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別的例子么?大衛麥克斯韋,在1981年成為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的CEO。這么一個公司你可能不熟悉,這個公司是一個帶有政府性質,政府提議建立的私人公司。簡單的說來就是最早政府為了保證老百姓能夠買得起房子,所以讓人成立了這么一個協會,可以讓老百姓把房子抵押給協會然后貸款買房,是一種類似銀行的機構。這個機構全稱太長,所以在美國我們一般簡稱他為FannieMae……”柯林斯介紹道。
“什么?FannieMae?”賈鴻漸愣了一下。這名字不就是房利美?這個房利美不就是在2008年次貸危機之后出現破產可能的“兩房”?然后后來美國政府趕忙給他們注資了,是吧?賈鴻漸沒記錯的話,所謂的兩房就是房利美和房地美啊!一個英文是FannieMae,一個是FreddieMac啊!擦,這房地美里面曾經還有所謂的第五級經理人?
“在大衛麥克斯韋上崗之前,房利美每個交易日都虧損100萬美元,但是他最后離職的時候,這公司每個交易日都凈賺400萬美元!”這次柯林斯倒是沒有說太多的經歷什么的,而是簡簡單單的用數據表明那個麥克斯韋的成功。不過這更加引發了賈鴻漸的好奇,“教授,這人也是所謂的我們這種性格的?說真的,為什么我們這種性格的人才是所謂的第五級經理人?我們這種性格很稀奇么?性格怎么樣跟水平怎么樣沒關系吧?哪怕一個人暴躁如雷,他有能力就是有能力,不是么?而且低調什么的,到底怎么影響了公司前途了?”賈鴻漸此時算是打消了覺得教授是來“拉贊助”的想法了。但是他還是滿頭霧水啊!所以此時的他干脆直接就開問了!反正對面的是一個美國人,不是么?美國人都應該是直腸子,對吧?
結果誰知道這么一問之后,柯林斯卻說出來了一個頗有道理,但是賈鴻漸卻從來沒想過的原因——“低調影響公司前途,影響這么一個經理人的水平的原因就在于這個人是不是太看中個人利益。個人利益不僅僅包括薪水、福利,不僅包括分紅、股票,同時也包括名譽!如果一個人太過于在乎自己的名譽。可能會壓制公司里面其他有可能代替他的人的發展,會壓制整個團隊里面人的水平。換句話說。在挑選有可能的副手以及繼任者的時候,這樣的一個領導人能不能夠把公司教導最強的經理人手中呢?如果交了,可能以后他自己還是默默無名。如果給一個一般點的人,可能這個退休的經理人就可以出去各種宣傳自己,可以到處去開講座賺錢……甚至可能還有一種情況,比如一個家庭醫生,他從最早就開始建議你要多健身,少吃高熱量的東西,不讓你抽煙喝酒。盡量降低你得病的機會,他可能一點名氣都沒有。還有一個醫生他不管你平常,只是當你得病的時候展現醫術高明。哪個醫生更好?”
嚯!這么一說到時讓賈鴻漸想起來了扁鵲的那個說法了!像是魏文王問扁鵲他們家里三兄弟誰最會行醫,誰醫術最高。結果扁鵲說:“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魏文王就很詫異。為什么這樣扁鵲反而最出名呢?扁鵲就解釋,因為大哥治療是在發病之前,在剛有苗頭的時候就把病治好了。所以他的名氣小,平常人都不知道他是在看病,只有家人才知道他的醫術高超。而二哥則是在發病以后馬上就治病,平常人以為他只能治療小病,所以只有鄉里知道。而扁鵲自己則是只能到病重的時候看病,所以一般人看到的他都是各種大型治療方案,看到經過他妙手回春,病人起死回生。所以他的醫術被人認為最牛掰。名聲響徹全國!
如果這么說的話,難道柯林斯的意思是跟扁鵲的意思一樣的?是說好的經理人在位的時候,悄無聲息的就解決了企業一個又一個的毛病和危機,如果沒有外界過來的大危機的話,那么企業可能順風順水的一路平安發展的越來愈強。在所有人都沒意識到的時候,這一切已經從普通的樹長成了參天大樹了!而其他的什么喜歡個人英雄主義的,可能會為了個人“清名”而故意等到公司問題大了,再“力挽狂瀾”,并且壓制公司里面其他人。好讓他一個人站在聚光燈下,從而讓集體利益讓道,讓個人利益站到了集體利益之前?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還真有點哲理嘿!甚至從大的角度來說的話,這都算是民族性不同但是“條條大道通羅馬”的那種趕腳吧?居然跟幾千年前的扁鵲看法一樣了!
