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大唐

第四百零三章 無土豆不知道產量高

第四百零三章無土豆不知道產量高

第四百零三章無土豆不知道產量高

雖然石磊和玉玲瓏姐妹倆都極力勸說,但胤還是堅持在土豆真正開始收獲以前早點趕回去,土豆收割的盛景,他是不太感興趣的,遠不如多采集一些春筍,對他的誘惑更大一些。

送走了受到了刺激,打算繼續奮圖強,帶領族人們過上更好生活的胤,石磊他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因為土豆馬上就要成熟了,到時候當今陛下李世民,肯定又少不了跑到地頭上來,親眼見證一下這舉世難見的豐收局面。

除了石磊這邊為這事忙活了起來,其他一起種植土豆的勛貴們,反而都淡定的很,該有的利益交換早就達成了,他們的好處都到手了,這時候自然可以淡定一些。

也就是李世民對此還保有很大的期待,畢竟是關系到他的江山社稷,能不能進一步穩固下來的大事。如果這一茬土豆依然有著豐厚的收成,那么以后真個推廣出去以后,絕對能活命無數。

就憑這一項功績,他李世民就絕對會彪炳史冊,以后他不是太敗家的話,都可以躺在功勞簿上,靜等著自己被后世的史家們收入明君傳中了,還必須得排名很靠前的那種。

在石磊和護衛們緊鑼密鼓的準備之下,土豆收獲的日子還是到來了。果然不出所料,那邊接著就傳過來李世民馬上就要到來的消息。

這邊自從石磊拿到手包括爵位在內的一系列好處以后,自家的所有土豆,就一直處于李世民派過來的司馬的視線之內了,相當于石磊把它們全都上交給了國家。

而這一波冬季土豆的種植更干脆,從催芽育種開始,就一直有李二派過來的人員,在旁邊監督和學習著,還有專門的機要秘書一般的人物,把這些資料詳盡的記錄和整理了出來。

甚至專門負責農業事物的司農卿,隔三差五的都要跑到石磊家的田間地頭來考察下,還很沒有形象的和那些老農一樣,抓把土起來搓一搓,聞一聞,也不管那里面明晃晃的便便,和莊戶們談笑風生,也是淡定的很。

如果不是有人指點,石磊還以為這位是誤闖這快要變成秘密基地的自家地頭的某個老農呢。

不過對于他這樣的做派,石磊倒是很佩服的。一個管農事的家伙,要是對這些田地間的物事一竅不通,或者沒有這份放低身段的表現,都說明這位不夠合格,坐這個位子上,就有尸位素餐的嫌疑,而眼前這位,起碼這給人的印象就是個干實事的。

有這么多人都在關心著這些田地的產出,土豆快要成熟的消息,自然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李二的耳朵里。趕在第一波土豆被起出來以前,李世民帶著羽林百騎的那幫精銳,就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揮手示意石磊他們不用多禮,稍微和圍過來的勛貴們寒暄了一下,李世民就揮退了眾人,自己打算親自上手去地里扒地蛋。

石磊就感覺主持春耕儀式的時候,李世民都沒有這么莊重這么誠心過,就差焚香沐浴,先對著滿天神佛,來一圈百拜叩了。

不顧土地還帶著的那么幾分涼意,也不管會不會弄臟自己那身華貴無比的服飾了,更沒有聽從眾人的勸阻,李世民執意親自伸出雙手去,帶著那么幾分虔誠的,伸向了那一叢土豆葉子。

慢條斯理的把所有的土塊,都清理了個差不多,這才提溜出一大串長得豐滿可愛的土豆。

“好,好,好,不愧是我大唐的祥瑞,今年的產量依然如此喜人,哈哈哈……”還沒用別人上桿子把馬屁送上,李世民自己就已經有些高興的不能自已了。

這才是真的興奮,笑的臉上的皺紋都劃開了,這叫一個春光滿面。

“天佑大唐!”獨自樂呵了半天,李世民就那么舉著一大串光溜溜的土豆,也不管那幾十斤的分量有多壓手了,跑到了一處高一點的土堆上,高舉起手中被他視若珍寶的地蛋來,高聲呼喝到。

