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娛樂年代

第087章 開機儀式(上)

第087章開機儀式(上)

陳源走進來,并隨手帶上了門。一看書1ka

葉韻低聲說道:“坐吧,我給你倒杯水……”

“不用了,”陳源坐到沙上,平靜的說道,“葉老師,你能告訴我原因嗎?”

葉韻失聲而笑,她說道:“陳源,咱們接觸的時間不算太短。以前你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大人。無論說話、做事,都很有分寸。現在怎么卻像個孩子一樣?”

“大人也好,孩子也罷。葉老師,我知道你可能有什么難言之隱。辭職的原因你可以不說,但你能不能告訴我一件事?”陳源目光灼灼的盯著葉韻。

葉韻一愣,問道:“什么事?”

“你辭職的事情是不是跟我有關系?”陳源問道。

葉韻心中一跳,看向陳源的目光不由的移開半分。她淡淡一笑,說道:“怎么可能?你不會以為我是因為你才辭職的吧?”

“我只是隨便問問,”陳源已經得到了答案,心中也便有了計較。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談到葉韻去向的問題。葉韻的說法很模糊,沒有說具體到什么地方,只是想四處走走,旅旅游,散散心。

陳源問道:“未來有什么打算?我是指你散完心以后。”

葉韻有些無語,對面這個家伙似乎管的太寬了,她自己都沒想好未來,怎么回答他?

“一個人總要找些事情做,生活才會充實,有意義。”陳源說道,“葉老師,你可以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絕對會比你漫無目的的散心來的好。”

葉韻搖頭苦笑,道:“再說吧。”

“葉老師什么時候走?”陳源問道。要看書·1ka書nshu·cc

“明天早上,”葉韻說道,“臨走之前,我會去班上跟同學們道個別。”

對于葉韻的突然辭職,班里的同學都有些接受不了,也更加不舍。但事情已成定局,誰也改變不了。晚自習課上,大家說了很多,話題中不可避免的充斥著悲傷。

第二天清早,陳源為葉韻送行。臨別在即,陳源搜腸刮肚,也沒有找到太多話說。他心底不斷涌現著無法言語的惆悵。這一別,卻不知道何時才能再相見。

長途汽車終于動起來,陳源向車窗邊的葉韻揮了揮手,送上自己最真誠的祝福。

望著漸漸消失的長途汽車。陳源搖搖頭,嘆了口氣。他掏出手機,撥打了一個電話,電話很快被接通,陳源問道:“查清楚了嗎?”

電話里頭傳來抱怨的聲音:“拜托,哪有這么快?這個葉韻的背景很不一般,你先前提供的信息大多數都是偽造的。我已經托人查了,具體結果還要再等兩天。”

陳源掛了電話。

葉韻辭職的事情,可能真的跟他有關系。昨晚葉韻的表情變化完全落在他眼里。如果不做點什么,他心里會很過意不去。

他等了兩個星期,卻仍然沒有得到葉韻的真實信息。她的身份背景竟然成了迷!

這段時間,陳源過回到正常的校園生活。每天按時上下課,除了不上晚自習以外,他的表現跟那些普通學生沒什么兩樣。

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同桌于峰。

陳源仍然習慣在課上寫寫畫畫。但更多的時間,卻是聽聽課,聊聊天。他跟同學們的交流明顯增多,也喜歡開玩笑,更喜歡暢談未來。令于峰奇怪的是,陳源好像對班上的每一位同學都很了解,清楚地知道大家各自的喜好和性格。

陳向榮也留意到了陳源的變化。作為高一四班的班主任,陳向榮無疑是開心和驕傲的。他帶了那么多屆學生,像陳源這樣出類拔萃的絕無僅有。陳源這樣的天才學生,注定不能被當成普通學生對待。陳向榮為陳源大開方便之門,然而陳源似乎“改邪歸正”了。

每天中午,陳源都會來到青云五中,接蘇牧影一起吃飯。青云一中與五中之間只隔了三條街,并不算太遠。

自正月十六開業以來,陳家的木材生意越的紅火。

那些嘗到甜頭的莊稼人,紛紛轉化為伐樹大軍的一員。每天到陳家交貨的車輛排起了長隊,從大清早到夜間**點,幾乎從不間斷。原先的場地明顯顯得小了。陳清江兄弟倆商量著,又包了四十畝地,向南邊的大地上繼續擴展。原先的場地就被漸漸被空了下來,準備用來蓋別墅。

別墅的設計圖已經繪制完畢,李冰把設計師帶了過來。經過一番細微調整以后,設計圖紙正式敲定。從市里找來的建筑隊已經就位,陳源的小姑爺爺徐青輝擔任監工,老陳家的別墅在陽歷的2月28號正式開工動土!

