無私,每次想到她的犧牲和付出,我就覺得愧悔萬分、無地自容啊。”
說到這里,鹿書記終于再也控制不住,眼淚大顆大顆地從眼眶中滾落下來,聲音也開始嘶啞和哽咽了……李書記盡管內心剛硬如鐵,平時很少因為這類的兒女情長而動容,但是,在聽到鹿書記所說的這個悲情故事后,也覺得心里酸酸的,眼角邊不知不覺地泛出了淚花。
良久,他才以沉痛的語氣勸慰說:“鹿書記,您節哀,從您的述說中來看,那位趙涵女士,不僅對待感情堅貞不悔,很有遠見和主張,而且內心很剛強,行事很果決,是一位在現代社會很少見的奇女子,她能獨力把葉鳴撫養,并讓他有了現在這樣的素質和能力,確實值得感佩和敬仰,您也不必太自責,畢竟,從這封信上來看,這是她自己做出的抉擇,是她自己選擇的道路,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相信,她在九泉之下,也絕對不會對您有絲毫怨懟之心的。”
無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