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喋血

三十一章、 研發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或者取消屏蔽JavaScript的正常運行,避免出現內容段落亂序。

老任一出去就活絡了,把著方向盤眉飛色舞,要帶蒲素去他女人那里吃中飯順便看看賬本。

老任住的地方也是石庫門房子。只不過是一上一下,比他那邊還小,也只有前面一個小天井。老任說畢竟還在當差,不敢造次。聽他的意思學長也一直住在只有一個房間的公寓里,還是租的。

附近沒有制高點,四周都是高大的梧桐樹遮擋。再過去一點是猶太俱樂部(上音學院)再遠一點是白崇禧的家宅白公館(德式寶萊納餐廳),只不過現在早已人去屋空。

上午他讓老任帶著又去了一次陸家浜。這一次他詳細了解到了出入方法,過一道暗門的時候所謂的三短一長和三長一短的按鈴,其實是做做樣子。側面有一個窺視孔,那一邊的人可以觀察到這邊的情況,所以光知道按鈴的節奏是沒有用的,主要還是人要對的上。

現在這把半成品沒有一點裝飾。今后匕首手柄上按照要求全部要用皮革進行纏繞,這樣在激烈搏斗時刀柄不容易滑落。尤其是在匕首手柄末端他設計了一個尖銳的錐體,這個設計用于反手重力猛擊對方頭部。

車間里正好有一枚大小合適的精鋼實心陀螺。技工靈機一動把它焊接在刀柄底端,尖頭沖下。蒲素握著刀柄蹲在地上用力往水門汀地面敲擊了一下,地面上頓時顯出一個坑洞,看著打擊效果,蒲素心想無愧這把匕首的設計名為“頭骨破碎機”。

夏弗斯基主要和他研究的是那把“保加利亞雨傘”的設計。從圖紙上看太抽象,蒲素于是詳細介紹了實物的具體工作原理和效果,然后在他改進的部分進行了解釋。

他兩進去后夏弗斯基公爵一出來就把老任叫住埋怨了好大一會。一直到他們出去前,老任都臊眉耷拉眼蔫蔫地坐在車間椅子上,像是臨時害了大病。

刀身底部靠近刀柄的位置,在圖紙上他標注了細細的紋路,作坊里那個五十多歲的俄羅斯技工也完美實現了出來。這樣的設計便于隊員從敵人體內拔出刀子。

顧楫在離開雕像一點距離的路邊點了一支香煙。這個位置處于交叉口,從三個方向來人都可以提前觀測到。

此前他看到前方五十米處,一輛黑色雪鐵龍靠在路邊,戴著鴨舌帽的司機正在擦車。他扭過頭裝作沒有在意。

當夏弗斯基聽到原版采用毒彈用氣缸發射,直接就不想聽了……距離實在太遙遠。轉過輪椅叫來幾個技師和蒲素一直商量如何實現這個版本的設計要求。

蒲素來的時候就帶了一把普通的雨傘,然后比劃著傘骨部位和尖頭部分對照著圖紙,分段提出了他的想法。

比如扳機就用開傘按鈕,伸縮彈簧在靠近傘尖的位置保證足夠的彈力,至于采用什么彈簧,能達到多少做功能效,這就是他們技工專業范圍了,他知道是有一套計算公式的。

原本夏弗斯基覺得制造這么精密的機擴感覺沒什么信心,只是大家商量了一會居然還都覺得十分可行,壓制出一根空心鋼管配上尖頭沒有問題,其他機擴就需要反復測試安裝了。

中午他原本想在車間和公爵以及技師一起吃飯的,只不過看到老任哭喪著臉一副慫樣,還是沒忍心,提出了告辭。臨走前公爵找他要了個電話,這邊設計有了眉目就會通知他。

雖然因為被刺中以后傷口不容易愈合有些過于殘忍。但是特工任務原本就是如此,如果匕首刺中效果和水果刀那樣也失去了使用它的意義。

這把匕首總長度為320毫米,刀身長度為180毫米,刀片的厚度是5毫米,整個的重量為200克。

見到老任的老婆蒲素心想這對夫妻也是絕配。這個叫阿發娘的女人除了臉上生了一些淺色的雀斑,模樣到是不難看,就是那個身形少說也有兩個老任那么大。

“小赤佬現在在租界法語學堂住宿,平時不回來的。”

見家里來了客人,老任婆娘趕緊去倒茶,招呼蒲素坐下后老任說道。

“哦,任少爺多大了?”

“姓楊,大名楊軒宇,總巡給起的名字。小名叫阿發,男小囡嘛就要發!”

老任似乎對他兒子的小名很是得意。

只不過蒲素心里納悶他姓任,怎么兒子姓了楊,這種事也沒法問。后來才知道他本來姓楊,過繼給人家才改姓任。現在既然有了自己的孩子,就認祖歸宗了。

等他婆娘端著茶過來,老任讓她把賬本拿來,對蒲素說平時收租都是他這婆娘去。

“蘇北鄉下女人,兇得很,沒有收不回來的房租,也從沒欠租的事情發生過。”

老任一邊說一邊給蒲素遞了一支煙。

蒲素想著他老婆那體型,想象著她叉著腰催賬的樣子,一般人還真就吃不消。天生就是做包租婆的那塊料。

等阿發娘拿來一摞賬本,蒲素也沒細看,這也太不禮貌了。只是翻了幾頁最近的記錄看了看開支和節余,心里也是暗暗咋舌。

上海居,大不易。

幾百號人的開銷實在是一筆很大的負擔。尤其是這兩年,顧楫他們支撐的也很辛苦。

講起來法租界是法國人的地盤。其實居住在這里的絕大多數還是中國人,收編的這支白俄武裝意義不僅在于穩定了這股力量,也維持了地方秩序。

只不過功勞甚大,但是外人無從得知。

抗戰之前旅居上海的白俄僑民就多達四萬之眾。除了阿廖沙他們這些潰兵,因十月革命爆發流落上海的俄裔“難民”,其中不少都是貴族或是知識分子,其中不乏教授、建筑師、醫生和音樂家。

夏弗斯基公爵其實當初就屬于典型的俄羅斯貴族知識分子代表。

位于畢勛路(汾陽路)路口的普希金雕像,是旅居上海的白俄僑民在1937年以紀念這位詩人逝世100周年為名集資而建造的。這些身在異國的白俄顯然心里一直沒有忘記他們來自哪里。

蒲素說明了來意,老人看了圖紙,對于刀具制造表示毫無問題。設備都是現成的,馬上就讓工人開工試著做了一把出來,蒲素看了非常滿意。

只不過需要的鋼材車間里是再也沒有了,這就老任去想辦法了。

兩米多高的花崗石基座,上面立著這位俄羅斯文學家的半身雕像,矗立在三岔路口。小花園旁邊就是祁齊路(岳陽路)和臺拉斯脫路(太原路)。

蒲素圖紙上的匕首是采用了特殊的棱型設計,能輕易的刺入敵人的身體,并且讓對方止血困難。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