“有的人說,當一個CEO離職之后,公司立刻開始走下坡路,甚至一段時間之后分崩離析,就證明了這個CEO的優秀。證明了這個CEO的能力。但是要我說,這反而證明了該CEO的無恥!因為他在位的時候做的一切。簡直就像是讓正常人染上毒癮一樣!讓公司對他上癮了,對他依賴了!一個真正的好CEO應該做到的是讓企業沒有了他照樣可以穩步向前!這才是他真正要做的!他應該接過前人手中的接力棒,來給公司添磚加瓦,來讓公司朝著百年基業甚至幾百年的基業那么去發展,應該讓公司越來越穩定的強大!而不是說讓公司離開了他就產生戒斷效應,不是說讓公司沒了他就休克!這反而是大量的破壞了公司可持續性發展的基礎,就為了他一個人的名聲而毀了公司的利益!”柯林斯此時擲地有聲一般的說道。說這個話的時候他相當的嚴肅,那架勢簡直是像正在審判那些欺世盜名的CEO一樣!
不過賈鴻漸并沒有完全被柯林斯說服,“美國這邊的CEO不至于這么齷齪吧?哪怕愛名聲,也不至于做出來傷害企業未來的事情吧?否則故意壓制企業內部人手,故意破壞企業的內部團結,讓自己才能壓制一種不穩定平衡的話,別人都能看出來吧?”沒錯!在賈鴻漸看來,別人都不傻,誰這么欺世盜名的話別人看不出來啊?就像是明朝的時候那些所謂的清流們,一個個故意頂撞皇帝,就為了被皇帝打屁股好換個不畏強權的名聲,這真當別人傻看不出來么?回頭這事兒傳出去了,比如董事會傳出去了,別的公司董事會能不知道?以后誰還會聘請這樣的CEO?
“當然了,我剛才說的是極端情況。但是不那么極端的傷害公司利益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甚至可以說很常見——比如說很多公司在盈利能力變差的時候,立刻就會開始裁員,通過削減人力資源短期內就讓公司報表變得好看。但是這有什么用?實際上人力資源在某種程度上是財富!他們為了短期內讓公司報表變得好看,是為了股價不要大跌,是為了保護所謂的股東利益。但是股東短期利益是保護了,長期利益呢?再裁員之后,接下來肯定是一個階段的財務緊縮,包括賣大樓、停一些研發等等,停研發者不是危害企業未來利益的么?可以說這些CEO做的事那就是飲鴆止渴,就是損害明天的利益來讓今天的股東滿意!股東們都是小孩子一樣的,小孩子都想要糖,他們不知道吃糖會蛀牙!股東們也不知道哪怕今天跌股價了,只要方向對明天還能漲回來,甚至跟吉列一樣堅持下去,會比保證今天賺更多的錢!好的CEO應該跟吉列的老總一樣去說服那些董事會成員!而不是按董事會成員的要求做!”
哦,是這么回事兒?至少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趕腳還是有邏輯的,對吧?當然這種思路一直不被所謂的“主流學界”所認可。很多商業界的人都認為如果形勢不好,虧損的厲害了,那首先應該做的就是裁員以及降低各種費用,賣大樓換錢,把虧損的業務賣掉等等等等,為的就是短時間之內止損,降低報表上的虧損數字,然后經過整頓之后,一兩年內快速開始扭虧為盈。不過問題是這樣是快速扭虧為盈了,可是盈的就多了么?這就有點像是國企的大下崗一樣,下崗了之后如果是私人老板買了,那可能扭虧為盈了什么的。可是如果沒有私人老板買,還是那么一個國有企業,還是那么一幫工人,效益能一下好的多么?如果說這幫下崗的工人并不跟歷史上一樣是之前退休金什么的都靠企業呢?如果這些工人退休金都是靠社會,在企業只拿工資呢?
反例就像是任天堂這么一個公司。這公司從95年開始主機方面就一路虧損,就靠著掌機吊命。人家有快速的剝離主機業務么?沒有,人家從96年撐到了06年,等到了WII這個主機出世,一下子大賺特賺!不僅把10年里虧的錢都賺回來了,而且還多賺了可以虧幾十年的錢!要是當年任天堂把主機業務剝離了,把人員、工廠什么的都給賣了,他們06年會有這種翻身仗打么?
當然了,也不是沒有反例——之前的那個什么世界最大的紙品公司的那個CEO,就是把傳統的銅版紙業務什么的都給賣了,不過人家沒開掉員工啊!人家是換了錢進入新的產品線,人家可沒大量裁員啊!而且要進入新的產品線,什么生產線之類的那都是大投入啊,這短期內的報表能好看的了?估計一段時間內報表都是赤字連天吧?這要放在其他很多公司,估計CEO都立刻開始裁員然后想辦法讓報表好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