與此同時,陳源在縣教育局西側買下的寫字樓,以及在縣供銷商廈對面買下的門市樓,也都開始進行裝修。裝修隊是徐青輝給找的。未來丈人丈母娘被陳源請來,各自負責一邊。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管琥、寧皓領導的劇組成員,自元宵節一過,便緊張忙碌起來。

前期籌備工作中,劇本和資金都不是問題。接下來要做的是搜集資料,選擇拍攝場地。

對于拍攝場地的選擇上,陳源給過兩人建議,他覺得展中的重慶,最適合拍攝這部電影。管琥、寧皓火飛往重慶,在仔細觀光一遍之后,聽取了陳源的建議。

《瘋狂的石頭》故事荒誕,選擇太舊和太新的地方都不行。重慶是一個新舊參半、變化中的新興的大城市,快的成長導致了其復雜和不確定性。而《瘋狂的石頭》就好像重慶本身一樣,無數伏筆和巧合橫空交錯,在一個三維空間中伸展成密密麻麻的諸多故事線,彼此結合。沒有什么比這個地方更合適了。

拍攝場地選定,接下來還要繪制布景圖和草圖,制定拍攝計劃和預算,以及挑選演員。

徐錚由于要拍攝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所以遺憾的錯過了馮董一角。

管琥最后找到了孫虹雷!他覺得孫虹雷的形象很符合馮董這個角色。

此時的孫虹雷剛滿3o歲,是個新人。他在前年出演過電視劇《永不瞑目》中的建軍一角,戲份不多。去年被張藝某選中,參演電影《我的父親母親》,正式進入電影圈。

當管琥找上門的時候,孫虹雷正處于無戲可拍的狀態。管琥的邀請,令他感覺喜從天降。然而當他知道《瘋狂的石頭》是部小制作以后,開始變的失望。后來又得知自己要飾演的角色是個陰險人物,失望就變成了抵觸。

瞎想了一夜,孫虹雷還是答應了這個角色。因為有戲拍總比沒有的好。

搞定演員人選的時候,管琥、寧皓兩人也同時完成了電影的分鏡頭。

兩周的時間,一切準備就緒。這個時間雖然比《夜店》那短短一天的籌備期要長,但比起大部分電影來,還是快了太多。

《瘋狂的石頭》正式開拍之前,兩人商量著要舉行一個開機布會。

開機布會就像開業一樣,一方面是為了討個吉利,另外也是在為電影做宣傳。

西方觀眾對電影的類型劃分特別清楚,每一種類型都有相對固定的觀影人群。在沒進電影院之前,他們就知道自己要看什么電影。而國內觀眾則比較隨性,很多人都是進了電影院以后,看到影院門口的海報,或者聽別人說哪部電影好看,才決定要看哪一部。

這個時候電影的宣傳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如果觀眾聽都沒聽說過這部電影,他是很難買票去看的。

影院安排場次也往往都是根據電影的陣容,宣傳力度來決定的。陣容強大,宣傳力度同樣強大的電影往往票房高,院線放的場次就多。電影安排的場次一多,接觸的觀眾就多,傳播范圍就大。

如果宣傳不到位,看的人少,影院安排的場次就少。這就導致很多本來不錯的電影,口碑傳不開,只能匆匆忙忙下畫。

管琥和寧皓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覺得有必要搞個開機儀式。《瘋狂的石頭》畢竟不像《夜店》那樣倉促匆忙,完全可以擠出一天時間來搞這個開機儀式。

3月1號這一天,位于重慶市渝中區中山三路的希爾頓大酒店,迎來了許多客人。

一大清早,劇組成員就66續續前來報道。

相較于拍攝《夜店》時的三十余人,此時的劇組成員擴大了足足兩倍!劇組已經有了更成熟的組織架構。導演組、制片組、演員組、攝像組、燈光組、場務組、美術組、服裝組、化妝組、錄音組、道具組、交通組,總共十二個部門。整個劇組將以制片組為核心來運作,全力配合導演組的各種工作需求,保證電影拍攝按計劃進行。

上午十點鐘的時候,劇組成員全部就位,各大報社媒體記者也都趕來了。在這群記者當中,還能看到幾張熟悉的面孔,比如新華日報的記者周軍、光明日報的記者沈紅,還有來自羊城晚報的宗少杰!

時間緩緩流逝,下面的媒體記者小聲的議論起來。

“怎么回事?人都已經到齊了,怎么還不開始?”

“難道還有什么大人物要到場嗎?”

ps:憋了一整天,只有這一章。