“天佑大唐!”“天佑大唐!”勛貴們自然是要附和一下的。

他們明白這看上去不太起眼的東西,到底對大唐來說意味著什么,也都深深為此而高興著,身為大唐的一員,他們也是很渴望大唐能夠更加安穩,更加強盛的,而土豆往大了說,確實有安邦定國的功效。

周圍的護衛們雖然對這東西缺乏點了解,畢竟都還是被嚴格保密的好東西,但是這不妨礙他們跟著附和一下皇帝的呼喊,就當拍皇帝馬屁了唄。

和上次土豆豐收時的情形差不多,李世民硬是等到他自己隨機抽取的兩畝田地,把產量都統計出來以后,這才放松下來。

同樣是一畝薄田,一畝肥田,方便做個對比,而且這次動手的,干脆都是李世民自己帶過來的人,就是為了得出最準確的數字,防止石磊他們這些勛貴,為了擴大自己的功績,故意在里面摻假做手段。

哪怕這個可能性很小,還是完全杜絕了這些,來的比較放心。畢竟他對這東西的期望太大了點,不希望有什么人為的因素,去把他的期望打了折扣。省的到頭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不過事實證明,他確實有些多慮了,這一波的產量,絲毫不比上次來的少了,甚至因為他等的時間比較長,帶過來的人手弄得足夠細致,把地里遺留的那些零散土豆都收集了起來,最后獲得的畝產,比上次預估的最高值,都要來的還高一些。

這可著實把李世民高興壞了,看著誰都格外順眼,見了誰都是一個笑的見牙不見眼的大包子臉。弄得石磊他們也只好不停陪著一起傻笑。

既然已經心里有數了,這土豆的祥瑞之名也算是徹底坐實了,后面也就不用一直在地頭這邊蹲著了。按照慣例,擺駕石磊家,慶功宴走起。

為了投李世民所好,這土豆宴自然還是少不了的,順便也讓家里那一幫子大廚們,全都拿出自己的拿手本事來,再把自家新創的那些菜式,全都擺上一遍。

這要是讓李世民吃開心了,隨口說一句喜歡,咱獨一味酒樓里,不就有的吹了嗎。

客人往店里一坐,都不用太認真的點菜,就吆喝一聲“店家,給某家來一桌當今陛下都喜歡的菜色。”

很快一大桌子不帶重樣的菜色,麻溜的就能上桌,每一個那都是有講的。話說某日今上來石侯爺家里吃飯,就對這道菜情有獨鐘,又某某日,皇帝又說他喜歡這道菜,那天還夸過那一道菜十分美味。

你想這樣一桌菜,吃著多敞亮,那客人心里多美,咱這可都是當今陛下都說好的,原本八分的美味,也硬是能吃出十二分的享受來啊,要的就是這個場面。

送走了吃飽喝足的李世民,在家里又上演一出武將們之間的全武行以前,石磊也趕緊把這些得罪不起的大爺都給送走了,這才算是松了口氣。

自家這土豆就算是徹底的推銷出去了,這個堅挺無比的護身符,也算是徹底到手了,石磊忍不住回去和自家仨老婆一起好好慶祝了一下。

這之后大概是都收到信了,邀請石磊赴宴的大小勛貴也多了起來,很多原本和石磊有點尿不到一個壺里去的家伙,都釋放出了緩和關系的信號。

這可讓石磊為難了不短的時間,去赴誰家的約,不去誰家,都是需要仔細斟酌的事情。勛貴們之間的走動,摻雜的各種大小心思太多了些,真不是石磊這個腦袋能夠弄清楚的,還好他還有一幫子高參,能幫忙篩選一下。

而這之中石磊頗為感興趣的,卻是來自嶺南的馮智戴的邀約,這位馮盎最出名,也是最喜愛的兒子,之所以會待在長安這邊,就很有點質子的意思。

平時可很少見到他跟自己這樣的同齡人有太多的交流,見的一般都是當朝大佬。這次竟然會邀約自己,難免讓石磊有些納悶。

雖然有些猜測,不過石磊還是親自去赴約,驗證一下自己的想法比較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